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終結者》第205章 湯(下)
李煜指著湯道:“聖人,母親,這湯也是孩兒最近才琢磨出來的,我南人身子較北人為弱,是以打起仗來對上北朝就多有吃虧,但北朝對上契丹蠻人則更吃虧。孩兒思來想去,又翻了典籍,覺得根子便在膳食上,契丹人吃飯粗劣不堪,尤其是有敲骨吸髓的習慣,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皆是如此,骨髓者,骨之精華也。所以他們身強體壯,能穿重甲挽硬弓。”

“但此物腥臊,我南人飲食清淡,確實是難以入口,故此孩兒便想了辦法,請看這湯,是將大骨敲碎慢火燉煮,為了解膩去腥,特地加了上好的米醋調味,之後再濾去碎骨便可。”

其實,民間都說骨頭湯能補鈣,但骨頭湯中的鈣含量微乎其微,原因是鈣不溶於水。

所以非得加上醋後,形成醋酸鈣,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

只是這套說辭對古人毫無效果……李煜只能找其他借口。

“可是煜兒,這骨髓乃油膩物,可我觀這湯水作乳白,面上倒是無甚浮油,你這又是如何做到的?”

“這倒也簡單,藤原彌平說他們島國素來有食用海帶的習慣,而且此物處理好了之後,味道不惡,此物還有個妙用,吸取湯水中的油脂後,味道會變得更加腴美可人”

嘴上這麽說,心裡卻在嘀咕,“廢話,這乳白色的湯就是油脂乳化後的結果,但這種科學知識說了你們也不信,還是走傳統套路吧”

“清香中帶有葷香,實在是妙不可言。而且怎麽那麽鮮?大骨可從來不以鮮美而著稱?”李璟聽他說的頭頭是道,再加上熱湯散發出的陣陣香氣,便忍不拿喝了一口。

“海帶本身就能提鮮,但為了讓這湯水更適口,孩兒還在裡面加了蝦皮,如此這湯便算是成了。母親,你也嘗嘗?”

鍾皇后信道,日常飲食以清淡為主,見這骨頭湯已經有些皺眉頭,但看到兒子殷勤勸進,還是舀了半調羹,舌頭略略一沾,本打算就算喝過了,也不至於掃了兒子的興頭。

結果卻將半杓湯都喝了,又舀起一杓來細細品味。

“這湯倒還真是怪好喝的……”

“嘿嘿嘿,母親誇的孩兒都不哈意思了”說完李煜擦擦額頭汗,心說“這他娘的補個鈣也是麻煩,還得編這麽一大套話來。”

幾個弟弟也有樣學樣的喝湯,一口下肚後,都連連稱讚味道奇妙好喝。

既然天子一家都說這湯味道上佳,王太監的禦膳房日後便經常烹製此湯以供宮中眾人食用。

這湯不但好喝,關鍵是燒起來方便,除了敲骨頭的時候麻煩些,其它方面和亂燉差不多,只要爐膛裡火燃著,這湯燉一個時辰和燉兩個時辰都差不多。

沒多久便流傳到民間,老百姓終日不沾葷腥,實在饞了也就買點肉骨頭熬湯喝,所以群眾基礎十分濃厚。

但小門小戶的也不甚講究,燉上一個時辰放點鹽也就下肚了,主要是為了其間的油水,口味上也只能將就。

安定王的新法傳來,大夥倒都願意試試,蝦米海帶本就是便宜之物,幾文錢就能買一大把,回家後扔到湯裡,在放點醋,這味道果然升華,安定王的妙法堪稱點睛之筆。

一時間江寧城內人人都在議論此湯。

但光知道這湯的做法是安定王發明的,卻沒個名字。

也不知道誰先想出來的,“六郎湯”從此成為江寧代表美食。

“……六郎湯?聽起來像是以我為原材料熬的湯啊,怎麽感覺和劉邦的老子一個待遇了?”

……

再說潘誠厚每天一碗牛奶後不但身體強健,

就是腦子似乎也好使了不少。雖然事情多,但這天在單獨被李璟召見時,還特地獻上了一種新的記帳之法。

“自從離開內侍省,小的覺得肩上的擔子輕了不少,也就有了閑心胡思亂想”潘誠厚半邊屁股坐在一個繡墩上,恭恭謹謹的向李璟說話。

說起來,這份待遇眼下也是內廷第一人了,好幾個比他資歷老,品級高的大太監,在面聖時都得跪著,如果李璟讓他們站著回話,已經是天大的恩情,至於賜座?

從來沒有過……

那是外庭侍郎以上的大官才有的待遇。

潘誠厚坐著,心裡卻在念李煜的好,要不是自己被派到澄心堂,名義上做副手,實際上監視,李璟還真未必會來籠絡自己。

何況,上回算盤的事情,李煜是把天大的功勞送給潘家,這份恩情必須要報。

潘鐵籌向來算的清,恩怨分明。

“將幾十年來的想法和前人經驗相結合後,便想出此種記帳新法,名曰龍門帳,乃是一種複式記帳法。”

“複式記帳法?那之前的就是單式?是不是你這個記帳法要更麻煩些?但卻更清楚”李璟不愧為除了當皇帝不行,其它各項全能的天才,瞬間便反應過來。

“聖人天縱英明,說的正是。”

隨即潘誠厚便大略將複式記帳法的原理和做法向李璟做了解釋。

(具體原理比較枯燥,寫出來也沒太多意思, 內行的不用看就知道,外行的看了也搞不清楚,真有興趣的百度翻翻就好。)

當然套東西自然也是李煜教給老潘的,之前李煜讓潘誠厚跟著他學所謂的審計之術。

審計審計就是審理記帳。

李煜把這個時代的帳本都拿來翻了一遍後,頭痛的發現,面對單式記帳法,他掌握後世先進的審計方法完全不管用。

其實也是這廝自己腦子不好,他在唇華鋪子上設計的那一系列隱藏利潤的方法,其實就是鑽了單式記帳法的空子。

弄得別人就算充滿懷疑,卻也沒法找到證據。

不得已,隻好在書房中坐了好幾天,咬著筆杆子回憶上輩子通行以複式記帳體系。

這套體系起源於文藝複興時代的意大利城邦,隨著早期資本主義產生而產生,之後被推廣到全球。

然後又結合在明朝產生的中式複式記帳法,用中國式符號,“進、繳、存、該”來分別代替“收入、支出、存貨、權益”等西方名詞。

又將中式記帳法中某些特有的做法融入其間,比如到年底要通過“天地合龍門”作為結帳動作,由於會計記帳體系的科學設置,理論上總帳和分帳間的數字肯定是能核對起來。

一旦無法契合,就說明其間存有錯誤,而複式記帳法由於是一筆業務及登來帳又登去帳,導致可以非常容易的對每筆業務進行追朔。

當然了,發展到後期,也可以在業務上設置重重陷阱,誘使審查者進入歧途,從而掩蓋真實情況,但這在前世都是高級做法,南唐自然是不會有人知道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