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先是讚歎了一句,愈發地欣賞周道登的辦事能力,就在這個時候,似乎想到了什麽,忽然轉而說道:“周閣老,完成了撤銷‘兩京製’,你沒必要急著致仕(辭官),平息什麽所謂的輿論風波。”
“朝廷現在正處於多事之秋,正是用人之際,在不久的將來,官員將會嚴重的不足,尤其是像你這種經驗與資歷都很老道之人,更是其中的最大需求,最為短缺的官員。”
“而且,大明雖然漸漸步入正軌,但局勢依舊很不明朗,充滿著太多的變數,再幫朕打理朝政兩年,到時候,朕不僅會準許你的辭官,還會讓你風風光光地離開京城,返回家鄉養老,安享晚年。”
聽到最後一句話,周道登的心裡就是激動不已,更多的還是感動之情,獲得帝王的極其信任,本就是莫大的榮幸,若是再有了這麽一個允諾,他周道登也可以死而無憾了。
古往今來,有多少名臣名將為之而努力,文死諫,武死戰,能夠做到這一點之人,哪一個不是豪氣乾雲的光明磊落之輩?哪個不是想在青史上留下忠臣良將的一筆?
為得無非是,君王對自己的認可!
這一刻,心裡滿滿感動的同時,周道登隻覺得這一生都值了,雖然真正有價值的只有這寥寥數年,但卻做了那些忠臣名將夢寐以求的事情,輔佐明君,為天下黎民做一些事情,使得這個國家富強起來。
有時候,甚至付諸於一生的努力,絕大多數人也很難有著這樣的成就。
畢竟,能夠廣為流傳,為後人所熟記的名人,除了那些令人發指的賣國、禍國之人,就只有一個國家最為鼎盛事情,亦或是在這麽一個路上。
周道登很快就從這種莫名的情緒走了出來,崇禎的話音剛落不久,余音還在繚繞,就連忙回道:“是,皇上,老臣遵旨,老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大明的興盛獻出最後一絲力!”
有著這樣的態度轉變,並不是周道登因為一時的感動而心血來潮,也不是衝動之舉,而是有著相當的理性,隨著行政區的劃分,多了那麽多的行省,裁撤掉南京的帝都頭銜之後,足以安置那些南京的官員,不會引起什麽怨言。
畢竟,相比於那些虛職,不管是總督、巡撫,還是三司的各個主政官,亦或是知省、知府、知州等這樣的地方主政官,那可都是實實在在的實缺,有著實權,完全可以有一番作為,實現自己胸中的抱負。
最為關鍵的是,品階也沒有任何的下降,反而還很有潛力,有了進入內閣的可能。
看著崇禎那滿含笑意的面龐,周道登有一些恍惚,這個看似年輕,年僅十九歲的帝王,卻讓他始終看不清,摸不透,一些看似離經叛道、荒誕的行為,往往會帶來出奇好的意外之獲。
用人更是極其大膽,深諳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道,往往還總是用對了人,幾乎從未用錯過,啟用的官員和武將,總能解決相應的問題,就好像早就知道了那些官員和武將,並對他們極為了解。
而且,還有最為關鍵的是,那些官員和武將,有著很強的實乾精神,幾乎鮮有參與朋黨之爭,更加的務實,對皇帝更是忠心不已。
周道登只是恍惚了那麽一瞬間,很快就清醒了過來,就在這個時候,似乎是想到了什麽,臉上忽然綻放出不一樣的神采,眸子裡更是光芒閃動,略帶激動地說道:“皇上,老臣想到辦法了。”
“喔~辦法?什麽辦法?”
看到周道登那豐富多彩的神情變化,崇禎的心裡雖然產生了好奇,但更多的還是疑惑,不解其意,這麽突兀的一句話,讓他摸不著頭腦,適時地插了一句之後,似乎是覺得自己的表達不夠清晰,進而又補充道:“周閣老,是什麽事情的辦法?”
“皇上,當然是官員短缺的事情啊~”
周道登脫口而出,語氣中帶著絲絲興奮之意,不等崇禎作出回應,再開口詢問,他已經自顧自地繼續說了下去。
“皇上,天下之大,粗粗算下來,大明的人口將近兩萬萬,就算讀書人的比例再少,幾十萬人,百余萬人,還是有的,如果讓他們立即入朝為官,先不說其他的同僚是否反對,本身就不合適。”
對於這一點,崇禎沒有一點的反駁欲望,反而還是深深地位置認同,現在這個時期,隨著儒家的興盛發達,學而優則仕,致使讀書人很多。
尤其是讀書人的超然地位,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更能說明這一點。
崇禎的腦海裡閃過這些念頭,並未急著接話,而是極有耐心地傾聽著周道登後面的話語。
“但是,朝廷急缺的那些官員,不是在朝,而是在地方,像那些知縣以及之下的微末小吏,雖不能說,那些讀書人就能夠完全勝任這些職位,但其中的大部分,還是綽綽有余的。”
“而且,如果將這些讀書人安排到地方,還有一大好處, 有利於朝廷的教化之策,也有利於大明一些小地方的教育。畢竟,對於那些讀書人而言,啟蒙偏遠之地的孩子,還不是問題的。”
聽著周道登的這一番話,崇禎的眼前一亮,越來越熾熱了起來,心裡不禁想起了後世的偏遠山區支教,回返的那些年輕人,若是想考公務員的話,將會有著諸多的優惠政策。
顯然,周道登的這個提議,與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一語驚醒夢中人,周道登的這一番話,使得崇禎恍然大悟,暗恨自己的想法太過於局限,思維有一些僵硬,一直以來,都是本著廢物再利用的原則,若不是那種罪不可赦的官員,犯罪的官員,多會被發配到偏遠之地,用於教化民眾。
“呵呵....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周閣老,你說得不錯!”
崇禎朗聲一笑,毫不吝嗇地誇讚了一句,緊接著繼續說道:“先不說天下有多少讀書人,單單是朝廷在各地的生員,就委實不少,總得加在一起,不論老少,至少也有十萬之眾。”
“若是大加利用的話,大量的征召,優中取優,就算只是抽取其中的十之一二,也足以緩解朝廷底層官吏嚴重不足的問題,使得新的吏製制度得以更加順利地推行。”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