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門閥掘墓人》第八十八章 更大的麻煩來了
  祝公遠雖然是祝家的族長,但他沒有兒子。按照家族的安排,祝公遠年老退隱之後,就從祝公祖的兩個兒子中挑選一個繼任族長。可現在憑空掉下一個祝七郎來,如果他真是祝公遠的兒子的話,那將來肯定是要繼承族長位置的,祝公祖的美夢落空。所以他打死也不願承認來的這個年輕人就是祝公遠的親兒子。

  年青人被帶到祝家祠堂,他必須當著家族長老的面說清自己的來歷,證明自己的身份。

  這個自稱祝七郎的年輕人一身獵戶裝束,身材不高但很結實,眼睛炯炯有神。祠堂裡坐滿了幾十個人,都虎視眈眈地看著他,似乎只要他有一點說得不對,大家就會上來撕了他。年輕人神情安定,不慌不忙地講述了事情的由來。

  年輕人名叫丁文傑,是居住在四明山的獵戶,自小和父親丁老爹相依為命。一個月前,父親病亡,臨死前告訴他的身世。原來丁文傑是丁老爹十五年前在虎口中救來的。當時丁老爹正在山林中打獵,忽然發現一隻猛虎叼著一個孩子。他立即開弓射箭,隻射了一箭老虎就不動了。走近一看,才發現原來這老虎是假的,乃是一個披著虎皮的人。這個人被箭射中胸口已經斷氣了。

  丁老爹就把這個人埋掉,然後帶著孩子回了家。因為窮,丁老爹一直娶不上媳婦,於是他就把這個孩子當自己的兒子養著,一直到臨死才說出真相。丁文傑這才知道原來自己叫祝七郎,乃是上虞祝家莊的莊主祝公遠的兒子。他把丁老爹安葬後,這才來到祝家莊認祖歸宗。

  祝七郎長得很像祝公遠,又有玉佩為證,祝公遠和家族長老已經認定這個年輕人就是祝七郎。當年他被野獸叼走,大家都以為必死無疑,誰曾想他大難不死又回來了。

  幸福來得太突然,祝公遠完全被這個大餡餅砸暈了。他每天高興得合不上嘴,每隔幾分鍾就要問問七郎在幹什麽好不好,一有空閑就去看望七郎,晚上睡覺也要和七郎在一起。

  高興之余,他還親自帶人去了祝七郎居住的地方,親自到丁老爹墳前祭拜,感謝他救了自己的兒子一命。然後,他又帶人挖開了那個扮虎之人的墳墓。二十年過去,那個人早已變成了一堆枯骨,但身上的衣裳還沒有爛透,看樣式是某家族中下人的打扮,在他的懷中還藏著一塊銅牌,正面刻著“錢塘”,反面刻著一個“馬”字。

  當年劫走七郎的竟然是錢塘馬家的人。祝公遠頓時被這個結論驚呆了。可事實就擺在面前,也不由得不信。為了進一步弄清事情真相,他又派人拿著木牌秘密地去了錢塘,悄悄地找到一個馬家老管事詢問。老管事認出這塊木牌,說木牌的主人名叫馬紅林,很多年前奉老主人馬鐸之命外出辦事,從此就不見了蹤影。

  至此,馬家劫走七郎的事實已經確定無疑。得知真相的祝公遠暴跳如雷,誰能想到幾十年來和祝家關系密切的錢塘馬家竟然就是害死他兒子的凶手。既然馬家能對七郎下手,那前面六個兒子的死亡很可能也與馬家脫不了乾系。

  祝公遠現在恨馬家恨得牙根發癢。

  但還有一個更可怕的事情擺在他面前,那就是女兒祝英台和馬文才的婚姻。雖然馬家聲明要為老祖宗馬鐸守孝三年,可是朝廷根本沒有批準。馬雲海很快要去廣州擔任刺史,馬文才也很快要成為錢塘縣令。恐怕到那時,馬家會再次要求迎娶祝英台。

  馬祝聯姻,當初還是祝公遠極力促成的。可是現在他恨不得馬上去馬家退婚。

殺子之仇,不共戴天,自己的女兒怎能嫁給自己最大的仇人?  雖然心情很急切,可畢生經商的祝公遠知道,這件事情急不來。殺害七郎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二十年,當年的事情誰能說得清,當事人馬鐸都死了,你能找誰去對質。即使有家丁衣服和腰牌為證,可馬家完全可以耍賴不承認,說這是馬紅林的個人行為,與馬家沒有任何關系。

  而且,士族之間的聯姻非同兒戲,如果沒有明確的理由,又怎麽能退婚呢,那會導致本家族聲名掃地,被天下士族所恥笑。

  正在祝公遠愁眉不展無計可施的時候,弟弟祝公祖來找他,並獻給他一條妙計。

  三天后,祝公遠向各大士族宣布,自己因為身染重病辭去祝家族長一職,由弟弟祝公祖繼任族長。一個月後,祝家向馬家提出解除婚約。

  馬家很快知道了祝家發生的一系列變故。對於祝公遠辭去族長一職,馬雲海很是氣憤。當初和祝家聯姻就是衝著祝家的財富去的,現在親家辭去族長一職,那這聯姻的意義就蕩然無存了。祝英台不再是祝家的嫡女,那祝英台和馬文才的婚姻就是門不當戶不對了。

  正在馬雲海想盡各種辦法要退婚時,祝家先提出要解除婚約。這真是想睡覺有人送枕頭。沒有任何猶豫,馬雲海立刻就答應了祝家的要求。至於當初祝家送來的巨額彩禮,他是不可能還回去的。

  這樁在梁祝原版中逼死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婚姻,就這樣出人意料的解除了。

  得知這一消息的梁山伯,興奮了好半天。將近兩年的時間,自己天天想著怎麽解除馬家和祝家的聯姻,沒想到幸福竟然來得這麽突然。現在祝英台待嫁閨中,他就可以再次去祝家提親了。

  誰知道兩天以後,壞消息不斷傳來。新的上虞縣令來上任了,新縣令不是別人,正是桓溫的次子桓濟。據說這是桓濟主動向父親提出來的,說是要培養一下自己為政一方的能力。對此,桓溫給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並允許桓濟帶來了一萬兵馬。對外宣稱是在上虞進行訓練。

  但桓濟來了沒有一個月就去了祝家莊三趟。至此,就連傻子都能看出來,桓濟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這下子,梁山伯再也高興不起來了。

  桓濟是誰啊,根據表弟郗超的介紹,此人不但陰險狡詐,而且品性惡劣,性情乖張。這樣的人物可不是前任縣令魏松能比的。而且,桓濟背後站著的可是桓溫。桓溫是誰,那是掌控朝廷,擁兵四十萬的當代梟雄。當今天下,就沒人敢捋他的虎須,不僅當今皇上聽見他的名字都哆嗦,就連北方的胡族也對他忌憚三分。

  想想這父子倆,梁山伯覺得自己誰也惹不起。可是祝英台他還是要娶,誰也擋不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