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商定的策略,共分五步。
第一步,利用炊煙迷敵、惑敵。
令中軍的四批人馬,每批兩百人,在兩兩相隔十數裡之外,挖造簡易炊灶,放火生煙。
簡易炊灶之數目,當然越多越好。以製造一支大軍,剛剛在此地生火做飯之假象。
當然,不是同時煙起。
而是按照東南西北的順序,每隔三個時辰,燃放一次。
完成任務之後,立即隱蔽回撤、悄然歸隊。
此法,諸葛武侯也曾用之退敵。
……
第二步,乃是利用小股騎兵擾敵、亂敵。
此計華楓在二十日前,與多思過於牛頭嶺交手之時,也曾采用,效果奇佳。
不同的是,此次將增加兩批人馬。
與炊煙迷敵、惑敵一樣,也是分兵四路,每路一百騎,分別在煙起之後數十息之內,於密林中來回馳騁、對空喊殺,製造有兵馬行動之假象。
不過比築灶生煙距離更遠,時間更長。
因為,騎兵撤退速度快,完全可以離敵更一些。
這樣一來,敵軍不追心有不甘,追之卻又來之不及,勢必陷入進退兩難之窘境。
如此,前兩步謀略,才會產生草木皆兵、擾亂軍心之效。
……
第三步,派遣精銳之兵襲敵、疲敵。
此法,華楓之前在會上已有所提及。
決定派出四組騎兵中另的一半,也就是每組一百騎,分別由各自組長率領,從東南西北四個方面,對敵軍進行襲擾。
出擊時機,由各組相互商定,大致間隔半個時辰為妥。
出擊次數,同一方向至少兩次。
出擊方向,變幻無定。
……
因為,間隔時間長了,敵軍可能布防更加完備,有陷入重圍之可能。
次數少、間隔短,不但達不到擾亂的效果,而且敵軍很容易就可判定:先後襲擊之人,絕非同一支軍隊。
偷襲方向如果像第一步、第二步那樣,先後順序固定不變,也極易陷入敵包圍圈。
因此,敵軍絕對會有所準備:東南兩個方位已然被襲,那下步是否就是西北呢?
這樣,隨後襲擾的兩支騎兵,很可能成為“虎口之羊”。
而間隔半個時辰,連續二次襲擊,既可讓敵反應不及,又無暇設防,只能疲於“救火”。
如此,“騎兵營”即保證了安全,還讓敵無可揣度。
讓敵不知義軍到底有多少兵馬,到底意欲何為。
從而進一步加大前面兩步計謀之效果。
……
第四步,以“無敵先鋒軍”一部擊敵、引敵。
分成四波次,每波一千二百余人。
段今朝所在一路,最後出擊,成為引敵之主要力量。
至於其余三批次,其任務就是擊敵。
一擊即退,無論戰果,絕不停滯。
撤退方式,不可直線而走,而是繞圈而回,讓敵無可捉摸去向。
撤退方向,義軍伏擊地域。
這三批次襲擊之目的,就是激怒敵軍,讓其“忍無可忍”,從而對最後進擊的段今朝一路“無須再忍”。
……
第五步,集中優勢力量圍敵、殺敵。
前四步並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都是為第五步打基礎、作鋪墊。
最終目的,就是殺敵。就是打擊敵有生力量,削弱敵軍。
如果前四步得以順利完成,那麽此計也就成功了大半。
如此接下的任務雖然繁重,但卻極為簡單。
而且,完成起來雖要付出代價,但卻十拿九穩。
畢竟,敵軍即便已經集中一處,也不可能舉軍追擊千余之敵,最大的可能是派出前鋒部隊,
最多也只會分兵一半。這樣一來,拿下此戰,豈非比之牛頭嶺初戰之時,更加輕松?
……
當然,要想此計得以順利實施,還有最關鍵的一環——伏擊地點選定。
此刻,華楓正與羅戰軍、多思過一道,在附近勘察地形。
他們決定,盡快找到合適地形,盡快進入伏擊地域。
因為,此時敵軍尚未到達,他們完全有充裕的時間,進行安排布署。
否則,不但可能陷入被動,還有可能暴露行蹤。
……
之所以在駐地附近選擇伏擊點,乃是“地利”使然。
此地屬丘陵地貌。
雖然溝壑縱橫,植被極多,但卻利於騎兵衝擊。
而且並無百姓居住,也無路人行走,正是隱蔽伏擊的絕佳去處。
因為,無須擔心行動暴露,無須擔心塗炭生靈。
……
三日後。
經過多方勘察,反覆研究,細心論證,最重要的一環,也終於塵埃落定。
無論謀略如何奇妙、如何出色,如果執行力不夠,到頭都是一場空。一不小心,甚至還可能弄巧成拙,將自己陷入進退兩難之境。
因此,華楓向來對貫徹落實極為重視,親自抓, 而且一抓到底。
……
接下來,華楓再次召開了軍事會議,
會議極其簡短,並無討論,只是傾聽華楓安排工作。
其一,宣布作戰方案。
將之前“決策謀劃三人組”議定的作戰計劃、作戰步驟,以及任務分工、分力構成,進行了言簡意賅的介紹。
同時,還專門鄭重強調了執行力的問題。
其二,派出斥候打探敵情。
此項工作由段今朝負責。
四面八方都必須兼顧,而且至少兩波,確保萬無一失。
其三,大軍隱蔽開進伏擊地域,妥善安置傷病員。
這項由華楓親自主抓,各種主將密切配合。
其四,各組按任務分工,立即勘察選定行進及撤退路線。
此項工作完成之後,立即向伏擊地域集中,伺機行動。
其五,熟悉主戰場。
會後,各組主將立即隨同羅戰軍前往伏擊地域,對主要作戰場所進行熟悉了解。
在確定各組對完成既定任務,並無實際困難之後,華楓立即宣布散會,按既定方案迅速展開。
至此,已然萬事俱備,隻待敵來廝殺!
……
這一切安排,大都出自華楓所思。
羅戰軍、多思過兩人,不過就細節進行了少許補充。
從華楓口中說來,看似不難,但如果精通兵法者細心考究,卻是非同小可。
整個計劃一環緊扣一環,一步銜接一步。
每一環、每一步都很重要,但又並非不可或缺;既相得益彰,又可單獨建功。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俠武無敵》,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