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的光臨,請記住本站地址:,手機閱讀,以便隨時閱讀小說《大明釘子戶》最新章節...
天策軍日常訓練都有五公裡越野,加上夥食好,那身體素質真不是流寇可比的。
因此他們快速追上一股又一股的流寇,將其衝散打亂。
有那無知的流寇頭領還組織起幾次小股的抵抗,因為流寇整容太龐大了,他們看不到前面的情況。結果一頓亂槍掃過,抵抗便告失敗,四散而逃。
天策軍一路向南戰鬥行軍,但凡擋在前進道路上的流寇隊伍都遭到無情的碾壓,兩翼處於射程之內的流寇都會有無數的子彈關照。
眾流寇亡命逃跑,仍然死傷相藉。天策軍路過舒城,緊隨潰逃的流寇衝入城內,城內響起了密集的槍聲,流寇亡魂大冒,也來不及收拾搶奪來的財物,連忙奪路而逃。
舒城也是倒了大霉,剛送走了搶錢搶女人的左良玉,又來了更狠的流寇,流寇還沒禍害幾天,官兵又殺回來了。真是戰火連天,幾乎沒有安生日子。
天策軍將流寇留下的金銀、糧食、牛羊等物打包帶走,穿城而過。
根據王越的命令,王紅武留下兩個治安軍團抓捕逃往的流寇,之後帶著主力繼續南下。
這次剿匪,人口也是戰利品,所以抓捕流民也是這次剿匪的主要工作之一。
沿江而上的天策軍海軍艦隊於七月二日凌晨,到達了安慶城東的長風沙港。
隨軍而來的工兵營開始搭建臨時碼頭,以方便補給艦停靠。
長風沙港位於安慶城東約三公裡處,長江在這裡拐了一個幾乎直角的彎,水流變緩,所以非常適合作為港口。
自唐朝以來,這裡就是船舶停靠之地,所以岸上逐漸興起了市鎮,明朝這裡還設有巡檢司。因為流寇過境,這個長風鎮已經破敗頹廢。
海軍艦隊的到來,驚走了附近停靠的大大小小的船隻。
王越派了一個排,三輛裝甲車護送吳直前去城下聯系巡撫史可法。
安慶自古就有“萬裡長江此咽喉,吳楚封疆第一州“的稱號,在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是南京西面的第一門戶,
丟失了安慶,南京就失去了屏障,江南不保。
朱元璋和陳友諒決定天下歸屬的安慶之戰,就發生在這裡。太平天國最慘烈的安慶保衛戰,也發生在這裡,安慶保衛戰的失敗是太平天國由攻轉守的轉折點。
到了近現代,由於軍事科技的發展,安慶的重要性才逐漸降低,甚至失去了省會的地位。
吳直去了安慶很快就回來了。
“王大人,史可法史大人昨天率兵救援太湖去了。”
王越皺了皺眉頭問道:“史大人帶了多少兵力前去的?他不是一直堅守安慶的嗎,怎麽突然出城迎敵去了?”
吳直歎氣道:“是王家楨王總理再三催促,必須盡快擊退流寇,解太湖之圍。史大人是帶著五千官兵和兩千鄉勇前去的。”
王越立刻將馮源山叫來,吩咐道:“馬上把偵查排放出去,向太湖方向偵查,有情況立刻匯報。”
“是!”馮源山道。
初來乍到,對安慶這邊的情況還不夠了解,所以要事先偵查。
安慶周邊的明軍就有鳳泗總兵官牟文綬、臨淮總兵劉良佐、甘肅總兵馬爌、南直隸勇衛營副總兵黃得功、雲南副將龍在田、徐州副總兵馬火廣及南京京營等部。流寇也分大大小小十幾股。
此時的太湖豐家店,張獻忠率領混天星惠登相、闖塌天劉國能、過天星張天琳等流寇已經與官兵在此鏖戰數日,雙方互有勝負,一時間僵持不下。
幾天前,黃得功部下參將張一龍在昝家岡大敗流寇並生擒其頭目搖天動等人。甘肅總兵馬爌的副將孫應元在烏紗山又敗流寇,斬五千余級。太監劉斌帶著南京京營兵和流寇交戰了一整天后,又一口氣兒追殺七十余裡(這太監還搞了點正事,猛人一個),斬首五百四十二級。
可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鳳泗總兵官牟文綬,在宿松被流寇圍攻,守備張全斌、千總王定遠、把總俞文夔等三千余明軍戰死。
遊擊王猷,力能扛鼎,殺賊眾多,被圍後為流寇生擒,眾賊們分食其肉而死。
馬爌、劉良佐、黃得功及京營與流寇這幾日激戰,也折損甚眾,遊擊以下戰死的軍官達二十多人,戰死明軍四千余人。
經過幾日混戰,雙方主力終於在太湖豐家店相遇,明軍是各鎮統屬的軍兵,兵力五萬余人,裝備精良,火器眾多。
流寇是以張獻忠為首的眾流寇三十八萬人,張獻忠老營有兩萬戰兵,其他流寇有戰兵一萬到三千不等。
“老爹,這樣僵持下去不行。我等的優勢是流動作戰,不宜與官兵在此長期對峙,否則官兵援軍源源不斷而來,對我不利。”義子李定國進言道。
在此已經打了幾天了,張獻忠當然知道別看自己人多勢眾,其實人多也是劣勢。數量龐大的饑兵不但影響行軍速度,而且不能打敗仗,否則就是一潰千裡之勢。
所以他才和官兵在此耗上了, 因為一旦退卻,就會影響軍心士氣。如果官兵死纏著不放,一不小心就會崩盤。
“那怎麽辦?現在我們輕易走不得!”張獻忠搖頭道。
李定國道:“孩兒有一計,或可解局!”
“哦?”張獻忠一喜問道:“是何妙計?”
李定國胸有成竹地道:“官軍比我軍強的地方,不外乎訓練日久,陣型更加嚴正,武備充足。其最大的依仗,就是火銃火炮,如果沒有火銃火炮,我軍早已將其擊敗了。”
流寇相對於官兵更加業余,更沒有時間訓練士兵,因為要流動作戰,大炮更是沒有。
李定國接著道:“孩兒這幾天一直在觀察官兵的破綻,發現官兵的火器火藥堆放非常散亂,看守並不嚴密。如果我們派一軍將其引燃,不但能夠摧毀官軍的火器,而且能夠造成巨大的混亂,我軍再掩殺過去,必將事半功倍。”
張獻忠聽得連連點頭,大笑道:“此計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