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爭北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3角戲(中)
國士不是誰都能當的,中立也不是誰都能選的。

 以元本溪的才智和修為,根本無需依附別人,只會讓人感到敬畏,故而,他能以獨立的姿態處於權力漩渦裡。

 “二先生智謀無雙,不拘於一家格局,留在我身邊出謀劃策,最合適不過。不知小先生又有何擅場,能勝任何種官職或者角色?”

 她沒有正面質疑任真的實力,而是趁機把話題引回來,成功地繞到官職上。

 她很在意的是,任真這次進京,究竟想幹什麽。

 了解一個人的欲望和動機,就等於掌握了他的弱點,就能加以駕馭和利用。最怕的是無欲無求、至剛至烈,因為這種人無所敬畏,不甘心被駕馭,是難以控制的威脅。

 元本溪眼界高遠,是人中龍鳳,但也還是人,也有自己的野心。他志在四方,想名垂千古,女帝便讓他站在權力巔峰,運籌帷幄,施展胸中的才學和抱負。

 兩人各取所需,相敬相安。

 而任真,既然主動進京,必有所圖,不可能真的無欲無求。至於所謂的救民水火、挽救時局,都是冠冕堂皇的套話而已。

 如果貪戀功名,他心裡自然有渴求的官位。如果有的放矢,醉翁之意不在酒,那麽,通過他的回答,她能或多或少看出端倪。

 所以,她執著於讓任真開口,主動提出請求。

 然而,任真志向高遠,胸懷天下,比之元本溪毫不遜色,又豈會在意一官半爵。

 “我的確不是為謀官而來。今夜發生的事,陛下都已知曉。我儒劍同修,學問駁雜而兼容,並不局限於一家之言。如今,我想推動新學改革,在這動蕩時局裡,獨樹一幟,引領新的風潮!”

 女帝聞言,似有所思,端起桌上茶盞,輕抿幾口。

 “什麽風潮?”

 任真起身,正視著女帝,說道:“要想統一天下,必先消除內部隔閡矛盾,使文武共濟,萬民歸心,您的大一統方略,絕無任何謬誤。只是,您有沒有想過,還有另外一種方法,也同樣能達到目標。”

 女帝眨了眨眼,琢磨著任真的話意,“說下去。”

 “文臣武將,各司其職,各擅勝場,都扮演無可替代的角色。北唐開國以來,之所以文武不睦,黨爭激烈,其實是因為他們從山上而來,涇渭分明,保持著鮮明的派系,沒能真正融為一體。”

 “排斥劍道,尊崇儒家,朝廷將大量人才拒於門外,尤其是在戰亂之際,無異於自廢武功。其實大可不必如此,要想消除異己,除了以武力翦除外,還可以同化對手,讓不同權黨融合在一起。”

 女帝認真聽著,好奇地問道:“何為同化?”

 任真意識到,說出了前世特有的詞匯,連忙解釋道:“同化的意思是,讓對手漸漸變得跟自己一樣,潛移默化之中,再難分清彼此,融化為一體。”

 女帝身軀前傾,顯然對他的話意很感興趣,“依小先生看來,該如何同化?”

 任真不假思索,答道:“很簡單,讓兵家修行儒文,讓儒家學習兵劍。雙方取長補短,研究對方擅長的領域,時間一久,大家都成了儒將,精通文韜武略,哪還會有儒劍爭鋒?”

 女帝目光一滯,“儒劍同修?”

 “不錯。千百年來,大家各修己道,秉持門戶之見,對其他流派不屑一顧。其實兩者並不矛盾,儒家更追求內心境界,而兵家講究武功體術,各自的側重點不同。儒劍同修,便是內外兼修,互補共融,完全行得通。”

 女帝完全聽懂了,“也就是說,你想讓所有人跟你一樣,橫跨儒劍兩道,不再有明確的立場,也就無所謂敵我對立。儒劍同修,這就是你想推行的新潮。”

 任真點頭,說道:“這正是我舉辦拍賣會的意圖。儒劍同修,可以成為新的選擇,讓兵家看到效力朝廷的希望。陛下,您可以保持沉默,事情由我這個小先生來做。”

 沉默就代表默認。重用儒劍同修的小先生,就意味著女帝認可這種選擇。任真的存在,等於是給女帝一個台階,讓她在無損顏面的同時,通過小先生的過渡,重新啟用兵家將領去救火。

 而任真,將成為北唐朝廷的中流砥柱,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接下來,諸多文臣武將見風使舵,都會投入他的麾下,成為一個巨大的黨派。

 這無疑是對當前朝堂格局的猛烈衝擊。除了儒聖和文聖兩派,小先生一派強勢崛起。

 他想要的,不止是中立,而是三足鼎立。

 這聽起來很美好。

 女帝豈會看不透其中用意,沒有立即答覆。

 任真見狀,繼續說道:“實際做起來也不困難。譬如這次大朝試,陛下可以調整規則,采取儒劍雙試,鼓勵天下士子雙修。另外,我打算在京城開館收徒,接納儒劍雙修之輩,他們都會成為平南大軍的骨乾。”

 只要得到女帝認可,任真可以想出更多類似的辦法。

 她沉默一會兒,問道:“夫子同意你的看法嗎?”

 獨尊儒家,以及尚未來得及施行的興立國教,都是董仲舒一人的建議。如果他不同意,就會成為巨大的隱患。

 任真正色道:“這北唐,是您一個人的天下,當然由您做主。老師作為您的臣民,也不能公然越權,違背忠恕之道。更何況,事急從權,現在到了國家危難的時刻,老師也會體諒您的良苦用心!”

 女帝依然沉默,沒有作聲。

 任真看得出,她已經心動,正陷入最後的掙扎之中。萬一她選擇退縮,再想勸服她,將會難上加難。

 於是,他沉聲說道:“有一點憂慮,不知陛下是否考慮過。如果南晉的巔峰強者齊至長安,以武力偷襲皇城,陛下該如何應對?”

 女帝聞言,臉色驟變。任真這個問題,關系到她自身安危,是完全可能發生的情形。

 風雲換榜後,南晉已有六名八境強者,陣容空前強大。反觀北唐,同樣也有六名,卻有半數出自其他流派,被女帝視作流寇狂徒。

 楊玄機、李慕白、隋東山,這三人哪還願意聽從號令,趕來救駕。

 憑斷臂的蕭鐵傘,以及忙於內鬥的儒聖文聖師徒,怎麽看都贏不了那場巔峰大戰。

 風起雲湧,形勢劇變,女帝隻依賴儒家一派,已無法再應對如今的危機。

 她必須要妥協了。

 意識到這點,她終於拿定主意。

 但她生性謹慎,並未立即表態。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在這種至關重要的抉擇上,他素來最信任二先生的謀斷。

 她溫和一笑,說道:“為君分憂,憑小先生今夜這番話,就值得將一項重任托付給你。”

 8)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