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仲夏,燕幽道大總管裴渡戰死,同年冬,青州府知府殉國。時天降大雪,數日不停,燕幽道將士,悲痛欲絕,全軍俱縞素,車馬皆掛幡。
不日之後,噩耗傳入帝京,朝野悲怵,天子垂淚,茶飯不思。中原百姓聞訊,紛紛自發伏路拜北,以敬國之英魂。
帝悲痛之余,又接西境急報,知西境勢危,強忍悲痛,急召原裴渡將軍副將,現因燕幽軍功升任輔國大將軍的常龍,命他領軍出征,援救西境,守土擊胡。
輔國大將軍臨危受命,即刻點兵出征,帶著家眷,奔赴西境。
帝親登城頭,目送大軍,不覺潸然淚下,痛心疾首,曰:朕之金門三子,如今已亡其二,燕幽初定,賊人授首,皆賴板蕩之臣忘乎於外,忠志之士浴血奮戰。而今,西境危急,強敵來犯,三子僅存飛羽一人,朕絕不能再失忠臣良將,國之柱石,否則,定江山朕順天意,守江山朕仰諸卿,失之如斷手足,朕於心難安呐……
隨侍官員,皆跪伏在地,為帝之仁德所感召,紛紛涕下。
輔國大將軍兵臨長安,審時度勢,幾經權謀,決議兵分四路,分戰各路入侵之敵。
時聞西境動亂之初,有義軍四起,皆為自保,後有一支,愈戰愈勇,勢力漸大,於西境轉戰各處,頗有成績。甘涼道大總管白飛羽聞其作為,十分欽佩,故相邀其帥,以商大計。
義軍接受招安後,轉戰昆侖,兵敗退守,損失慘重,兵員銳減。
吐蕃趁機繞道偷襲長安,四面圍城,日日強攻,然長安城城高池深,眾志成城,在甘涼道大總管的指揮下,堅守數日,然,糧草日漸不濟,兵械多有破損,難以補給,戰力大減,人心惶惶。
無奈,早已十萬火急送出的求援信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輔國大將軍也不知行到何處。
終,長安堅守半月整,因難以支撐,被吐蕃軍隊攻破,將將城破,輔國大將軍率軍趕到,敵軍不備,頓時大亂,大將軍領軍一鼓作氣,猛攻敵軍,敵軍不敵,潰敗奔逃,然,城中已然殘破,吐蕃蠻夷,不顧人倫,豺狼之心,半城百姓慘死吐蕃刀兵之下,血流成河,天地哭泣,長安城繁華自此煙消雲散,淒涼不堪。
大將軍收復長安之時,義軍擺脫昆侖之敵的糾纏,後腳趕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