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長風萬裡盡漢歌》第622章 萬不能1錯再錯!
“先生大名,本王早有耳聞,得以相投,大喜過望,隻不想今日方得以一見哉。”陸謙說著叫人搬來錦墩,於李助賜座。而那言下之意便就是在說鍾相、王慶二人端的沉得住氣。

 自從二人就范後,陸謙就等著他們再來哭窮。後者許錢糧不缺,可那兵甲呢?

 李助邊是謝恩,邊就說道:“小人也早就想和大王一見,可惜無有機緣。至於此次前來是所為之事,內中又有甚個因由,大王且容臣稟來……”

 卻是因為要價不一而叫鍾相、王慶之間生出了隔閡。就鍾相而言,自持實力勝過王慶,自然想佔大頭。而在王慶看來,此時他與鍾相已然地位相等,不分伯仲,就一意想要五五分成。

 過去,利益是促成兩軍結盟的關鍵,可同樣也是利益,現在叫二者之間生出了糾紛。

 “鍾相、王慶不成大器,卻也非愚笨之人。當知道抱團取暖的道理。鍾相能同意以你為使臣,且不派副手相隨,想來是談妥了的。”陸謙稍作沉吟,現今這洞庭湖兩軍就當是個鬥而不破的場面。因為鍾相、王慶都是聰明人。

 “大王睿智。二者六四分成,鍾相佔大。故而使小人前來出使。”要不然這種大事怎可能就使李助一人前來。

 “那他們索要幾許?底線又是幾許?”

 李助當即為陸謙道來。這個數字對比鍾王軍之兵力,可是不算小了。但在陸謙看來卻只是一個小數字,給了也無妨。蓋因為,一隻猛虎是不會去理會一隻兔子是不是所謂的魔鬼肌肉兔的。

 陸謙更關心的是鍾相、王慶兩軍的想法。他是許諾待兩軍等同田虎之待遇,人田虎現今在夏州可混的有些風生水起。因為梁山軍在全取關隴後就分出一支兵馬對著西夏虎視眈眈。後者自然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對夏州的討伐上來,以至於田虎有了喘息之機,又收編夏州的漢人青壯充軍,再有西夏軍做陪練,故實力是不減反增。

 但前途依舊不明朗。休說是鍾相、王慶這些外人,就是田虎,此時最大的願望也就是在西夏之地取得一立足之地,就好比當初青塘的唃廝囉一樣。

 可唃廝囉只有一個,王慶、鍾相實在看不到自己的出路。陸謙也沒早早點明說,準備將他們往更南方驅趕。

 那大理之南,多的是可以安置人丁的所在。

 世界那麽大,陸謙從來不以為沒地方安置人。

 說句不客氣的話,就以中國現今的航海技術,順著日本北面的那個千島群島更北面的阿留申還是甚個群島,必然能一舉發現美洲。

 故而,手下多出鍾相、王慶、田虎這些個軍頭來,他也不在乎。這是他豢養的惡犬,因為這些人可沒梁山軍這般具有正義光環,那身上的血債,皆可謂是冤魂累累。

 可偏偏困於大義,陸謙也不能果斷下手收拾他們。故而,他們就成了陸謙放出去撕咬外族的最好“打手”了。一如田虎軍在夏州之作為,鍾相、王慶也能去大理、黑齒十部、蒲甘、哈利奔猜國去大肆的撕咬。

 誰叫那些地盤的文明與中原,與他陸大王不一路呢?

 現下東南亞還是佛教地盤,但可惜的是,這佛教與一神教、星月教、道教一樣,內中皆有不同派系。中原傳承的漢傳佛教是與中原本土文化幾百年的碰撞、融合、妥協之後才有的現今之局面,其內涵與東南亞流傳的上座部佛教,已然大相徑庭。

 上座部佛教也即是南傳佛教,又是所謂的小乘佛教,其認為佛陀是人類導師和理論的指導者,並非神明或什麽神秘人物。修行者的最終目標是阿羅漢(聖者),他並不對眾生做出平等地改善工作。強調悟道全憑嚴格的自我訓練。而能離開輪回的世俗痛苦進入涅槃境界只有少數人才能辦到。

 從理論方面看,南傳佛教主張“我空、法有”,即否認有實存的自我,但不否認客觀物質世界的存在。大乘佛教則主張“我法二空”,既否認有一個實存的自我,同時也否認有客觀世界的真實存在。

 想要用華夏文化徹底的佔領東南亞,那兒,還是先亂上一陣且好說。

 只是這種打算是不能對王慶、鍾相說的。在此時中原百姓心中,那東南亞就是一鳥不拉屎的的蠻夷之地,比之嶺南更窮山惡水,更濕毒偏僻。

 你要把他們趕去那裡,猛一看可不就跟發配一般了。那反彈力度是難以預料的。眼下又非一統天下的檔口,陸謙傻了樣才會去冒險。

 李助卻是第一次聽到陸謙的‘宏偉藍圖’,整個人都傻了眼。但繼而就內心裡翻騰著炙熱。

 因為他有個好侄子啊。

 那李懹早年跟著李助習武不成,可闖蕩江湖卻是見多識廣,本身又是個伶俐的,在王慶佔山為王時候就已經嶄露頭角。稍後更一步步走到王慶軍中二號人物的地步,僅次那杜壆。

 手下有馬勥、馬勁兄弟和滕戡這員大將。滕戡之兄滕戣,卻已經沒入戰陣。

 當初西軍南下攻伐王慶,李懹領兵坐鎮紀山,可是教小種廢了不少力氣,才以啃下這塊硬骨頭的。李懹大敗而逃,手下軍將多有戰歿的,滕戣就是其中之一。

 但他是以弱抵強,雖敗而不恥也。

 稍後王慶南下,杜壆要坐鎮中央,李懹便是先頭大將,屢立戰功。在偽樞密方翰陣亡後,李懹以太尉之職晉升樞密使,與他叔父李助,可謂是文武雙璧,居是王慶手下的得力人物。

 但二人都是腦子靈活之人,在王慶被西軍擊敗時候,便已經知曉大勢已去也。這心思便已經長起了草來,是以被諜報司接觸,那是一拍即合。叔侄二人都做起了二五仔勾當。這只是因為他們不想去死。

 可李助也知道,這般做日後恐是與自己叔侄聲名有礙。他心中對此早有打算。作為一個年近半百也無甚個後人的老頭子,那所有的心血可不都澆灌到侄子身上麽。天大的過錯他自己攬下,保管給侄子洗清乾系。

 早前他就也認為,自己一番心血,可以叫侄子在北朝混的如意一些,等到天下定鼎,也能功成名就,得以光宗耀祖。卻不想這位陸大王竟然有如此大氣魄大胸懷……

 這般想來,他侄子也是有機會稱孤道寡的了。只是一個王慶而已!

 陸謙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的一番話已然叫李助內心裡萌生一念想,並且很快就根深蒂固。他只知道李助對於他的忠誠在這番話後,幾乎就飆升到了頂點。

 ……

 北地,析津府,遼國的南京。

 韓氏一族明顯某一不起眼的莊園中,析津府明賢雅士雲集。此莊園雖默默無聞,卻不是一無可取之處。院內曲廊環榭,堆翠如屏,山水縈繞,花木繁茂。如今正值暮春時節,園景豈無一可取之處?

 那臨池水院處景色最佳,隱隱泛著悠揚樂聲,清靜舒雅,水榭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靈空架於水波上,佇立水邊、秀美倩巧。

 內中或坐或立著數人,幽幽茶香透出,這些人皆是析津府內漢官中的頭面人物,一個個面色和緩舒雅,議說著大事。

 “齊軍已經奪了鄂州、嶽州,與江南東路連為一體,鍾相、王慶不敢抗拒,這荊湖南北路依然大半入了陸王之手也。其又罷了王世宣、王孝忠之兵權,將一乾降來的宋軍兵將打亂作訓……”

 這是一種紅果果的吞並,但人陸謙做的大大方方,王孝忠、王世宣等也乖乖去了益都武略院。說是進修,實則不就是為了更方便將投降宋軍收為己有麽。

 這叫北地漢官感覺著很不可思議,那江陵齊軍做到這一點並不難,畢竟陸謙手握著主力大軍。可江州晁蓋又憑甚做下這般事?他手中才幾萬人?卻是那般多的西軍來降,能安安分分,只能說是西軍甘心降服。

 韓企先長歎一聲。他是乾統年間進士,至今入官場已然十年,對於契丹的了解可謂甚深,故而就也知道這大遼實是積重難返。只要那天祚帝在位,大遼就是那小二哥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據說那鄂州與嶽州知州都得了賞賜,二州官吏中素有顯名者,亦多留任。”這可是梁山軍的一大變化。早前他們可是恨不得能把本處大小官吏給徹底清洗了呢。

 劉彥宗比韓企先大六歲,宛平人。唐盧龍節度使劉怦之後。家族六代在遼做官,相繼任宰相。 劉彥宗父親劉霄更官至中京留守。

 “此一時彼一時也。”現今那陸齊是如日中天,氣吞天下之勢,世人共睹。他已經有底氣快速收容舊朝官吏,並且兀自保證以我為主。

 年近七旬的左企弓歎聲說道。如此不世之姿,怎就出於南國?

 他八世祖左皓是後唐棣州刺史,以行軍司馬衛戍燕地,契丹攻取燕京,左皓困守薊州,全家被俘。至今已近二百年了。那韓彥宗家族是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時,被困於遼地。左家卻是從後唐時期就進了契丹治下了。

 此人為馬系之副焉,今日馬人望不在,他便是在場眾人之首。

 “契丹內耗不止,兼有昏君在位,奸僚在朝,大勢不可挽回。而南國實力卻日漸雄渾,待陸王一統天下之際,怕就是北伐收復失地之時。”左企弓收起了心裡的歎息,“諸位皆大才也,何去何從,當心中有數,萬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等北地世家不同於南地士族,陸王於我等……,恐本就有芥蒂,萬不能一錯再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