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不做後主》第131章 舌辯
“大人倒是看得開,是小的毛躁了!”小廝於一旁陪笑道。

 張溫笑道:“其實某心裡也急,只是不能如你這般表露出來罷了,這就像買東西,我們所表現的越渴望,賣家便會賣的價越高,狠狠的吃定我們!”

 “大人言之有理!說起買東西,雖說這蜀境成都城雖沒有我們建業熱鬧,但是這商鋪卻也人來人往,經濟竟也如此發達!”回想到進城時,經過市集,小廝亦有所感道。

 “表面現象罷了,如今的成都城,商賈之中怕是面臨著巨大危機!只不過貌似被控制了市場行情,沒有再繼續惡化,卻也沒有徹底解決,就這麽一直乾耗著。”

 “什麽危機?”小廝滿是疑惑道。

 張溫不知從哪取來一物,朝著小廝扔了過去,並大聲道:“某一直提醒你,多留意身邊事物,你卻一次也不曾聽過,跟著某多年,至今還這番樣子!某問你,我們進城,途徑一酒肆,你可記得有一中年男子在買酒?”

 小廝微微仰頭,努力回想過後,貌似真有這麽一回事。

 “你把當時情景給詳細敘述出來!”張溫喝道!

 “這......大人,小的實在記不清了!”小廝目帶苦色,乞求道。

 “唉!某跟你說來,那中年男子明顯與某一樣,都是愛酒之人,而且那人家境應當不錯,因為他買的酒不是一般的濁酒,乃是精心挑選的糧食特別釀製的烈酒,那味道,某一聞便聞出來了。”

 “這精挑細選出來的糧食可不是指多麽好的糧食,而是沉了一年的粗糧,說好不好,說爛不爛,一番加工醞釀,那釀出來的酒,是真的極品,玉米酒甜,大米酒衝,高粱酒香,也有三者混合著釀,味道更是渾厚!”

 說著說著只見張溫捶了捶腦袋,有些尷尬道:“某好像說遠了......某說的是,那人買酒,一壺一斤分量酒竟然要二兩銀子!”

 “二兩?!什麽酒啊,竟如此昂貴?”小廝震驚道,顯然也被這價格嚇到了。

 “酒雖不錯,卻跟我們東吳陸氏酒館的酒差不多!”張溫笑著搖頭道。

 “那這蜀國的酒價未免也太高了!”自家大人愛酒,他便常常替大人去酒館買酒,須知那才二兩銀子三斤,而且看在大人的面子上,更是能買三斤半的量,想不到到了這蜀國,竟然翻了數倍。

 “而且但凡上了門面的店鋪,都有著拒收銅錢的牌子,你不要說這你都沒看見!”張溫側身問道。

 “還真有那麽回事!”若是一家兩家便也算了,但是連續幾十家各行各業的鋪子都掛著“拒收銅錢”的牌子,饒是他再大意,也能夠發現。

 “只收金銀,不收銅錢,物價又高,這經濟自然有問題!”張溫再灌了一口酒道:“在這蜀國萬一待得時間長了,某恐怕連酒都買不起嘍!”

 “依大人看,蜀國市場之所以如此,原因是為何?傳言諸葛亮乃治世能臣,怎會把蜀國弄成這般?”

 “還能有什麽原因,無非就是那套用來斂財,飲鴆止渴的把戲!”張溫頗為不屑道,昔日便有人向吳王進言新鑄銅錢,對於這種留有弊端的把戲,他打心眼裡便厭倦,但是吳王還是采納了,不止吳王,魏王曹操,蜀主劉備都采納了,紛紛都鑄新錢,主上如此,為臣子除了諫言又能如何?

 說話間,只見一內侍官輕輕叩門,經允許後緩緩走了進來,聞到滿屋酒氣,不由手遮鼻間,低聲道:“張大人,陛下及諸位大臣在宮中召見大人,大人趕緊收拾一番,隨奴婢入宮吧!”

 “啊?今天?”張溫驚訝的張嘴道。

 瞟了一眼周圍,內侍官禮貌回話道:“就是此時召見,張大人趕緊收拾收拾吧!”

 “哎,好好好,有勞內侍官稍等片刻,某馬上,馬上啊!你小子還不快把我衣鞋拿來!”對著內侍官交代一聲,張溫旋即對著小廝輕吼道。

 蜀皇宮,昔日上朝大殿一側,某處偏殿,蜀國文武百官分坐於兩側,神態恭敬,都在等著那從東邊來的主角到來。

 在久等之下,張溫還帶著些許酒氣,匆匆走上殿來。

 “哪來的狂徒?滿身酒氣便跑來,殊不知禮儀教化?”一將領似乎有些看不慣,起身對著張溫大喝道。

 掃了一眼大殿,張溫發現蜀主劉禪跟丞相諸葛亮都不在,唯有一乾文武分坐兩側,不由想到蜀臣使吳時,同樣如此境遇,沒想到今日自己倒也嘗到了,看來這次不輕松了。

 “將軍所言有理,然在下無奈好杯中之物,閑暇自會小酌兩口,並不知蜀主何時召見,便耐不住性子,貪了幾杯,突聞蜀主召見,若是因貪酒不來,怠慢蜀主及貴方諸大臣,那才是真的不知禮儀教化!”

 “如此說來,你是在怪我家陛下唐突了,突然召見你?”左手一文臣起身冷哼道。

 “不不不!某呈上表書,那蜀主自然可隨時召見,召見的時間、地點皆是貴方決定,某在此之前並不知,正所謂不知者不罪,蜀主無錯,某也無罪!”張溫笑著對那人道。

 “這位是張溫張大人吧?”又一人站起道。

 “正是在下!”

 “你父乃是昔日劉表之部將,昔年劉表素與江東不合,你父更是因周瑜而去,今閣下以身侍吳,不知心中可有不適?”

 這人提到張溫父親,令其不禁手掌微攥,隨後又再度緩緩松開,開口道:“江東乃人傑地靈之地,某祖籍吳郡,自是江東之人,侍奉江東,有何不可?再者,我江東之中,大王賢明,文武寬容友善,先有折衝將軍與公績將軍冰釋前嫌,而今我雖不如其二人,但亦有容人之量,此我吳臣之胸襟!”

 雖然應對過去很多蜀臣,但是張溫依舊擔心,畢竟坐在前方的那些大臣還沒開口,之前這些都是小角色,更何況還有著聞名天下的諸葛亮坐鎮,張溫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十幾年前諸葛亮一人便舌戰江東群雄,這遠不是他所能做到的,更何況還有前不久同樣舌戰群雄的尚書鄧芝。

 不求太出彩,只求不太丟人即可,好在大都督在自己出發前曾說,吳蜀結盟是必然的,他們應該不會太為難自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