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貴原本是準備從二女之中,選擇一個招婿上門,以繼承其家業衣缽。
而以“武林十七俠”諸人之身份地位,為婿當然木有問題,但絕不會入贅。
因此,一旦聯姻成功,就意味劉書貴將落得個“雞飛蛋打”的結局。
如此,則非其所願。
而華楓要想達成目的,勢必得費一番功夫。
……
翌日,早餐後。
劉家演武廳。
一場生死對決,正在兩人間展開。
雙方均為二十五六年紀,穿著打扮相同,施展武功相似。
不問可知,這兩人定然師出同門。
然而,兩人一聲不吭,怒目圓瞪,出手狠辣,招招不離要害。其欲置對方對死地之狀,全然不像是師兄弟之間,互相切磋喂招。
對戰兩人拳來腳往,鬥得甚為激烈。
只見一個勇猛短毒,一個迅捷凌厲。
悶聲不響地直鬥了五百余招,仍是難分勝負之局。
此外,還有六人一旁圍觀,每三人為一伍。從他們的神態和站隊來看,顯然支持的對象各不相同。
……
而此時,華楓等人在劉書貴、劉書香兄妹的陪同下,正一路說笑著向演武廳而來。
離演武廳尚有一段距離,耳聰目明的他們,即已查覺到了演武廳的異動。
劉書貴神情一霽,心下頓時了然:難怪剛才清點年青高手時,少了八人。裡面動手之人,定是他們了。
當下臉色一暗,就要快步搶出。
卻被華楓抬手止住,繼而微微一笑:“劉家主稍安勿躁!難道你不想知道他們所為何事?難道你不想了解他們的真面目?暫且冷眼旁觀一陣,如何?”
劉書貴聞之一愣,沉吟片刻後點點頭,回身低言道:“各位請摒聲靜音,且悄然欣賞一出好戲!”
言畢,一打手勢,率先貓腰前行。
眾人一聽頓時來了興致,立即住口不言。
有學有樣,如偷雞摸狗之徒一般,躡手躡腳的靠近演武廳,急忙從窗戶外、門縫間向內瞧去。
……
演武廳內的八人,對眾人的到來渾然不覺。
雖然“華大聯盟”名氣夠大,勢力夠強,但畢竟離他們太過遙遠。加之見華楓等人太過年輕,是以並未將家主之前的告誡放在心上。
在他們想來,如要與這群人比帥氣、比亮麗、比架子,或許劉家子弟難以匹敵。但要比武功嘛,嘿嘿,傳承千秋萬代的佛漢拳,豈是吃素滴?
這八人本想著師父、師叔因為陪同客人,無暇他顧,這才趁機約鬥。未曾想弄巧成拙,被撞個正著。
說來也是劉書貴的失誤,昨晚與華楓交流過後,早有準備的他,並未及時召開家族會議,告知翌日切磋之事。
以至於他的幾名徒弟,才有今日出乖露醜之舉。
……
眾人偷窺了半響,那兩人兀自不分伯仲。
出招之凶猛,無異於生死搏殺!
劉書貴、劉書香兄妹倆越看越怒,臉上陣紅陣白。
同時,也是極度鬱悶:這兩人平素關系不錯啊!今日如此狠鬥,是為哪般?
華楓等人則是看得津津有味,時而點頭,時而搖頭。
源遠流長的佛漢拳,果然有其獨到之處。
名為拳法,實為掌法;看似樸實無華,其實招中有招;看似直來直去,其實柔勁寸鐵,
不過弱點也極為明顯:雖然此拳法講求剛柔並濟,但卻有些力不從心。也就是說,剛不夠剛,不足以服柔;柔不夠柔,不足以克剛。
如果遇上橫練功夫高手,以及修煉過煉體術之人,同等內力之下,佛漢拳絕非對手。
因此,在華楓、段今朝這樣的掌法大行家眼裡,佛漢拳顯得有些雞肋,頗有“畫虎不成反類犬”之意味。
……
激鬥中的兩人,戰至此時,明顯已然招窮力竭。
同室操戈,本已心寒。
若再出現傷亡,則將遺憾終生。
而如果出現傷亡,華楓將是不折不扣的罪魁禍首。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因為,如無他阻止,劉家主早已闖入,悲劇就不會發生。
此時,那六名助拳之人,已是蠢蠢欲動。如再不製止,恐怕很快就會形成群毆之局。
而群毆,最易出現傷亡。
感覺時機已然成熟,而且對戰已是索然無味,於是華楓示意劉書貴:此戰,可以結束了!
……
早就怒火中燒、心急如焚的劉家主,連忙撞窗而入,尚在空中,霹靂怒喝已然響徹九霄:“住手!豎子敢爾!”
緊接著,劉書香清脆而不失威嚴的喝罵聲響起:“你們乾的好事!當真是長本事了,自家人下手竟然如此狠辣!頭腦裡還有同門之誼麽?還有兄弟之情麽?”
說到後來,竟然語帶哽咽。
一張風韻猶存的俏臉,氣得通紅;徐娘半老的丹鳳眼內,淚花點點。
顯然,劉書香對他們是愛之深、恨之切。
也是,劉書貴、劉書香兄妹倆,平日裡管教子弟時,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配合得天衣無縫。
久而久之,劉書香母愛泛濫,對這些子弟也是視如已出。
……
在劉書貴闖入之時,對戰之人已然停手。助拳之人也悄然收回了邁出的腳步,暗中放下了擼起的衣袖。
見一向對他們關愛有加、慈愛如母的劉師叔,被自己氣成這樣,八人相對無言,無比慚愧。
再見到隨後湧入的一大批人馬,更是羞得無地自容,均不約而同地垂下了青春張揚的頭顱。
眾人的表情極其豐富多彩。
八名“肇事者”滿臉漲紅,華楓等人似笑非笑,劉書貴臉色鐵青,劉書香淚眼婆娑……
緊跟而入的劉家子弟,更是眾生萬象:有的幸災樂禍,有的滿臉疑惑,有的暗自偷笑,有的眼露同情,有的不住搖頭,有的垂首不語……
顯然,劉家子弟各懷心思,並非鐵板一塊。
……
在劉書貴的強勢逼問之下,事情的真相很快水落石出。
原來,這八人中,有四人分別喜歡一起青梅竹馬長大的師妹劉淑月、劉淑軍。
而隨著歲月流逝,兩名師妹出落得更是楚楚動人,讓得他們愈加心癢難耐。
奈何“襄王有意,神女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