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武裝明末》第449章 孔有德成精了
青島城撤走了一半的商人,王永民不怎麽擔心,盡管短期內,會因為大量的商人流失,導致青島城稅收下降,但是用不了一個月,從其他地方趕來的商人就能填補山東商人撤走所留下的空位。

 不過這個現象也讓王永民看清了商人的本性,什麽征收商稅就是與民爭利,全是屁話。

 在青島城,所有過往的商旅都要交納商稅。而且因為青島城目前主要十分負責對朝鮮和日本出口,利潤十分可觀,所以向商人征稅的稅率也相教其他地區要高得多。

 可結果呢,幾乎每天都有新來的商人青島城登記,進進出出的商旅更是絡繹不絕,這是為什麽,這些商人也不是方雲強迫他們來的,還不就是因為青島城能讓商人賺到錢。

 對商人來說,他們的目的就是賺錢,只不過能賺一分,商人不就會甘心隻賺九厘,以前朝廷不征商稅,讓商人嘗到了甜頭,現在朝廷缺錢了,才想商稅的主意。

 可商人已經習慣了賺一分,朝廷卻要分走他們他們一厘,而且商人賺的這一分,還要分三四厘給當地官員,自己只能拿六七厘,朝廷收走了一厘,這一厘全部都得有商人來買單,商人當然不願意了。

 不是商人一開始就不願意交商稅,而是朝廷自己把商人的嘴給養刁了,把官員地嘴刁了。

 現在重提征稅商稅那就是朝廷或者是皇帝與商人、地方士紳、官員的利益之爭,和普通老百姓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只要處理妥當,根本就談不上會引起物價上漲,民不聊生的問題。

 “登萊兩府交給你打理,倒是不用我費心了。這兩府是我們的根基,不能出任何意外。登萊穩定,就能持續不斷地位破虜軍提供支持,只有破虜軍不斷發展壯大,我們才能盡快在遼南打開局面。

 這次我回來就是為了繼續擴充破虜軍的規模,爭取在半年之內,與建奴打一場局部決戰,徹底決定遼南地歸屬。”

 “不過加上新兵營的話,破虜軍已經前後在登萊兩府征召了近四萬人,如果在算上孫元化的督標營,更是高達四萬五千讓,我們登萊兩府的人口還不到四百萬,兵民比例已經超過一比一百了,尤其是文登縣和威海衛,幾乎每一戶都有一個男丁參軍了。

 繼續在登萊兩府招兵,肯定會增加兩府、百姓的負擔,更何況朝廷已經給了我們在山東境內招兵的全力,所以這次我不打算在登萊府招兵了。不過我知道你們在山東進展的很不順利,你先對我說說山東的情況吧!”

 王永民整理了一下思緒道:“原本兗州、濟南、東昌三府是油鹽不進的,青州府又亂成了一鍋粥,不過自從督軍大勝建奴的消息傳來之後,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觀。”

 “哦,具體說說?”方雲也來了興趣。

 “首先已經佔據了大半個青州府的孔有德主動撤出了青州府,跑到兗州府去了,我軍現在已經收回了青州府全部。

 其次收回青州後,我們已經在青州府所轄的所有州縣成立了稅務司和巡檢司,同時還從叛軍手裡沒收三百萬畝無數的土地,利用這些土地,組建了十個大型農墾公司。在孫元化的支持下,青州府可以說已經是我們地盤了。

 目前已經安置了三十多萬戰爭難民,不過青州府的人口比登萊兩府加起來還要多,除了青州城和第五位團保護的三個縣城之外,青州其他地方幾乎全部被孔有德佔領了”

 方雲頓時笑道:“沒想到我還有這種能力,人還沒有回來,就把孔有德給嚇跑了。”

 “還不止這些,本來我已經和孫大人商量好了準備借趁孔有德逃入兗州的機會,兵進兗州,把兗州也拿下來。

 只可惜孔有德在知道督軍要回登州的消息後,連兗州也不敢待了,在兗州搶了幾座縣城之後,帶著五萬余人跑到河南去作亂了。”

 “什麽!孔有德已經跑到河南去了,他娘的這是成精了啊!”

 方雲本來是計劃讓孔有德把山東所有的州府都禍害上一邊呢,這樣他的破虜軍才能名正言順地踏遍整個山東。

 到現在為止,計劃都進行的非常順利,方雲已經順利拿下登州、萊州、青州三府,孔有德只要在堅持半年,濟南府不敢保證,兵進兗州和東昌府肯定沒問題。

 沒想到孔有德完全不顧方雲的一番好意,竟然在這麽關鍵地時候,跑到河南去了呢,實在是太讓方雲失望了失望了。

 孔有德要是知道方雲的想法,肯定會得意大笑,然後指著方雲囂張地叫道:小子,你以為我還會不知道你心裡的那點小九九嗎,老子給你打地盤,然後你在後面收拾現成的,想得美!

 其實孔有德早就不想在青州待下去了,旁邊就是方雲破虜軍的數萬大軍,打又打不過,繼續留在青州幹嘛呢。

 只是方雲突然率領主力北上遼南,這才又讓孔有德產生了猶豫,雖然自己打不贏破虜軍,但是不代表建奴也不是破虜軍的對手,更何況遼南距離建奴的老巢那麽近。

 孔有德心中很希望破虜軍在遼南被建奴全殲了,這樣他可以放心地在山東為所欲為。

 可是當皇太極一戰損失了兩萬余人的消息傳來後,孔有德的屁股就再也坐不住了,連建奴都不是方雲的對手,還是早點離開山東為妙。

 早走自己繳獲的那些戰利品還可以全部帶走,如果被破虜軍趕著走,最好下場就是重演一次登州城下的慘敗,最差自然是連命都保不住。

 方雲失望歸失望,孔有德人都已經跑了,只能在想其他辦法了,好在他們現在有向山東招兵、征稅的權利,只要徹底落實了這兩點,也差不多能掌握山東了。

 崇禎的心思方雲大概也知道一些,他讓自己在山東招兵征稅,一是因為自己上面還有孫元化這尊大佬鎮壓著,孫元化對方雲可以是有知遇之恩了,從衛指揮僉事提拔為登州參將,後來推薦方雲為登州總兵,怎麽有孫元化在,方雲也得給孫元化一個面子。

 當然更重要的是第二點, 大明向來文武不合,方雲在山東招兵,征商稅,勢必會與山東地方官水火不容。

 再加上武官的地位遠遠低於文官,就算方雲兵威再盛,只要崇禎不給方雲封侯封伯,方雲頂了天也就是一個左都督,正一品的武官對文官來說算個屁。

 正因為如此崇禎料定山東的文官不會臣服於方雲,不但不會臣服,還會想盡辦法與方雲對抗,沒有文官配合,一個武將再有能耐無法掌控山東,這就是崇禎為什麽放心讓方雲在山東的招兵征稅的原因。

 如果換做其他武將,可能還真的會有諸多顧慮,但是方雲就沒有那麽多顧慮了,因為方雲從來就沒有想過要人山東地官方對自己心服口服,方雲只相信一點——槍杆子裡出政權。

 不用山東官員心服口服,只要口服就行,心不服沒有關系。要是口也不服的話,也不要緊,打到底他們口服為止,這也不行的話,直接換掉就行,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想要當官的人一撈一大把。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