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武裝明末》第478章 開發遼南
當然方雲敢讓皇帝自己選擇,是因為自己有底氣,就算崇禎最後決定動粗,方雲也不怕。雖然建奴還沒滅,方雲不喜歡與自己人自相殘殺,但如果別人都把刀架在脖子上來了,那就沒什麽好顧忌的了。

所以方雲將捷報上報上去之後,便不在關注京師那邊是什麽反應了,因為不管崇禎怎麽選,但肯定不會再給方雲實打實的利益。

“如今遼東半島基本上被解放了,可以開墾的土地數以千萬計,金州和旅順兩地,就能開墾出五百萬畝荒地,遼南地區地廣人稀,而山東又是人多地少,完全可以組織百姓到遼東半島去開荒。”

遼南已經拿下來了,但是要讓它發揮作用,必須得想遼東半島移民,有了人口,遼東半島的土地才創造價值。

“我也正想向督軍匯報這件事呢,山東只有登萊兩府因為我們開墾將近一千萬耕地,在兩府收攏了兩百余萬流民、佃戶去耕種,使得兩府農民勞動力大為緊缺,才使得地主不得不將佃租降低至兩成,甚至兩成以下。

除了登萊兩府外,青州府因為遭受戰亂的原因,大量土地被我們收回,情況大體在掌握中,其他三府的佃租大多四至五成,個別州縣甚至高達六成。

佃租如此之高,導致農民百姓沒有一點抗風險的能力,隨便遇上一點小災小難,都只能賣兒賣女更甚者家破人亡也是常事,百姓時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不管是天啟年的聞香教起義,還是不久前孔有德兵變,都會大量的百姓為了活下去加入到造反的隊伍中。督軍要想治理好山東,讓山東成為為我們的大本營,解決百姓的耕地問題迫在眉睫。

但是兗州、青州、濟南三府都有王爺的封地,兗州還有衍聖公孔府,還有一些朝廷閣老、大員的老家也在山東,這些人不是在朝中就是在士林間有影響力極大,而且都擁有大量的土地,比如衍聖公孔府名下就有數百萬畝土地。對這部分人,就像我們想用強都不行。”王永民說道。

別看王永民只是一個參政,但稅務部門和征兵部門已經遍布山東省,巡檢部門也佔了山東一半州府,這三個部門都只聽命於王永民,所以王永民在山東的實際權利並不比朱大典小。

而且王永民的手可以山道兗州、濟南、東昌三府去,但朱大典卻管不到青州、登州和萊州三府。

再加上方雲現在明顯已經把山東當成他的地盤了,而且他也把督軍名號給打響了,王永民自認是方雲心腹兼得力助手,自然要為方雲治理好山東。

但王永民知道方雲現在還不想主動和朝廷徹底鬧翻,所以在山東很多事情還不能硬乾,比如那幾位王爺的土地,要是動了那幾位王爺,就等於是打了崇禎的臉,到時候不想翻臉都不行了。

衍聖公府也不能動,大明現在已經是儒家的天下了,天下所有的讀書人都將衍聖公府當成了聖地。如果方雲派軍隊逼迫衍聖公降租降息,引起衍聖公拚死反抗,那後果簡直比直接造反還要嚴重。

造反頂多也就是明軍作戰,要是弄死了衍聖公,那可就站在全天下讀書人的對面去了,除非方雲展露出統一天下的能力,否則別想再有士子主動投靠了。

所以要破局,只能用老辦法,動不了大明的王爺、衍聖公,難道還動不了他們名下的佃戶嗎,老子釜底抽薪把佃戶弄走了,看他們能怎麽辦。

就算想詆毀方雲,除了老一套囂張跋扈,貪得無厭,野心勃勃,心懷不軌這類的說辭,難道他們還能說佃戶自願向自己交五成佃租,

方雲非要只收佃戶兩成佃租,然後派兵把哭著喊著要交五成佃租的佃戶強行帶走了。真要那樣,方雲反倒是要感謝他們免費為自己做宣傳了,至於前者,都說老一套了,證明已經有不少這樣說法,方雲已經習慣了,債多了不愁。

“那就先從士兵的家屬開始吧!”

早在攻佔遼南之前,方雲就已經想到了利用遼南耕地解決山東人多地少的問題,而王永民也已經準備好了,那就宜早不宜遲了。

破虜軍有新兵五萬,老兵四萬,前後陣亡和因傷退役的將士總數也有一萬余人,其中只有一萬老兵已經分到軍田,剩下陣亡、退役、現役的士兵還有九萬人,軍田都還記在帳上了。

士兵軍田不是按家庭人口總數來分的,只要是破虜軍的兵,每個人都有五十畝軍田,如果一家有兩個人參軍,就能獲得一百畝軍田,三人就是一百五十畝,士兵退役以後家裡添丁了,還會正常按照每添一丁,得耕地五畝的標準分配土地。

九萬士兵就需要開墾四百五十萬,不過開墾荒地費用,將由士兵自己提供,不過士兵的軍餉只有二兩,開墾五十畝荒地, 需要十個月的軍餉,那五萬新兵入伍還不到三個月。

不過這不要緊,王永民會為士兵提供無息貸款,破虜軍的軍餉就是由王永民籌備的,直接軍餉裡面扣就行了。

已經陣亡的士兵還有家屬在自己重傷至殘疾的,無法下地乾活的,他們的耕地由官府負責開墾,還能乾活退役士兵,全部調到遼南去擔任甲長、保長,忙時組織百姓農忙,閑時組織百姓進行軍事訓練,遼南可不是一個太平的地方。

除了這四百五十萬畝軍田外,方雲還準備在遼南開墾五百五十萬耕地,這樣遼南光是耕地就足以讓遼南安置兩百萬百姓,而且金州加上旅順就是後世的大連,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

鎮江等地與朝鮮隔江相望,可以直接與朝鮮進行商業貿易,至少稍微開發一下,遼南養活個三五百百姓沒有任何問題。

不僅如此,方雲還對山東商人開放遼南林業、木業、農業,登、萊、青三州地主和商人從土地上獲取的非常有限,哪怕是又有萬畝良田的地主,只收兩成佃租,風調雨順的年份,一年能收到的佃租也就四千石,折合成銀子只有兩千兩。

而擁有萬畝良田的地主,多數都是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甚至三世四世同堂,古代人生的又多,四世同堂一家人不算下人上百口都不足為奇,兩千兩銀子還真有些不夠他們花的。

書友們,我是潛水攻城獅,推薦一款免費app,支持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

[www.biquge.jp]百度搜索“biquge.jp”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