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武裝明末》第427章 虎狼狗
大文學推薦各位書友閱讀:武裝明末正文卷第四百二十七章虎狼狗

(大文學)似乎覺得指著鼻子賣都還太便宜了畢自嚴,又來了一個更狠的,禮部給事中直接大聲叫道:“聖上,畢自嚴這是在賣國,臣請聖上嚴查畢自嚴私通建奴,企圖葬送朝廷最精銳的遼東邊軍。shu05.更新快”

而且這三人不過是先鋒罷了,短短幾分鍾的時間內,就有幾十位文官齊齊出列,有彈劾畢自嚴賣國的,也有說畢自嚴本末倒置的,甚至還有人說,畢自嚴是收了方雲和孫元化的賄賂,於是決定分遼東軍的軍費給方雲,以達到投桃報李的目的。

盡管這些人給出的理由五花八門,但是總的宗旨只有一個,那就是遼南都司想從遼餉中分一碗湯,門都沒有!

遼東每年五百萬的軍餉,能夠運出京師的不會超過三百萬兩,那麽莫名其妙損失的兩百萬兩,就是這些站出來的官員的以及幾個在背後遙控指揮的大佬份子錢了。

而且他們也不用擔心遼東軍將會把軍餉隻發了不足六成的事情往上捅。

一是,官字兩張口,武夫們說沒拿到,他們硬是要說給了,被武夫貪汙了,皇帝也沒辦法,就算派人下去查,也是以文官為首。

文官自然會偏幫他們而不會去幫那些武夫,哪怕最後紙遮不住火了,隨便派幾個替死鬼出去就行了。

當然單靠嘴說話總是會令人不放心,讓文官們這麽肆無忌憚地貪墨軍餉,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和遼東武將們已經形成了默契,各拿各的。

武將老實那自己的安分,不要多嘴,就每年都會有三百來萬兩遼餉運往遼東,武將要是想著魚死網破,大不了死幾個替死鬼,不過得罪了他們,就算以後朝廷下撥的遼餉一分不少的運往遼東,也別想突破兩百萬兩。

還有些東林黨官員為維持自己廉潔奉公的形象,不會直接對遼餉動手,不過這不要緊,東林黨的官員大部分都和商人有關系,有的自己親人或者親戚在經商,實在沒有經商頭腦的親戚,就只能給商人當保護傘,收保護費了。

和遼東搭上關系,錢不就來了嗎,遼東軍十幾萬人,遼西之地還有數百萬百姓,這些人都是要吃飯的。

雖說遼西的土地面積很大,但是大部分都在建奴的兵鋒之下,只有城關之內的土地能夠種植,所以每年都需要向其他地區購買大批的糧食,而這些糧食大部分都是向江南的商人購買的,而且還是以北方的糧價購買。

對於遼西的將領來說,他們也不吃虧,每年有三百萬兩的遼餉,除去遼東巡撫和經略等人份子錢,剩下的就全部都是他們的了,至於十多萬遼東軍的花銷還不足一百萬兩。

畢竟他們還在遼西搞了不少軍屯,軍屯的數量不多,百姓的糧食問題也解決不了,但這十幾萬將士的飯錢肯定是有的,要不是養了一隻高達萬人的騎兵部隊,而家丁部隊,有五十萬兩都足夠了。

另外,向江南的商人購買的糧食他們也同樣有好處,首先,那些商人也是有眼力勁的,雖說已經和那些文官們談好了,但是該給的孝敬,商人一分不會少。

其次,江南商人是以遼東的糧價將糧食賣給普通百姓,但是賣給他們這些武將,就只有遼東糧價的一半,他們要是多買一點,半價賣給百姓,可以贏得民心,原價賣給百姓,轉手就是一倍的利潤。

這種情況下,遼東武將們怎麽可能會去主動告發那些文官,否則不成了成心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同裡,畢自嚴想遼餉中撥出部分給遼南都司,

招來東林黨人的口誅筆伐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畢自嚴還是被嚇到了,戰戰兢兢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雖然他早知道自己這樣做,會被東林黨官員的攻訐,但是也沒想到這些人如此過分,連誣蔑他賣國這樣的話都說得出口,畢自嚴頓時感到心裡十分委屈。

自擔任戶部尚書一來,他一直都在兢兢業業地乾活,盡十二分努力地維持這大明的財政。

崇禎二年冬,建奴入關,包圍了京師,天下勤王兵馬40萬雲集京師四周,糧草軍餉供應成了嚴重的問題。

畢自嚴連續一個月多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晝夜不停地手批口答處理後勤供應事務。在他的精心籌劃下,糧餉供應及時,為挫敗建奴軍圍城立了大功。

建奴退走後,自己累得頭臉腫得像鬥一樣大,口吐鮮血不止。

畢自嚴從來沒想過,到最後自己竟然落得個賣國賊的罵名,內心頓感無比淒涼。

崇禎冷笑這看著下面這些官員的表演,心裡並不比畢自嚴好受多少,這就是他的臣子,讓他們討論如何處理遼南都司的事情,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

一旦涉及他們自己的利益,就像是發了瘋的公牛一樣,恨不得把畢自嚴撕得粉碎,而就是這樣的人,還偏偏都竊居廟堂高位,也難怪大明會衰弱至此。

不過雖然心中怒火滔天,但是崇禎並沒有表現出來,因為他知道現在還具備對他們動手的機會,那個戶部郎中韓策說的不錯。

現在動了遼餉,很可能會激怒遼東諸軍,而遼東諸軍是京師北方的屏障,他們甚至都不需要自己起兵清君側,只需要放建奴的軍隊入關,毫無準備之下,京師陷落的概率很大。

不過正因為這樣,崇禎才更加堅定要扶持方雲重建遼南都司,這樣才不至於一旦遼東軍撂了攤子,京師就像是脫光了衣服的女人一樣,任人蹂躪。

這不說在崇禎眼裡,方雲就比遼東軍可靠,當然這也不是說崇禎已經察覺到了方雲的野心,而是有遼東軍的先例在, 崇禎現在對邊軍都不怎麽放心了,尤其是像遼東軍和遼南都司這種沒有文官製衡的地方。

在崇禎眼裡,建奴是虎,遼東軍是狼,方雲要在遼南站穩腳跟,與虎狼抗衡,至少也要達到狼的標準。

破虜軍雖然已經展露獠牙,但頂多只能算是一獵狗,獵狗雖然忠誠,但卻根本不是虎狼的對手,這不是崇禎想要的,所以崇禎的目的,就是讓破虜軍從狗進化成狼,而且還是一頭受他自己控制的狼。

想到這裡,崇禎再次露出冷笑,這場鬧劇該結束了,於是崇禎示意周延儒:是時候該你出來說話了。

周延儒會意後,當即出班,大聲喝道:“諸位都是朝廷大臣,國家棟梁,在朝堂之上,天子身前,如同市井潑婦罵街一般,難道不覺丟人嗎,虧你們還是一個個自稱是讀過聖賢書的人,難道聖賢書就是這麽教導你們的嗎!”

周延儒是內閣首輔,官居太子太傅兼太子少傅兼禮部尚書兼建極殿大學士,光是這一推頭銜都都嚇人的。

更關鍵的是,周延儒還是靠東林黨才坐上的首輔的位置,平常對東林黨出身官員也多有維護,而這次鬧事的主要都是東林黨成員,所以當周延儒說話之後,諸多文官都安靜了下來,準備看周延儒怎麽說。

周延儒對此很滿意,畢自嚴自從崇禎二年以後,一直深得皇帝的信任,戶部的事情,周延儒一直插不上手,這次對畢自嚴威嚴受損,對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大文學

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保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後接著觀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