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魂宋》第82章 蛇鼠1窩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像是蔡京、童貫和王黼這樣的“老賊”,當然是“類聚”了,他們蛇鼠一窩,經常聚在一起商量怎麽坑宋徽宗。

  除了這三位“老賊”外,還有梁師成、朱勔以及李彥另三位,他們共同組成了北宋“赫赫有名”的六賊,惑亂天下,若說北宋滅亡的一半責任是在宋徽宗的話,那剩下一半責任,完全就是這六賊的了。

  重合元年的蔡京,已經七十二歲了,盡管他的年齡已然步入了古稀之年,然而,他的身體,卻遠遠沒到衰弱不堪的境地呢,他依舊身姿挺拔,依舊健步如風。

  如今須發皆白的他,早已不是四五十年前跟著王安石一起變法的那位官場愣頭青了,經過了四五十年官場沉浮的歷練,此刻的蔡京,心中那名垂青史的激情早已蹉跎光了,現在,他唯一關注的問題就是,怎麽能維持住自己手上的現有權力,並延續自己蔡家的榮光,直到永遠。

  蔡京的心裡很清楚,要想維持住自己手上現有權力,並延續自己家族的榮光,自己必須做到兩點:第一,就是讓皇帝老兒依舊信任自己;第二,就是跟此刻當朝第一紅人童貫童大公公搞好關系。

  原本童貫童大公公是不知道金國遣使送秘密國書這件事的,此事只有內閣老大蔡京知道,為了巴結童大公公,他專門派人把此事告訴了童貫,順便也把這件事兒告訴了自己的“死黨”王黼。

  於是乎,“北宋六賊”中的三位,早在宋徽宗傳見他們之前,就在宮內“門房”裡候著了,就等……

  雖然童貫今年也六十四歲了,隻比蔡京年輕那麽個七八歲而已,但是,比起蔡京此時那略顯保守的人生態度來,他要激進很多,他還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呢。

  童貫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明白,自己只是個宦官,是個沒有“根”的人,所以,就算自己再怎麽有學問,也肯定是得不到士大夫們的支持的。

  再說了,論學識,自己就算再努力,也肯定不是蔡京的對手了,那蔡京畢竟是跟著司馬光和王安石一起修史的大學問家,自己這半缸水,就別出來現眼了。

  而論鑽營能力,自己也肯定不能跟王黼一較高下,畢竟,那王黼是整個大宋朝公認的鑽營之王,他之所以能在區區三十九歲的“低齡”,做到僅次於宰相的禦史中丞的高位,他這一路上,是踩著他同僚們的“屍體”上來的,他手上,沾滿了他同僚們的“血”啊,有些“血水”,還沒乾透呢。

  童貫更清楚的是,自己這一生,之所以能做到涇國公的高位,全賴自己立下的軍功,自己若要“更進一步”的話,那還得靠軍功,所以,必須得打仗……

  而與蔡京那“貪戀權位”和童貫那“更進一步”不同的是,同列“北宋六賊”之一的王黼,他的人生哲學要簡單很多,雖說王黼骨子裡也很貪戀權位,也想更進一步,但是,比起權位來,他更愛的是錢,他之所以不停的踩著同僚們的“屍體”往上猛爬,也是本著“權越高,錢越多”心思來的,為了錢,他甚至可以出賣一切,這一切中,也包括大宋朝。

  在王黼的眾多斂財手段中,買賣官爵和克扣軍餉是他最重要兩種發家致富的方式,一旦打起仗來的話,軍隊不但需要大量的軍餉,而且,會死亡大量的軍官,這就給了他克扣軍餉和買賣官爵的機會了,所以,他是跟童貫的態度一樣,期待戰爭,只是,他為的不是軍功,而是……錢。

  蔡京、童貫和王黼這三位“老賊”,

為了不讓宋徽宗“誤會”他們早就得到消息,早就過來候著,於是,他們沒有急著去大慶殿面君,三人一邊慢慢的踱步前行,一邊商量著事情,路上所耽誤的時間,差不多正好相當於他們從府內趕過來的時間了。  在晃悠了半個多小時後,三位“老賊”,終於晃到了大慶殿後閣,在跨過門欄進屋後,三人一起對著龍椅上的宋徽宗叩頭行禮,口呼“萬歲……”。

  “平身……”,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後,宋徽宗賜座於他這三位先到的重臣,接著,問他們仨道:“你們怎麽是一起來的?”

  “回官家話,臣是在趕來的路上遇到蔡相的,臣又在宮門口見到了涇國公,所以……”三位“老賊”中最奸詐、也最能言善辯的王黼,隻用了一句話,就把宋徽宗的疑慮給徹底消除了。

  由此,也能看出,在揣摩宋徽宗的心思上,王黼的確已經做到“有備無患”的境界了,有此境界,他不想升官都難。

  “元妙真人呢,我也宣他覲見了,你們沒看到他……”一看在場還少了一個人的宋徽宗,眯眼問了一句,他所提到的那位“元妙真人”,就是司天監監正林靈素。

  “元妙真人的府邸,住的比臣等遠些,所以,臣等來的早一些……”這回,回話的是“六賊之首”蔡京蔡老賊。

  “嗯……”聽完蔡京的回答後, 宋徽宗面無表情的輕哼了一聲,隨即,他吩咐身邊伺候的一名小太監,把面前漆黑大案上的金國國書,遞給下面坐著的三位重臣傳閱。

  等了三分鍾,差不多覺得下面那三位重臣都看完那封金國國書後,宋徽宗趙佶低聲問他們道:“你們怎麽看?”

  “嗯……”聽完宋徽宗的問題後,童貫和王黼同時把目光投向了蔡京,顯然,論資歷、論地位,蔡京都應該是第一個回答的人。

  “臣以為,官家可以答應與金國合作一起伐遼,常言道,百善孝為先,當年,太宗皇帝伐遼時,就是因為中了遼國的毒箭,最終,才箭瘡發作而駕崩的,官家身為太宗的子孫,也是時時刻刻感傷於太宗往事,現如今,終於到了官家盡孝心,為太宗報仇的時候了……”蔡京不愧是“老賊”,他完全不跟宋徽宗分析戰爭的得失利弊,隻用了一個“孝”字,就把徽宗綁上了戰車,讓其不得不戰,不戰,就是不孝。

  而被儒家思想給“浸透”了的宋朝,一個人不孝,那就連做人的資格都沒了,所以,蔡京這招,太“毒”了……

  “魯國公說的有道理……”內心深處也想打的宋徽宗,只是找不到一個開戰的好理由,現在蔡京給了他那理由了,於是,有了底氣的他,說話時的音量也大了一點,顯的不是那麽“虛”了。

  沉吟了片刻後,宋徽宗把視線投到了童貫和王黼身上,問到:“說說你們的看法……”

  “回官家,臣以為……”一直掌管大宋最高軍事機構樞密院的童貫,開口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