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武裝明末》第105章 流民問題
  自從方雲成立了新兵營之後,包括方大山在內的破虜營所有軍官都知道,破虜營擴編是早晚的事,可是這一天這麽快就來了,眾人心中還是忍不住激動起來。

  因為擴編必然會有大量的官位空出,所以每一次擴編都是意味著有大量士兵將晉升為什長,什長晉升隊正,隊長有希望晉升為哨總。

  即便是羅東、李漢這兩個破虜營的高級軍官也不例外,破虜營擴編之後,他們也許能成為一營之長,以破虜營現在的規模,營長完全可以稱為大佬了。

  方大山就更不用說了,他是破虜營營長,當然希望破虜營越強大越好。

  他們也都知道方雲說的方福執事就是他們營長方大山的父親。

  方福去揚州的事情也不是什麽秘密,距離方福去揚州已經有十天了,再有十幾天的功夫,方福就該回來了。也就是說,在就十幾天的時間,破虜營就要擴編了。

  “大人盡管放心,基層軍官咱們破虜營不缺,自從大人在護衛隊,就是現在新兵營開辦了學習課之後,軍中識字士兵一下多了很多,能不能當上秀才不好說,但只是簡單的讀書認字一點問題都沒有,可以說個個都是軍官種子,絕不會出有兵無將的情況。”

  方大山深吸一口氣,平複了心情,稍微整理一下思路,便向方雲解釋道。

  說到這裡,方大山又覺得自家這位少爺實在是太深謀遠慮,似乎還在幾個月前就預想到了今天的局面,不然怎麽解釋少爺讓大字不識一個的護衛隊員去學習讀書寫字。

  有時候,方大山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太笨了,跟隨少爺這麽多年,怎麽什麽都沒學到。

  方雲可不知道方大山會這樣想,其實他對方大山表現非常滿意,方大山和他不同,自己是擁有未來見識,通俗來說是就是開掛了。

  但是方大山不同,兩個月前他都還只是方家護衛,唯一的優勢就是有些身手,還有就是方雲從小到大的玩伴,連管理傭人的經驗都沒有,更別說是管理軍隊了。

  可自從方雲讓他負責管理護衛隊之後,方大山進步非常大,不管是以前的護衛隊還是現在的破虜營都被方大山管理的井井有條,從未出過差錯。

  方雲也知道方大山能夠做到這一點,除了天賦之外,他自己的努力也非常重要。

  方雲在破虜營待了兩天,便回到百戶所,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來王永民詢問荒地開墾情況和招納流民這件事的進展。

  雖然這些天每天日曬雨淋的來回奔波,讓王永民這個過慣了優越生活的書生身體非常疲勞,但是這樣的生活卻讓王永民感覺非常的充實。

  以前他對流民、大明百姓的生活的了解都停留在書面上,縱然心中有萬般韜略,但是終究只是理論知識,如今親身看到他們的生活,王永民才切身體會到大明底層百姓生活的艱難,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王永民當即下定決心要用自己所學去幫助這些人。

  “大人,到現在為止,八甲軍戶一共開墾出了兩千五百三十七畝地,預計還有六天的時間,就能將百戶所周圍的荒地全部開墾完。”王永民精神滿滿的說道。

  方雲點了點頭,繼續問道:“招收流民的進展如何?”

  “進展很順利,按照大人的吩咐,我們優先選擇來自遼東的流民,大多數流民一聽到大人願意每人給第五畝,想也沒想,就答應了。我們現在已經招收了一千多人,其中有成年男丁五百三十八人,

成年女子三二十九人百人,老弱幼童三百四十一人。”  王永民說完,似乎想到了什麽,眉頭緊皺,說道:

  “新開墾的三千畝地,除去要分給百戶所的軍戶、匠戶之外,只剩不到八百畝地,按照大人給出條件,這些流民至少需要六千畝地來安置。

  而且如果我們不停止招收流民的話,前來投奔流民還會更多,需要分配的土地就更多了,不僅如此流民不管是個人單位還是以家庭為單位,大多數無法解決食宿的能力,不知大人打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方雲沒想到王永民辦事效率這麽快,來百戶所還不到半個月,就已經招收一千多人的流民,按照這個速度下去,等到孔友德叛亂之時,流民的數量怕是能上萬呢,整個文登縣的流民都會被自己招過來,到時候自己這個小小的百戶所怕是要被擠爆了。

  不過他可不會閑人多了,人越多他越喜歡,再說他缺少的土地又何止六千畝,新兵營和破虜營加起來有八百人,按照每個士兵五十畝地,那就是四萬畝地啊,如果在算上軍官的,至少也得四萬五千畝地。

  只是不想讓王永民過於擔心,方雲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不然從王永民今天的表現來看,恐怕他知道後連覺都睡不著了。

  “土地的事情我會想辦法解決的,你盡管招納流民就是,不過招收的流民之後,都要按照保甲制度規劃好,然後將流民中的青壯都組織起來,配合建築大隊建設新房,還有要記住,流民住的地點盡量靠近百戶所,萬一有韃子或者流賊來襲,方便我們及時把他們撤入百戶所。”

  “屬下知道了!”王永民點頭道。

  王永民差點忍不住要問方雲到底打算如何解決土地的問題,其實在他的心裡一直認為方雲招收流民這個計劃有些操之過急了。

  王永民也是讚成用土地吸引流民的,因為方雲想要發展壯大,就必須要地盤,有糧食,有兵源。

  這個時期的朝廷是靠不住的,盧象升貴為總督,總管六省軍務,想要糧食都得自己開荒種地,更何況方雲只是一個衛所百戶官。

  王永民雖然不關心軍事,但也知道這些遼東的流民就是最好的兵源,方雲招納遼東流民屯田開荒,不僅削弱了流賊的潛在力量,維護了治安環境,而且糧食和兵源都有了,可以說是一舉四得。

  不過‘預先取之,必先予之’這個道理是恆古不變的,流民可以說是不擇不扣的‘無產階級’。

  想要他們安安靜靜屯田種地,如果不給他們土地,是不可能的,那樣等於只在自己的地盤上埋下一顆定製炸彈,還不如不要,不過王永民認為至少也得等方雲晉升千戶之後才能這樣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