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來了這麽一句,滿臉的不以為然之色,不等孫元化提出質疑,再次開口了,似乎看出了他的擔心之處。
“之所以讓你選擇身強力壯的年輕人,讓他們先行移民到遼東,金州和複州一帶,並不是放在那裡就不管了,也不僅僅是發一些農具、糧食和田地,還有相應的兵器,以村為基本單位,組成民兵,環顧在城池的四周,村與村之間,不能離得太遠。”
“民——兵——”
孫元化嘟囔一般的緩緩吐出兩個字,滿臉的不解之色,但還是明白了崇禎的大概意思。
“孫愛卿,所謂的民兵,其實意思很簡單,和地方的鄉勇差不多,但又遠遠不同。”
崇禎頗為意味深長的來這麽一句,在這一瞬間,不禁想起了後世的一些事情,民兵最多的時期,當然就是解放戰爭之後,建國初期的那幾年。
那個時候,雖然新中國已然存在,但是各地還是存在大量的土匪,亦或是國民黨的遊兵散勇,亦或是間諜,不同於明面上的雙方互相征戰,這些要麻煩的多,猶如癤癬之疾。
若是僅靠大軍,短期之內,很難解決隱患。
因此,民兵就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各村成立民兵隊伍,平時務農,若是山賊土匪來犯之時,那他們就是士兵,拿起槍,只要堅持一段時間,駐扎在附近的解放軍就會前來支援。
此情此景,與現在的遼東何其相似?
畢竟,被打散的那些韃子行蹤飄忽不定,又是零星分布,只要貓在哪個深山老林之中,即便明軍再如何的強悍,也拿他們無可奈何。
總不能為了清除幾個、十幾個韃子,就要搜山,搜樹林吧?
畢竟,就算是戰爭,有時候也要考慮成本的,投入的,是否獲得相應的酬勞。
就算決心清繳那些山匪與韃子的遊兵散勇,派大軍圍剿,進山搜索,一個兩個還行,權當磨煉新兵,操練軍隊,然而,若是面對數十、上百這樣的上賊土匪,數量少,行蹤不易察覺,大明的財政也支撐不了多久,尤其是現在這種多事之秋。
因此,民兵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可以保護村落的安全,如果山賊或韃子多的話,只要堅持那麽一會兒,附近的明軍就會來援,將其一網打盡!
要是少的話,民兵自己就能解決。
畢竟,和傳統意義上的鄉勇或團練不同,民兵不僅有朝廷裝備的兵器,刀劍這些東西,還有火器加持,對付一般的、小股的山賊土匪還是沒有問題。
腦海裡閃過這些念頭之時,不等孫元化做出回應,崇禎進而徐徐地說道:“這些村落的民兵,具有官方的性質,朝廷為他們派發兵器,還會予以一定數量的火器。”
“而且,每隔一段時間,朝廷還會對他們進行一定程度的操練,加強他們的軍事素養,卻不會給他們軍餉。”
對於最後一點,民兵沒有軍餉,孫元化也能明白,民兵雖然帶著一個“兵”字,有著朝廷的認可,但卻不是真正的軍隊,更像是一村的鄉勇或團練,專門維護本村的治安,抵禦山賊土匪來襲。
因此,沒有正式的編制,當然也就沒有相應的糧餉了。
而且,這些民兵,不像那些邊兵,有著諸多的束縛,他們要寬松自由得多,唯有山賊土匪來犯之時,才是一個兵,並不影響日常的生活。
這個時候,似乎想到了什麽,孫元化的臉上現出淡淡的憂色,不無提醒的說道:“皇上,你看,眼看著就要進入夏末了,相比於中原,遼東的天氣要寒冷的多,更加的惡劣,若是這些災民遷移到遼東,沒有一個住的地方,恐怕他們很難生存下去。”
“說得不錯,孫愛卿,確實如此....”
崇禎聽得微微點頭,附和了一句,但卻沒有多少的擔心之意,緊接著繼續說道:“不過,這個事情很好解決,此次出兵遼東,與建奴交戰,袁可立他們應該會繳獲不少的毛氈,完全可以作為這些災民之用,在他們建立家園之前,村莊還未成型之前。”
這個時候,崇禎的話語稍稍一頓,眉頭微蹙了一下,眸子裡閃爍著幽幽之光,語氣忽然變了,話語透著感慨的同時,又夾雜著幾分恨意。
“如果不是努爾哈赤的堅壁清野,在他們佔領的地區,搗毀遼東所有的村落,將所有的人口編在一起,或是弄到建州,或是充當他們的奴隸,咱們現在移民的話,就不會那麽費事了。”
“在建奴攻佔的地方,連一個像樣的村落都沒有,更不用說在原有村落的基礎之上,將其擴建,從而收納更多的災民,建奴真是可恨!”
很顯然,對於這件事情,孫元化也很憤慨,義憤填膺的緊接著說道:“這些建奴不善攻城之戰,每攻下一座城池,亦或是拔營掠寨之後,他們都會將原有的城牆或村堡搗毀,以方便他們下次再來進犯和掠奪。”
“而且,他們每搗毀或焚毀一座城池,不無另一個陰謀,朝廷要想重新佔據的話,就不得不重建,進行翻修, 如此一來,就會耗費朝廷大量的錢銀。”
“先不說這個了....”
崇禎忽然打斷了孫元化的講話,進而繼續說道:“既然遷移災民的行動提前,那麽,就通知孫承宗他們一下,還有袁可立,讓他們多弄一些牛羊這樣的牲畜,尤其是前者,以便災民在遼東進行耕作。”
“可是,皇上,現在種植農作物,是不是有一些太晚了?”
“還不是太晚....”
回應的同時,崇禎搖了搖頭,又望向了西北方向,低聲說道:“雖然晚了一些,但災民到達遼東之後,卻可以種植一些玉米,不管收成怎麽樣,總可以讓他們有一些收獲,可以更好地渡過這個冬天,也能緩解朝廷安置他們的壓力。”
“是,皇上!”
然而,即便有了這些安排,即便提前了移民計劃,逐次,分批地將災民遷移到遼東,目前相對穩定之地,金州和複州,崇禎還是憂心忡忡,凝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