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薑瑤瑤及時發現清軍暗探未全部除盡,如果不是萬雲龍的當機立斷、妥善指揮,如果不是唐華明蜀中唐門子弟那強大的威懾力……
“五步走”戰略戰術的前提條件——逼迫清軍出營迎戰,恐怕很難達成。
面都難見,談何對決?
因此,華楓策略之功用,不可小覷!
……
其三,陳近南的天文知識,非同凡響。
通過夜觀天象,從而預測到二十日後的風向、風力,這份能力委實駭人聽聞。
若不是陳近南的精準預測,施放毒煙所取得的效果,斷不會如此明顯,甚至有可能徒勞無功。
其人經天之偉才,委實令人歎服!
……
其四,薑瑤瑤的精神感知,非同凡響。
如果華楓未讓薑瑤瑤加入清障組,如果薑瑤瑤歸途中未主動細細探視,那麽拔點、清障兩組人馬的任務,均將以失敗而告終。
屆時,在清軍大隊人馬圍殺之下,總共只有九人的施毒組還能有何作為?
尚未中毒的清軍陣中高手,又怎會驚惶失措?
老成持重的李成棟又怎會倉促決策?
……
其五,蜀中唐門的名望,非同凡響。
如果不是瞧見施放毒煙之人中,有唐華明的身影;如果不是商伯法對唐華明印象深刻;如果不是寒谷門上下對蜀中唐門極為忌憚……
商伯法一行五人,勢必會前往探個究竟。
如此一來,爭端必起。
清軍的支援也定會源源而至。
雖說施毒任務已然完成,但華楓三面合圍的決戰之策,則恐怕難以為繼。
試想,誰會眼睜睜的一頭扎入對手的“口袋”之中?
如此這般,戰略目標則絕難達成,只是完成了無關痛癢的局部目標。
……
總而言之,此次逼其就范之舉,看似輕松寫意,但上述五個因素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每個因素,都展現出了當事人非同凡響的一面。
崔尚仁、華楓、陳近南、薑瑤瑤、唐華明五人,名氣大小或有不同,但卻各有所長。
放眼天下武林,誰都不敢小覷!
這五人集中一處,其戰力之強,不難想象。
要不是清軍火炮威懾,就憑這五人之力,恐怕就會將數十萬清軍殺個七零八落。
各施手段、竭盡全力之下,全部滅殺也並非不可能。
有崔大谷主這樣的使毒行家出手,一切皆有可能!
……
李成棟的幾個判斷,委實極有見地,可謂非同凡響。
其一,對暗探明哨命運的判斷。
他從對方明目張膽的施放毒煙,而自己事先卻毫不知情,判斷出暗探明哨,恐怕已遭不測。
而且李成棟斷定:對方暗中潛伏的高手必然不少。
這兩點都非常準確!
萬雲龍、薑瑤瑤兩組人馬,正是隱身暗處,將接替換班的探子手、遊動哨悉數斬殺,一切都是那樣的神不知、鬼不覺。
除此之外,抗清義軍各路人馬,也已抵近清軍大營。清軍如果貿然出擊,必然是有去無回之結局。
……
其二,對施放毒煙兩個可能意圖的判斷。
前文已有分析,生性多疑的李成棟認為,敵軍施放毒煙之意圖或許有二:一是借助突如其來的東風,毒翻數十萬清軍;二是誘敵前往,以伏兵擊殺之。
李成棟的這兩個判斷,既對也不對。
如果清軍查覺不夠及時,反應不夠迅速,時間長了之後,全軍被毒翻,也不是不可能。
華楓也未必沒有這方面的意圖。
……
如果李成棟派遣人馬阻止施放毒煙,華楓當然會根本實際情況靈活處置。
當然,若是出擊,選擇的方式,會視清軍出動多少人馬而定。
若只是為數不多的高手出動,華楓會獨自出手擊之。
若是高手帶隊,數百人馬齊至,九人施毒組則各展神通殺之。
若是大隊人馬出動,則會退而避之。
因此,“誘敵而殺”——華楓未必沒有這方面的意圖。
否則,他又怎會親自擔任警戒任務?
……
其三,對雙方戰力強弱的判斷。
對於抗清義軍,李成棟最為忌憚兩個方面:一是威力無窮的陣法;二是諸多武林高手。
因此,他才有會“全軍集中一處固守,絕不可進入敵軍陣中”之命令。
這也讓華楓但有機會,就使用五行大陣的想法,很難實現。
同時,分割包圍的戰法,恐怕也難以達成。
手握數十萬大軍,卻仍然如此謹小慎微,正是基於對雙方戰力強弱的判斷。
因為李成棟非常清楚:一旦正面決戰,清軍人數雖眾,卻未必是抗清義軍之敵。
……
其四,對東風恰來的判斷。
李成棟從對方施放毒煙的時機,判斷出抗清義軍陣中必定有精通天文之高人。
因為,如果不是有高人指點,絕對不會如此巧合。
如今看來,抗清義軍之前的大閱兵,恐怕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掩人耳目,故意製造自娛自樂的假象,以讓清軍放松警惕;一個是臨戰訓練,其目的正是當面決戰。
……
不得不說, 李成棟的判斷力委實驚人。
在缺少得力幫手的情況之下,僅憑一人之力,能分析判斷得出如此多而準的結論,確實非同凡響。
而這樣的人物,在清軍之中恐怕不在少數。清軍能一舉擊敗大明王朝,倒也並非幸至!
……
正是基於清醒準確的判斷,李成棟才極有針對性的下達了數道命令。而這些命令,委實有先見之明。
然而強中更有強有手。
李成棟雖然才識淵博、思維敏捷、行事穩重、足智多謀,但很不幸的是,他此次的對手是華楓。
自身妖孽、幫手眾多的華楓!
讓他束手束腳、感覺很是別扭的華楓!!
……
天雖已拂曉,但仍然灰蒙蒙的很是低暗。
刺骨的寒風,時大時小,卻絕無停歇的跡象。
顯然,今日又將有雪!
驚魂未定的清軍,堪堪在營門外集中,陡然一聲炮響,一支大軍突然從右側殺來。
不問可知,當然是抗清義軍之右軍。
當先五將,長須飄飄,精神矍鑠,穩如山嶽,正是華山派五大長老。
五將身後,是一面印有“林”字的鮮紅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