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不做後主》第157章 李嚴借兵
行禮完畢,廖立開口道:“都護大人,自前尚書令離世,您便是益州當地最大,盡管他諸葛亮此時囂張,但是說白了他與下官同為失去家鄉之人,只是借居於此,都護大人可見過外人在主人家中當家做主的道理,所以說,蜀中最終還是要靠都護大人!”

 廖立的話多少有些道理,而且還是李嚴最喜歡聽的,這也就是為甚麽李嚴反感其他荊州的臣子,卻不反感廖立的原因,畢竟廖立也是荊州長沙人。

 “那......公淵,你說我該借還是不該借?”雙眉一挑李嚴問道。

 輕笑著不住得搖了搖頭,廖立回道:“都護大人跟諸葛亮意見多有不合,這是蜀中臣子心中都清楚的事實,那他諸葛亮借兵豈不是浪費時間,除非他開出了他認為足夠打動都護大人的條件,或者說它就是傻了!”

 拿起放置在書案上的竹簡,扔由廖立,李嚴道:“諸葛亮願意上奏陛下,讓豐兒出任江州太守,江州是個不錯的地方,這條件確實讓某心動了!”

 “那都護大人是打算答應了?”廖立反問道,似乎很想確定李嚴是不是讚同。

 李嚴有些猶豫不決,臉上還帶有些許掙扎,輕道:“本都護還沒有想好究竟答應不答應!”

 廖立主動開口了:“那都護大人你認為這條件是陛下開出來的還是諸葛亮開出來的?”

 “依然是諸葛亮!這還用說?陛下年輕,先帝受諸葛亮輔政大臣一位,本都護未在成都,陛下難免要受製於他,所以這封賞條件自然是他開的,他也有著開這條件的能量!”

 廖立笑了笑,又問道:“那都護認為諸葛亮還能開出比這更好的條件嗎?”

 沉思片刻之後,李嚴嘀咕道:“怕是難了!諸葛亮本就不會讓步,這次若非沒人了,南中叛亂又拖得太久,怕失了民心,他諸葛亮萬萬不會如此行事!”

 廖立道:“那都護大人還需猶豫什麽呢?都護大人畢竟是蜀臣,與諸葛亮不合也應在保證蜀國利益的前提下!”

 “更何況這是一場穩賺不陪的買賣!”

 聞言,李嚴立即道:“此話怎講?”

 “都護大人,此事首先便是諸葛亮承諾給李都護令公子的條件,公子年輕,若是成為江州一地的太守,那真的是從此平步青雲,仕途無憂!”

 “其二,都護大人乃是蜀臣,如今南中雍闓、朱褒、高定叛亂,為禍一方百姓,此時都護大人理應出兵啊,在者諸葛亮會用兵,豈是叛軍所能比的,所以這場仗基本可以拿下來。屆時功勞簿上也會有都護大人的名字,都護大人也會收獲到名聲!”

 李嚴閉目沉思起來,一時間沒有任何動靜,而廖立便安靜的站在一旁等候。

 片刻後,李嚴動了,從主位上站起,李嚴踱了幾個步子後,突然對著廖立道:“答應諸葛亮,點兵三萬前去!”

 “諾!”

 又是詳細議論了一番細節,廖立方才離去。

 回到府中,廖立一改常態,神情變得鄭重許多,急忙喚來下人。

 “你且速去告知丞相大人,就說李嚴已同意借兵三萬,讓其早做準備!”

 “諾!”下人回應後,唯唯諾諾的退了下去。

 挪動步子,於院子中漫步,望著遙遠的西邊,廖立滿是擔憂的青南刀:“丞相大人,下官能做的也就這些了,但願您能夠帶領蜀中成功平亂。”

 若是李嚴在此,其表情怕是有得一看,自己信任的,近乎唯一一個荊州之人,沒想到最終還是諸葛亮那邊的,始終不屬於自己。

 不過同樣,廖立正是多年時間才得以讓李嚴信任,可以說為了這,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借兵這種事,自然不能隻發生在諸葛亮跟李嚴只見,作為蜀國之主,劉禪又責任也有義務出現,兩人對劉禪還有著一些尊敬,所以李嚴的派兵奏書還是送到了劉禪這裡。

 看到李嚴的借兵奏書,劉禪旋即命人傳諸葛亮進宮。

 在得知李嚴同意派兵平南亂時,諸葛亮也是難掩的喜悅,終究還是有了解決辦法。

 奏書中李嚴允諾,在其準備充分後,便會遣三萬人前來成都,而這個時機成熟,準備好,說白了就是要劉禪這邊先行事。

 沒有任何猶豫,同意了便是同意了,劉禪當日便擢李豐為江州太守,五天內前往赴任。

 在得到消息後,李嚴方才讓鞏志帶著三萬人而來。

 於此同時,蜀中的征兵仍繼續,畢竟你不可能一直用這三萬人吧。

 在確定兵員問題解決之後,諸葛亮便開始積極備戰南中之事,一天之內更是創下了五次入宮的記錄,交來的奏折更是不少,其中大多是軍需物資一塊。

 而隨著近一個月的時間,蜀中的物價已然徹底穩定下來,新的上林三官也已任命完畢,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三人之中既有益州派也有荊州派, 同時還有著劉禪的人,自然是聚賢堂大比的人才。

 物價穩定,五銖錢漸漸取代直百株,銅幣的購買力也已經恢復,困擾蜀中經濟的大問題在這一刻徹底解決,這一點從諸葛亮購置軍需物資便可以看出,市場已經恢復了其原來的面貌。

 在了解諸葛亮上報的奏折時,劉珊珊字裡行間感覺歷史似乎又要改變了,諸葛亮這是打算要在今年出征平南亂。

 與歷史相比,這次平亂的人數是不少與歷史上記載上的,而且其他準備也都十分充分,不知是不是劉禪穿越所帶來的蝴蝶效應,還是其他,蜀中國力漸漸平穩恢復,南征將不再明天,而是今年!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定將,關於將領的人選遲遲未定下來,而劉禪心中是希望諸葛亮帶兵出征的,畢竟歷史上就是其親征,平定了南亂,為下一步北伐奠定了基礎。

 不過說到平南亂,劉禪便不由自主得想起了馬謖,若是按歷史進度走下去,馬蘇並沒有去永安,此時跟諸葛亮談論南中之事的便是馬謖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