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古華之亂
華昊逝去的消息,讓整個宗華悲痛萬分,各氏族族長紛紛出席華昊的葬禮。華昊最後葬於龍泉山脈北部,後世稱為華陵。出殯當天,隨行之人痛哭流涕,悲傷不能自己。
但活人還得生活下去,由於華昊逝去,宗華君位空懸。當務之急是選出新一任君。華昊生有三子,長子同,次子雲,三子單。長子華同因長時間的跟隨華昊,具有處理各項事情的經驗,為人公正,視民如子,加之有父親余蔭,先被有華氏選為族長,又以有華氏族長身份,被宗華各族選為新君。
次子雲為風姓有華氏分支雲中氏,被留於有華氏舊地。
三子單為風姓有華氏分支單中氏,居龍泉山之北,負責看管華昊之墓。
華昊生前被稱之華君,因其功德無量,被後世神話,逐稱華帝。帝者,德合天地曰帝。
華帝一生教導農業,統一宗華,設立制度,始祭昊天,三伐巴樊,同化相渝,建堰修渠,治水都江,遷有華而建華都,功在當代而利在千秋,經天緯地,厥功至偉,後世子孫無不受其余蔭,此不朽也!
華帝出生於母系氏族社會崩潰,父系氏族社會開始發展的時代。帶來的超前農業技術直接導致人口的大量增長,剩余勞動產品的增加,並破壞了財產公有製,催生了私有製的發展。
如果安照風宗那個世界的推算,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再到私有製的出現要過渡幾千年。而就因為華昊的出現。宗華少用了十分之九的時間,就達到原始社會開始崩潰,階級社會開始出現的階段。
華帝去世後的七八百年裡,宗華發生了巨大變化。
首先是人口的增長,得益於治水成功,肥沃富饒的華西平原(以後都叫這個名字了)被開發利用,開墾出一片片農田莊稼,如有華氏一樣的城市增多,氏族也開始增多。
在前三百年裡,大大小小的氏族遍布華西平原,而氏族增多,予盾也多了起來,為了土地水源。逐漸頻繁的爆發戰爭。
各氏族為保證自己財產,紛紛建起城牆。頻繁的戰爭加快了原始社會的解體。當戰爭逐漸日常化,原來的軍事首領逐漸由民主選出來的短期,到而來的長期,又借此機會由民主選舉變成血統傳遞職位的世襲。
戰爭導致私有製的鞏固,通過戰爭劫掠外族的財產和人口,社會出現了富有者與貧困者,進而形成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戰敗的氏族甚至成為其他氏族的奴隸。雙方固化並形成階級社會。
統治者漸漸脫離基本生產勞動,從事軍事與管理氏族,下層人民被迫交出自己的勞動產品,並為修建城牆,宮殿,水渠提供勞動力。
統治階級為保證自己的統治能永久傳續,通過專門的祭司和神話信仰,從精神上控制民眾。
又組成軍隊來鎮壓反抗自己的民眾,當然也用來或滿足個私欲或氏族需要,進攻他族或保護本族。
因為生產力的發展,建造城牆,水渠,計算田畝糧食。或者宗教原因。結繩計事肯定行不通了,出現了圖畫文字。
為調節社會予盾,確定社會各成員義務,更重要的是保證統治者利益。制定對統治者有利的不成文的條例和規定。
一個氏族就是上層族長或者首領,決定指揮戰爭,和一部分富有者,對整個氏族進行管理,充當祭司,書吏和戰士。中層是有自己一塊地的農民或者有技術的工匠。提供糧食和生活必須品。
並向氏族上交一部分自己所得相當余稅收。也是戰爭的主要人力來源。所以也有一定權力。 再下就是一些奴隸,所有勞動產品包括生命都是統治者的私有物。
各個氏族其實已經有國家的雛形。
華帝死後的八百年裡,這一時段稱之為古華之亂。前三百年是較和平的發展階段,稱為亂前,中三百年是土地勢力兼並的戰爭階段,稱為亂中。後二百年是爭霸統一的階段,稱為亂後。
整個宗華聯盟,其精華之地在於華西平原,雖是最後開發,但後發先製。人口佔宗華的五分之三,氏族林立。
原本的一君四伯八牧,本來是被固定於一個氏族的,但一個伯牧轄下的氏族實力逐漸壯大,而伯牧實力沒有增長。雙方實力差距懸殊。
亂前與亂中的標志性事件,就是西方右牧綿陽氏與華帝三子之後的單中氏引起的綿單之爭。
單中氏一族本來世代為華帝守陵,從有華氏分出時,雖然實力較弱,但繼承了有華氏高超農業技術和手工業技術。在三百年的時間裡實力逐漸超過了綿陽氏。雙方矛盾在於,綿陽氏於龍泉之盟便得到西方右牧之位,此後百年都通過各種手段,將西方右牧控制在自己手中。
而單中氏是龍泉之盟後才有的,並遷到了西伯的轄區。雖然是有華氏分支,但在聯盟會議時有華氏是同意按照規定,讓西伯二牧管轄的。
幾百年過去,單中氏逐漸強大,並與綿陽氏有利益上的衝突,綿陽氏也時常以右牧身份打壓單中氏。雙方矛盾升級。
單中氏越發不滿當前地位,覺得西伯之位自己不要,但這右牧綿陽氏是不配的。
但右牧之職,綿陽氏擔當多年,已經由當初的選舉變成世襲。單中氏就召集西方各族,準備重新改為選舉。
這一舉動卻招致西伯與左牧的強烈不滿。因為他們也是世襲的。如果又選舉,他們深知以現在實力並不能保證自己還是西伯左牧。
矛盾不可避免時,單中氏糾結一部分早就對現狀不滿的後起之族。投票宣布罷免右牧,最後乾脆連西伯與左牧也一起罷免。
重新以單中氏為西伯,安氏,江由氏為左右牧。
在叫西伯德陽氏交出禮西方之白琥時,遭到德陽氏的反對,並殺了使者。成為幾百年戰亂的導火線。
矛盾於是不可調解。整個西方氏族分成二派,各族以支持單中氏或者德陽氏為由。先是大戰於羅。雙方實力相當,第一次沒有分勝負。
第二次,由於單中氏把西方氏族之外的幾個有華氏分支如雲中,資中兩個大族拉了進來。雙方又於羅大戰。
德陽氏一方大敗,單中氏又攻破綿陽氏之城。將其全部族人或殺或俘,全變成了單中的奴隸。
但在當時這種行為還是非常少見,直到後來戰爭日益頻繁時,才變得正常。
所以覺得單中氏殘暴,又因為明明是西方各氏族的內部問題,你卻找外面的氏族來拉偏架。
於是一部分氏族又到向德陽氏。
由於無論西方或者其他三方,都是有血緣遠近的兄弟氏族,於是戰爭泛圍越來越大,在單中氏與德陽氏交戰的同時, 其他氏族也因陳年舊怨,或者利益關系。整個宗華亂成一團。
而當時的宗華之君在戰爭起初沒有處理好此事,後來更是偏向同姓的單中氏。君的威信一落千丈。最後名存實亡,己無力以宗華之君來管控各族。但整個宗華聯盟還是存在,相當於陷入長內亂。
戰爭的性質也開始變化,原本是血緣關系的義氣之爭到後來的利益資源之爭。打著支持某一族的口氣,實際上是為掠奪財產,擴大土地水源。
戰爭剛開始是整個宗華每個氏族都對自己周邊的氏族開戰。歷經三百年的持久戰爭後,脫穎而出的三十多個氏族。
這些氏族最少的下面控制一座城池,幾萬人。最多的控制三座城池以上,人口多達十幾萬。
這三十多個氏族或是單個氏族佔主導,或是十幾個小氏族聯後成一個氏族,來保證自己存續。
三十多個氏族又各以血緣關系形成三個政治集團。
第一是風姓有華氏血緣集團。也是實力最強,人口最多的一方。這一方的始祖正是風宗天人氏。其勢力泛圍在龍泉山脈及華西平原中部。掌管禮天之蒼璧,禮地之黃琮,禮西方之白琥和宗華之君名號,西伯之名號。
第二是華姓少工氏血緣集團。勢力泛圍在平原北部和原本北伯轄區全部,西伯轄區大半。有禮北方之玄璜,有北伯之名號。
第三是風姓宗氏血緣集團,勢力泛圍最廣,有原本的東南二伯的轄區與禮器和二伯之職。但人口最少。
三大集團就宗華主導問題爭鬥上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