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門閥掘墓人》第七十三章 普及拚音和算術
  有了富春和祝家傳來的消息,梁山伯終於不再是聾子和瞎子。但他還覺得不夠,又把梁銅叫來囑咐:“你帶兩隊人去一趟上虞縣城,把所有乞丐組織成一個幫派,名字就叫丐幫。如果有人不服,那就打得他服了為止。丐幫的任務就是每天把縣城裡發生的大事小情定時匯報給你,如果有特殊情況,你再向我匯報。”

  梁銅答應一聲,帶著二十個特戰隊員離開了。

  梁山伯主要的任務就是訓練特戰隊員和教孩子們學習。

  莊園內建有一排三間大教室,每間教室六十個平方。其中一間教室裡面有三十張小板凳,每張板凳前面都有一個小黑板和若乾粉筆。

  學生都是流民家裡六到十二歲的孩子,因為是免費上學,所有符合條件的孩子都來了,也只有三十多個。

  梁山伯教授的內容主要是拚音和簡單算術。他在前面的大黑板上寫,孩子們就在下面的小黑板上學。梁山伯還為孩子們編寫了拚音歌:

  小嘴張開aaa,

  公雞打鳴兒ooo,

  白鵝游水eee。

  山伯一個上午就教了三個字母,孩子們不僅要能認會寫,他們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回家教會家裡所有的大人。

  山伯規定三個月以後要考試,但考試的對象不是孩子,而是從家裡的大人中隨機抽取一人。考試要達到的標準就是能用拚音寫出全家的名字。

  考試及格的家庭會得到二兩銀子的獎勵,考不及格的可以重新學習,下次再考。

  梁山伯上午教的是拚音,下午就教算術,先學阿拉伯數字,梁山伯也編了歌曲。其實這都是他小時候老師教他的東西。

  1像木棍細又長,

  2像鴨子水上漂,

  3像耳朵聽聲音,

  4像小旗隨風飄。

  ……

  窮人家的孩子難得有讀書的機會,所以孩子們都學得很認真。充滿了童真的兒歌在莊園的上空飄蕩。

  正在教室內巡視的梁山伯突然發現窗戶外漏出一顆小腦袋,一雙好奇的大眼睛瞅來瞅去。

  遠處,一個悅耳的女聲傳來,聲音裡夾雜著威嚴:“幼度,快回來,別去打擾人家。”

  一聽聲音梁山伯就知道是謝玄和謝道韞來了。看看太陽也到了放學的時間,梁山伯就讓孩子們回家了。

  謝玄經常來梁家,主要是衝著梁家的飯菜和諦聽來的。他只要在梁家待上幾天,身子就會發胖,紅光滿面;等回到東山又會瘦下來,還經常生病。

  謝家雖然家教很嚴,但身子骨更重要,所以謝玄也就成了“一家親”的常客。

  好在謝家在莊園裡有別墅,謝玄依然可以在這裡學習功課,負責教導監督的就是謝道韞。

  因為經常來接觸的多,現在謝道韞和祝英台已經成了無話不談的閨蜜,連帶著她和梁山伯也比較熟悉了。

  等打過了招呼,謝玄瞪著好奇的眼睛問道:“梁公子,你這教的是什麽?怎麽我一個也看不懂?”然後她又回頭問謝道韞:“姊姊,你認識麽?”

  謝道韞心中暗怪幼度多事,但弟弟問話又不好不說。幸虧才女有急智,她不回答謝玄,反而問梁山伯:“梁公子,你要教這些孩子們讀書,難道不應該先教他們儒家經典麽?”

  梁山伯指著黑板上的阿拉伯數字說,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我這教的就是算數。不信你來寫個一加一等於二。

  謝玄拿起一支粉筆在黑板上用繁體字寫了個一加一等於二。

  還沒等他寫完,山伯也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用阿拉伯數字寫一加一等於二。他連著寫了十個一加一等於二,謝玄才剛剛寫完。

  梁山伯指著自己寫的算式說:“這個也念作一加一等於二。老式寫法起碼要寫五六十筆劃,而我的這種寫法只需要七劃。

  我這些學生都是窮人家孩子,沒空學那些愚弄人的東西,只能學點真正有用的學問。”

  謝玄歪著腦袋問道:“寒門子弟上學何用?他們能學會麽,學會了又能幹什麽?”

  梁山伯無奈地看了眼謝道韞,好孩子都被你們教壞了。

  畢竟謝玄只是個九歲的孩子,梁山伯耐心地教導他:“人有男女老少之別,卻無高低貴賤之分。若無老農種地,裁縫製衣,工匠造房,我們吃什麽,穿什麽,住什麽?百姓實乃我等衣食父母也。

  寒門子弟,並不缺乏聰明之輩。如能讀書,接受教導,自然也是人才輩出。匡衡鑿壁,才能妙解《詩經》。

  學問包羅萬象,浩如宇宙。書中記載,不及萬一。論種菜,孔子不如老農。兩小兒辯日,孔子被問得目瞪口呆。聖人猶如此。何況我等?

  不要以為自己學的都是經天緯地治國安邦的學問。胡人何以勝之,唯騎射也!不就是會騎馬射箭麽?難道他們比我們讀的書多麽?

  騎術也是學問,是能打敗敵人,立國安邦的大學問?

  真正的學問不在書中,而是在實踐中。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正是如此。”

  一番話說得謝玄糊裡糊塗,摸著腦袋不知如何是好。怎麽他說得這些書上都沒有啊?

  道韞皺著眉頭目光凌厲地盯著山伯說:“難道梁公子以為儒家五經,道家《道德經》,玄學《莊子》這些經典都沒有用麽?”

  山伯的回答很簡單:“有用,可做清談。”

  “難道清談辯玄沒有用麽?”道韞接著追問,語氣已經不自覺地變得嚴厲起來。

  “清談誤國,實乾興邦。五胡亂華,生靈塗炭。倆帝赴難,衣冠南渡。避居江南,不思進取。縱情山水,攜姬遨遊。服散酗酒,墮落沉迷。敷粉熏香,顛倒乾坤。勾心鬥角,山河破碎。嗚呼哀哉,憐我百姓!”

  晉朝的歷史和後世的宋朝有不少相似之處。

  首先是篡權奪位。司馬炎奪了曹魏江山,趙匡胤陳橋兵變謀取了後周的皇權。

  其次是經歷的災難相同。宋朝有靖康之恥,晉朝有衣冠南渡。宋有徽宗、欽宗被俘慘死,晉朝有懷帝和湣帝被俘,皆受盡屈辱而亡。

  面對謝道韞的質問,梁山伯毫不猶豫地還以顏色,不知道今天為何這麽激動,最後又加了一句,則連他自己都莫名其妙了。

  “清談若是有用,陳留謝氏,緣何有家不回?”

  謝氏原籍是陳留陽夏,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太康縣。

  謝道韞沒想到自己反問一句話竟引來梁山伯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而且這些話又針砭時弊,切中要害,偏偏自己還不知道如何辯駁。

  因為以往那些和自己辯玄的人辯論時都是引經據典,尋章摘句。自己讀的書比他們多,又比他們聰明,對付他們可說是輕而易舉。但今天山伯的這番言論卻是她聞所未聞見也未見的,叫她如何應對?

  但是山伯如此明目張膽地指責南遷的士族,尤其還影射她的叔父謝安,她又不能不表示反對。

  “你,你這是胡言亂語!道不同不相為謀!”謝道韞憋得臉通紅,好半天才說出這麽一句話來,然後一甩衣袖牽著謝玄就氣呼呼地回了謝家別墅。

  梁山伯見謝道韞生氣走了,呆呆地在教室坐了半天。他想不明白自己今天為什麽說這麽多話?我幹嘛和他們說這麽多?

  後世自己可是很崇拜謝道韞和謝玄的,那可是謝家的芝蘭玉樹。詠絮才女, 千年有名;謝玄是北府名將,淝水一戰,七萬勝八十萬,更是天下聞名,流傳千古!

  可現實中自己看到的謝道韞和謝玄呢?謝玄還是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孩子?指望他去北伐,那得等到猴年馬月?

  謝道韞確實聰明,但她的言談舉止中處處透露著對庶族寒門的鄙視。連頗有見識的謝道韞都如此,更別說其他的貴族子弟了?

  也許是自己原來把他們想象得太偉大、太完美了,是殘酷的現實碾碎了自己的明星夢。

  無論歷史書把他們描述得多麽好,他們也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歷史的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

  改造一個社會很難,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更難。不然後世都建國近七十年了,為何還有那麽多封建社會的思想觀念呢?

  我得一點一點的改變他們,這事急不得,需要慢慢來。梁山伯讀了那麽多關於東晉的歷史書,對謝道韞和謝玄是從心底裡喜歡。他可不希望他們站到自己的對立面去?

  謝玄被姊姊拽著回了別墅,他還是頭一次看見姊姊生這麽大氣。以往哪次辯論姊姊不是滔滔不絕、意氣風發啊!可今天怎麽就折戟沉沙了呢?難道那個梁山伯比姊姊還厲害?

  不過那個屋裡竟然有那麽多我喜歡的小黑板,還有那些莫名其妙的符號也很好玩。等有機會我再去看看,當然不能讓姊姊知道。

  謝道韞也在反思,為什麽梁山伯說得話明明不對,卻又難以辯駁呢?關鍵是他說的問題,聖人有沒有立論?我怎麽找不著根據。

  謝道韞開始不停地翻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