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爭重》第三十四章 碧陰
  鳴空在洞口石台上坐了下來,紅也跟著坐下,“鯉魚兒,這是為師五十多年前在這五老峰深谷發現的,成型已經百年有余了,此物名車馬芝,乃沐天地靈氣受日月精華而成的草木精怪,其精華凝結不散而成。該車馬芝精通土木遁,今日你機緣巧合捕獲,此乃天意。你快快食用!”

  紅鯉聽說如此神物,連忙搖手,“師父,您老身體不好,您自己吃吧,我不吃。”

  鳴空見紅鯉孝順,心中高興,卻佯裝生氣道:“此物傳說吃了可以騰雲駕霧,成地仙之體,其實不然。為師有紫氣修為,此物對我無益,對你卻可以延年益壽,駐容養顏,關鍵是你學藝日短,它可以讓你早日功成,你不想早些時日去找你通哥了?”

  紅鯉臉紅,起身撒嬌,幫鳴空揉肩,“師父,早知道您老這樣說我,我就不告訴你了!”

  原來紅鯉剛結識鳴空的時候,以為他神志不清,自己又心結不解,就跟迷迷糊糊的鳴空說了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不成想鳴空卻一切了然。紅鯉在鳴空“威逼誘哄”下還是服食了這車馬芝。

  原來這車馬芝的確是名山生之神芝、不死之草,上芝為車馬形,中芝為人形,下芝為六畜形,各用功效。紅鯉食用後武藝一日千裡,內力大增,身輕如燕,身形迅捷,非一般輕功所能比擬,一年後武藝便已是太清門年輕人中的翹楚。由於練武強身,加之食宿良好,紅鯉出落得日益圓潤,個頭也竄高了不少。這是後話。

  鳴空見紅鯉將這半斤來重的“水果”吃下,很是高興。紅鯉吃一半時候讓出一半給鳴空吃,鳴空還是欣慰的拒絕了。鳴空見紅鯉吃完,將紅鯉拉起來,仔細打量紅鯉,見紅鯉除了嘴角有果汁外別無異樣,便呵呵笑道:“鯉魚兒,這車馬芝乃是神物,它每日守在這洞中,必有緣由,為師想來,洞中必定有神物,我們進去看看。”

  兩人進洞,先前鳴空顧著找車馬芝,沒有細看洞中情形,進洞後看見洞正中有一三寸高的圓形石台,石台直徑一米五,有物件置於其上,灰塵密布。

  鳴空伸手撿起一根木狀的東西,灰塵紛紛落下,紅鯉見鳴空手中拿著一根腿骨,嚇得尖叫起來。

  鳴空看了一眼紅鯉,紅鯉趕緊止住叫聲,平複一下心情。鳴空俯身將白骨放回原處,將石台上的灰塵吹掉,紅鯉也幫忙打掃起來。只見石台上露出一副白骨,骨骼較小,應該是個女性,鳴空見肋骨和腿骨上有斷痕,估計死者生前受傷不輕。

  鳴空拋開白骨,在石頭後又發現有物件,拾起來抖落灰塵,灰塵散落後,鳴空驚呆住了。

  “師父這是什麽東西?”

  紅鯉見鳴空雙手捧著一團物件,像是繩索,又不像。鳴空抓起物件的手柄,一抖,物件頓時夾雜破空之聲,又啪的一聲,卻是一根長鞭,鞭子擊打洞壁,響聲清脆。

  鳴空撫摸著鞭子,仔細打量,如癡如傻,紅鯉見鞭子奇特,手柄像是什麽動物的骨頭,鞭身則不知是何物,像是什麽筋纏繞這骨頭或者鐵狀的東西,一節一節的,有九節。

  鳴空拉著紅鯉面向白骨,叫紅鯉跟著自己對著白骨跪拜,紅鯉向來乖巧聽話,不知何意,卻也跟著鳴空對著白骨畢恭畢敬地跪拜起來。

  拜完後,鳴空說道:“鯉魚兒,你福緣深厚,玄成說你不適合練習三尖刀,此乃前輩為你留下的神物,當為你趁手的兵器。”

  紅鯉不解,望著鳴空。鳴空繼續說道:“此前輩乃是我太清前輩,

是我的師叔祖,名諱上碧下陰,乃是名震一時的坤道。當年一意孤行,因不受門規約束,違反教旨,與正一盟威道趙升、上清蒼椿子等人在塞北做下了大事,被我太清逐出師門。不曾想卻羽化在越廬宮旁。其兵器就是這九龍鞭,傳說九龍鞭集合了龍筋龍骨,以玄鐵相連,神異無比,能克制真氣靈氣,地仙之體鞭下也皮肉受損。”  明空心想,碧陰死前回到匡廬,一是落葉歸根,另一用意估計是想將九龍鞭帶回匡廬,交還祖庭!

  鳴空想到這裡,便繼續在洞中尋找,碧陰留下九龍鞭,必定會留下鞭法,方才圓滿。紅鯉不知鳴空在尋找什麽,就幫著尋找起來,“師父你看,壁上有字!”

  鳴空循著紅鯉所指,見洞壁上的確有字跡,鳴空拂袖,真氣掃去,灰塵落盡。只見牆上,密密麻麻,也不知怎麽刻上去的,深淺不一,甚不好辨認。

  當頭四句:“為升郎,為家園,受天譴,永無憾。”

  後面字跡漸小,“九龍鞭,太清坤道隔代單傳,非,則反噬必亡!”之後寫著九龍鞭十五式,每式十五變,均精妙無比。分別為擋、摔、掉、點、截、盤、劈、掃、扎、抽、劃、架、拉、刺、撩。每式均有解說,字數不多,頗為深奧。

  鳴空知道太清一向少有人用鞭,也無上乘鞭法,原來是隔代單傳!卻也不知為何有如此規矩,少時也未曾聽師父說過,甚至師長們提到碧陰時,都諱莫如深。

  鳴空讓紅鯉背誦,自己也背誦起來。鳴空見紅鯉費力最終將鞭法背下了,就毀掉了字跡,帶著紅鯉將碧陰的遺骸安葬在深谷。

  兩人回到太清後,鳴空稟明了掌教事情的經過,鳴音對於紅鯉的奇緣,也是為其高興。

  又因明空年輕的時候,由於過失,在一次道門相爭中害死了自己師兄,從此生了心魔,亂了心智。如今紅鯉的到來,明空有所寄托,心智明顯改觀,鳴音也打心底高興。

  鳴音便吩咐鳴空帶著紅鯉研習九龍鞭法,督促紅鯉日夜練習不綴。紅鯉不適合練習三尖刀,卻極其喜歡九龍鞭,用起來得心應手,武藝一日千裡。

  在上清門中,孫權與紅鯉走的最近,孫權主要修的是王道霸術,集道家、法家、儒家、術家之大成。孫權有空就來陪紅鯉練武,前半年孫權多是指導紅鯉,不久後,就不是紅鯉對手了。但時日愈久,兩人感情愈深。

  卻說劉通、龍端兒一行並未直接去秣陵、丹徒,先是繞道去了蔪春、豫章、鄱陽,然後才一路向東而行。劉通一路行來,卻又不少見聞,一日聽民間傳言,神仙於吉為孫策所殺。

  劉通曾聽張歷講過於吉乃是祖庭道法最高強之人,曾追殺張歷,劉通便有了興趣打聽此事。

  原來,於吉一直在吳郡、會稽一帶傳教、治病,甚得人心。孫策欲渡江攻打袁術,請於吉隨行,恰巧逢大旱,孫策催促兵馬、船舶,將士、官員卻多聽於吉之言,軍心渙散,孫策大怒,“我的命令還不如於吉的話嗎?什麽事情都要去向他佔卜、問計?”便叫人將於吉抓了起來,斥責於吉問道:“現在天旱不雨,道途艱難, 你不與我同憂戚,卻裝神弄鬼,壞我士氣,合當伏法!”遂令人將他捆綁扔在地上,讓太陽暴曬,讓於吉求雨,雨來則放,雨不來就處斬。

  不一會天上就開始布雲,中午時分大雨驟然而降,東吳將士歡欣鼓舞,相互慶賀,以為於吉必定會被赦免。孫策見狀更加氣憤,下令將於吉殺了。從此孫策常有噩夢纏身,頗為失常。

  劉通對政教一體,對道士愚弄鼓吹民眾頗為反感,對於於吉,雖然他是正一盟威道前輩,按史阿的說法應該是自己的同門,劉通聽說他被孫策處死,也遺憾之感,反倒有些許高興。

  在劉通心中,道門中人就應該利用自己的特長、能力造福一方百姓。劉通因為見過後世不同的政體,對於後世阿拉伯政教一體的政權比較反感,當然對於世襲製尤其反感。

  龍端兒全然不知道劉通所想,沉浸在對竹帽的欣賞之中。

  劉通手工編制的確不錯,劉通見龍端兒騎馬被太陽曬,先前龍端兒一直是用布巾裹頭,不但熱,阻礙視線,還呼吸不暢,劉通昨日經過一竹林,便停下來,削竹子為龍端兒做了一頂竹帽,不但輕巧還很是美觀,為當世未見之物。劉通前世就會編制,現在手上功夫了得,削竹篾即薄又整齊,所編竹帽自然輕便美觀。

  龍端兒自小知道劉通鬼靈精怪,常有驚人之舉,對於他精心耗時半日為自己編制竹帽的舉動,感覺滿滿的愛意。

  即使是清晨傍晚,沒有太陽的時候龍端兒也是帶著,尤其是經過人多的地方,見不少女子好奇地望著自己的帽子,很是自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