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爭重》第七十六章 求賢令
  公元189年八、九月間,洛陽不斷有消息傳來,洛陽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漢靈帝死後,何進擁立自己外甥太子劉辯為帝,執掌朝政。因為宦官蹇碩欲殺大將軍何進,被何進發現,將蹇碩殺了。何進進而又殺了反對劉辯支持劉協的董太后。何進對於是否殺掉當權宦官,猶豫不決。

  後在袁紹等人的建議下,決定除去十常侍,但不聽眾人勸告,召董卓帶兵入京。十常侍知道外兵進京就是為了除掉自己,十常侍之首的張讓遂設計讓何進妹妹何太后召何進進宮,將何進殺死。袁紹、袁術、曹操等人聽說何進被殺,帶兵入宮,殺光了宦官。董卓帶兵進京,遂掌握了朝政。

  劉寬對諸位通報了洛陽的情況,談了自己對軍隊建設和時局發展的看法。劉寬不敢直接預言將來的走勢,但還是向各人表明了政局糜爛失控、地方割據混戰的推斷。

  柯比能、步度根、丘力居等人聽後,更堅定了跟隨劉寬父子的決心,劉寬父子出生皇室、格局宏闊,自己將來列土封疆、公侯萬代也未可知。

  如果不跟隨劉寬父子,各族、各部征戰不休,生死存亡難料,一旦遇到像公孫瓚這樣的強勢漢朝將軍,自己就有滅族亡部的危險。今幽州民族政策確定,聽劉寬說後,各人紛紛燃起了烈火雄心。

  第二日,劉虞根據劉寬建議任命丘力居為長春郡太守,並派韓當、簡位居、張飛統軍一萬進駐後世吉林省,在喜都擴城,更名為長春,帶領百姓伐木墾荒、安置流民、教化土著、傳授耕種技術、推廣土豆、地瓜、玉米等農作物。

  這一日,劉寬、與娘、錦繡等人在花園散步,劉通帶著樓班、劉沉等人散學回來,劉通使喚樓班等人別處玩耍去了,向與娘、錦繡行禮後拉著劉寬到一旁,“老爸,我前幾天看先生教書教的有點枯燥,就將《弟子規》默寫好,交給了先生,先生問我誰人所寫,我就說是您寫的。到時候先生問你,可不要穿幫了啊?”

  “臭小子,我自己都不會背《弟子規》,怎麽能說是我寫的?”劉寬很是無奈地說。

  “總不能說是我這個小孩子寫的吧?我還會背《三字經》,寫著寫著,發現裡面很多歷史事件和人物都是後世的,不好圓,就放棄了。”

  劉寬雙手抓住劉通的雙肩,看著劉通認真地說:“通兒,今後不要隨意剽竊他人作品,一是對不起別人的創作,二是會養成沽名釣譽、怠學思巧的惡習,通兒應該堂堂正正,通過自己的努力建立自己的功業。”劉通很不情願的點點頭。

  “對了,老爸,聽說你和爺爺最近一直在交好遊牧民族?他們不是一直侵略中原,禍害中原嗎?為什麽不剿滅他們?”

  劉寬很認真的說:“通兒熟讀三國,歷史上軻比能、步度根、丘力居等人與中原關系如何?”

  劉通想想說道:“好像他們都臣服曹操,有的還被曹操封王了。為什麽漢武帝他們跟匈奴打的你死我活,隋唐跟高句麗也是打了上百年?”

  劉寬拍拍劉通腦袋,“通兒好好想想啊,為什麽呢?”邊說著邊拉著劉通往自己書房走去。

  到書房後,劉寬坐下,劉通趴在書案上,“老爸,我不知原因,您說說吧。”

  “匈奴是夏後氏之苗裔,秦朝時候被蒙恬將軍逐出了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後來匈奴在西漢前期強大起來,對大漢政權構成了強大的威脅,並控制了西域,後被漢武帝所敗,退居漠北分裂為五部。

之後將近四百年叛服不定,前不久已經被我大漢朝和鮮卑部落驅出草原。匈奴為害是因為他們是一個統一的政權。與漢族征戰在所難免。  後世五胡十六國是因為三國長期征戰,之後西晉滅亡,北方地區戰火紛飛,掠奪與屠殺不斷,經濟嚴重受到摧毀,影響了中原社會、經濟、民族、文化、政治、軍事的發展走向,匈奴、鮮卑、羯、羌、氐等族得道了絕佳的機會,紛紛發展壯大,形成政權,與漢族征戰也在所難免。

  如果不是中原內亂,這些少數民族是發展不起來的。中國歷史上,漢族政權經常被少數民族侵略甚至消滅。

  但就是在三國時期,內戰不斷的情況下,地方勢力,不管是公孫瓚、袁紹,還是後來的曹魏,都打得少數民族沒有還手之力,甚至紛紛臣服。歸根結底,就是這個時候他們很弱小。”劉寬說到這裡,看著劉通不言。

  劉通閃乎大眼,似乎明白了,“現在鮮卑、烏桓、扶余、高句麗是不是力量很弱小,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老爸想將他們扼殺在萌芽狀態,避免百年後五胡亂華?”

  劉寬聽後讚賞地點點頭。“是的,他們現在還很弱小,也擔心我們像公孫瓚一樣主張消滅他們,只要我們平等對待他們,像***那樣搞民族大團結、大融合,少數民族不但不會成為禍害,反而會成為我們的好幫手,草原會為我們提供大量的肉食、戰馬、騎兵。東北三省也會成為大漢的版圖、糧倉。將來幽州會成為天下第一強州!這也是中華歷史上融合少數民族,防患於未然的千載難逢良機。”

  劉通很是興奮,“我以前覺得爺爺當幽州牧不好,幽州土地貧瘠,人口也少,比不得冀州和豫州等地,現在看來老爸很高明,如果搞定東北這些地方、再推廣適合幽州種植的土豆等作物,再繼續像這兩年一樣招攬流民開荒屯田,不出十年,我幽州就是天下第一大州了。

  我看四爺爺(張歷)和鮮於銀叔叔他們的移民政策就很好、很有吸引力。只要來幽州的流民,登記造冊後都可以參與屯田,義務勞動一年後,就可以免費領取糧食和農具、種子,租種土地。去東北開荒的還可以適當多勞多得,多分得土地。”

  劉寬歎氣到,“是啊,諸事進展都很順利,就是處處用人,缺人很嚴重。大漢朝人才濟濟,我幽州卻無人可用啊!對了,通兒,據你所知,幽州有沒有人才啊?”

  “幽州哪有多少人才,這裡又不是潁川、南陽。不過,老爸,我們可以發布求賢令啊,爺爺名望舉世無雙,應該應者如雲吧。對對對,得搶先發布求賢令,免得被曹操他們捷足先登了!”劉通好像真的很急,小臉通紅。

  “什麽求賢令啊?關曹操什麽事情啊?”劉寬問道。

  劉通聽後,習慣性的抬頭,流露出驕傲的表情,“歷史上曹操文臣如雨,猛將如雲,跟他的求賢三令有很大、很大、很大的關系啊, 趁著曹操、袁紹他們跟董卓還在洛陽打架,抓緊求賢啊,老爸!”

  劉寬聽後,再次抓住劉通的雙肩,攬進懷裡,“什麽求賢三令?”

  劉通答道:“曹操三次發布求賢令,不過我隻還記得第一篇。”

  “快快寫來”,劉寬趕緊為劉通拿紙筆。

  只見劉通寫到: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劉寬看後頓時大喜,果然好文:

  自古以來開國和中興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們共同治理國家的呢?當他們得到人才的時候往往不出裡巷,這難道是偶爾僥幸碰到的嗎?不!只是執政的人去認真訪求罷了!當今天下還未平定,這是特別要訪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時刻。“孟公綽做趙、魏兩家的家臣才力有余,卻不能勝任滕、薛那樣小國的大夫。”如果一定要所謂廉士方可使用,那麽齊桓公怎麽能稱霸當世!現在天下難道沒有身穿粗衣而懷揣真才像薑子牙那樣在渭水邊釣魚的人嗎?又難道沒有像陳平那樣蒙受“盜嫂受金”汙名還未遇到魏無知的人嗎?你們要幫助我發現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沒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薦出來,讓我們能夠任用他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