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不做後主》第133章 孫劉聯盟(2)
目光低垂,但是張溫依舊詢問道:“太陽可是誕生於東方?”

“自然誕生自東方,不過卻最終歸宿在西方!此乃天地自然變化,孩童尚知,張使難道不知?”

張溫旋即一笑:“如今自然知道,與大人談之許多,方懂得許多,大人不愧是蜀中名士!此方乃遍覽群書,曉暢政令!”

秦宓依舊沒有好臉色,哼道:“名士談不上,不過也就是多讀了幾本書罷了!”

“哈哈,秦大人乃我蜀中肱骨,好學成癮,盡管如此,卻依舊感到急切,皆因還有著許多書冊未曾看過!”諸葛亮開口道。

“張使私底下可與其多多談論,至於今日嘛,我等還是先談政事如何?”

“蜀相開口,自然遵從!”

“謹遵丞相之意!”殿中文武皆拱手道。

“昔日,貴方尚書鄧芝鄧大人曾前往我江東遊說,其昔日之姿,至今未忘,即便聽聞魏帝曹丕興五路大軍伐蜀,依舊自信蜀中可安溫度過,如今一看,確如此般,某深感佩之,今日怎不見其人?”張溫掃了周圍一圈,並未發現鄧芝身影,不由問道。

張溫不認識秦宓,只因其一直居於蜀中,而他又未曾到過蜀中,自然不認識,但是鄧芝卻是出使過江東,而且如當年蜀相諸葛亮那般舌戰江東群儒,而當時張溫便在其中,如此大事自然記得,同樣也記得其長相。

再次掃了一眼,張溫確定其並不在此。

孔明對此解釋道:“張使不知,伯苗乃蜀臣,既有才當擔得大任,此時並不在成都,外出辦事去了,倒是見不得張使了!”

“昔日我王曾有言,蜀中若能渡過此難,當與之結盟,共抗曹魏!而屆時自會出使蜀中,而張某便是為此而來!”囉裡囉嗦那麽久,終於說到正題了,張溫開門見山道。

“我主乃漢室宗親,當今天下正統,而曹魏乃是國賊一流,自然會與之相抗衡,即便江東不與聯盟!”諸葛亮鄭重開口。

“而你主吳王,受曹丕封王詔書,承繼吳王位,此行徑當如何解?熟知江東孫氏乃大漢之臣,竟受封於賊子,且大漢明文規定,異性不得稱王,吳王此舉作何解釋?”諸葛亮對著張溫連連問道。

頓了又頓,思慮許久,張溫方才回道:“蜀相須知,曹魏勢強,絕非江東所能敵,受封而承繼王位,皆為我主不得已而為之,亦是為了江東諸多百姓著想!”

“正是不得已而為之,如今細細想通,方欲聯合貴方共同抵禦曹魏,不做其治下傀儡!”

“既要結盟,當顯誠意,先歸還荊州五郡再說!”只見一武將厲聲道。

聞言,張溫搖頭輕笑:“將軍說笑了,荊州本就是我江東暫借於先主,說好奪下西蜀作為貴方根據點便歸還於我東吳,誰知貴方拿下西蜀後,仍久久不歸還,時逢關將軍出師不利,為保荊州不落入曹魏之手,我軍前大都督方才出手接過荊州防衛,以拒曹魏!”

“放你娘的屁!”張溫剛說完,便有一性情激烈的武將開口叫罵,“昔年關將軍鎮守荊州,苦練荊州軍十萬,親率大軍北上,水淹七軍,俘於禁,斬龐德,困曹仁,威震華夏,若不是爾等背後偷襲,奪取荊州,截斷我軍後路,關將軍又豈會遭難!”

盡管關羽、張飛性格有瑕疵,關羽性情傲慢,張飛性情激進,這使得他們得罪了不少人,不過礙於他們跟劉備的關系,劉備集團中的諸臣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與其計較。

不過即使性格如此,但是其二人亦有優點,尤其是關羽的忠義,這也就使得有不少將領還是打心裡敬佩關羽的,

至少場中武將一列,那幾名神情憤憤的便是如此。孔明抬手製止,那一乾武將也不再出言。

此時,只見黃皓從後殿緩緩走出,旋即傳道:“陛下到!”

聞言,孔明起身,讓出主位,行至下方,殿中文武亦再度起身相迎,張溫亦是如此。

劉禪在眾人的注視下,行至上首,示意眾臣免禮後,依舊還有些不適應的跪坐在主位之上,目光在大殿掃了一圈後,方笑著開口:“剛才朕便聽說,諸位似乎辯論辯得很激烈啊!朕記得來使此番來蜀是為了促進兩方關系,進而結盟抗曹吧!”

張溫走出,對著劉禪行了一禮後,稟道:“回陛下,張某確為此事而來!”

“相父,那談的如何了?”劉禪望向坐於右列的孔明。

“回陛下,還在商談之中!”

說完,孔明繼而轉向張溫,隨即說道:“荊州之事已過,我方可與江東盡釋前嫌,既往不咎,不過荊州之失,致使我方國力大減,前不久又遭曹魏大軍來犯,損失慘重,如今蜀中經濟又遭人蓄意破壞,一時間分身無數,若想恢復國力,屆時還需江東多多給予幫助!”

聞言,張溫突然敏感了不少,甚至隱隱覺得有些蹊蹺,莫不是那成都市情是蜀中故意安排的?

幫助?開玩笑,其實就是談條件,說實在的,張溫自己可沒這方面權力,頂多做個傳話筒,屆時還需要王上跟大都督相商議!

“這倒是好說,好說,某回去告於王上,王上若同意,自然無虞!只是不知貴方希望我軍如何幫助?太過難辦的我江東可做不到,畢竟我江東亦不富足!”

看了一眼劉禪,見其微微頷首,孔明旋即開口道:“一,蜀吳兩方開通貿易往來,我蜀中貨物出入吳境,希望稅率能調至最低!二,我蜀中所缺一些物資,屆時還需要江東之地運達!三,一切對魏軍事行動,蜀吳雙方需有所配合!四,一切其他未定事宜,蜀吳雙方可協商再定!”

孔明說完,張溫一時間並未說話,反而是在細細深究蜀國這四個條件,開通貿易,稅率最低化,雖然對吳境市場衝擊不小,甚至會造成些損失,不過也能商量。一切針對魏國的軍事行動需互相配合,這也屬正常!至於第四條嗎,其實就是留條後路,方便雙方日後,真正讓張溫注意的事第二條,所缺的一些物資,究竟是什麽東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