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熊孩子正德》三十七 文武太監盡在其左右
  何文鼎案已經過兩個月余。兩個月以來一場場好戲看得朱厚照是眼花繚亂。也讓其看清朝堂諸公更加真實的一面,哪一個不是仁義道德常常掛在嘴邊,背地裡確實生死相拚。真可謂是一堵紅牆兩世界,牆內古井無波,牆外驚心動魄。

  那日獄卒被審問後便神秘消失生死不明,同時讓朱厚照久久不能釋懷的是宮女雲錦的離奇死亡,凶手不言自明,也讓朱厚照對母后一家徹底失望,在不報任何幻想。

  次日,弘治皇帝早朝連續頒布兩道聖旨,一是查壽寧侯張鶴齡、建昌侯張延齡罔顧國法、屢教不改,有負聖恩。降爵一級、閉門思過,無朕之召見,不得擅自入宮。二是內侍太監何文鼎為人忠義、行為端正,擢升東宮副總管。

  兩道聖旨一出,就已經告知明眼人張氏兄弟已經失寵,尤其是聽聞張皇后哭鬧數回都沒有改變弘治皇帝決心,朝堂諸公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猜測。也讓朱厚照徹底與張皇后交惡再無回旋的余地。

  一場風暴就此吹響號角。

  一個政治勢力的倒台就代表要將手中的權利拱手讓出,更何況張氏兄弟這些聚集的多是趨炎附勢、阿諛奉承之輩。朝堂諸公分起蛋糕更是問心無愧明目張膽。

  聖旨下達的次日就有六科給事中彈劾大興縣令、宛平縣令勾結張氏兄弟私吞百姓土地,弘治皇帝隨即準奏。這一聲準奏就如是鯊魚嗅到的血腥,兩個月來無數的彈劾奏折飛向弘治皇帝的桌面,彈劾的品級也逐步提高。

  京城這個春天一直充斥著罷官、流放、抄家、師生拜訪、同年同鄉相互拜訪,真可謂是同一片天下兩世界,一邊是抄家貶斥淒慘無比,一邊是門庭若市熱鬧非凡。

  直至一些官僚揣度聖心直接將彈劾的對象直指張氏兄弟,最終被貶斥外放,這場精彩年初的大戲才戛然而止。平息速度之快讓一旁樂呵呵看好戲的朱厚照也是瞠目結舌。也讓朱厚照領悟了一個更深的哲理,世界並非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可怕的灰色。

  京城,紫禁城,慈慶宮。

  冬日的嚴寒已經悄悄離去,春日的陽光溫暖整個慈慶宮。一把搖椅,一張矮幾,一堆吃食成為朱厚照每日享受午後日光浴的標準配置。躺在搖椅上一口薯片一口酸梅湯,旁邊還有魏彬誦讀這一本本最近一個月的奏折,當連續讀到讚譽自己的折子,嘴角也會露出得意的微笑。日光浴與讚譽這小日子怎麽會過得如此舒心愜意。

  朱厚照搖晃著搖椅心中十分得意的道:沒想到拯救何文鼎還能收到意料之外的驚醒,看看這些文官這些狂讚折子,就是與自己視如仇敵的六科給事中也都發來讚譽的折子。本宮給這波文官聲望副本打九十九分,少給一分是告示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

  正在朱厚照享受每日午後最為舒心的日光浴之時,兩名中年太監的到來打斷了朱厚照的享受,來人正是張永,何文鼎。

  張永、何文鼎步入慈慶宮正堂上前行禮道:“臣,見過太子殿下。”

  朱厚照聞言睜開假寐的雙眼,停住了搖晃中的搖椅看看何文鼎問道:“何文鼎現在傷勢如何,可痊愈了?”

  何文鼎面露感激之色謝道:“謝太子殿下救命之恩!小臣傷勢已經痊愈,謝太子殿下掛懷。”

  朱厚照點點頭繼續道:“張永、何文鼎可是有事要說與本宮?”

  張永、何文鼎齊齊應聲:“是”

  朱厚照已是了然,點點頭道:“正好我有事情要說與你二人,

隨我去寢宮談話,魏彬你也一起過來。”  話畢朱厚照起身向寢宮內走去,三人緊隨其後而入。

  朱厚照端坐在官帽椅上,一手放在書桌上看向張永問道:“張永有何事說吧。”

  張永從懷中拿出一個折子遞給朱厚照道:“兵部的酒精訂單第一筆十萬兩已經到帳了。這裡是詳細的明細,請太子殿下核對”

  提到酒精,不得不說張永在朱厚照將事情交代下來後,在宛平縣盤下一個出售的製酒工坊,對原有的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後,足月余時間就釀出第一批成品,後經過太醫院和京師部分醫館的試用,已經證實可以很好治療外傷感染。

  兵部尚書馬文升聽聞此酒,上書弘治皇帝闡明此酒對大明兵事之義,懇請對製酒工坊行監管,並求批複二十萬兩予以采購,用於九邊之軍。

  弘治皇帝閱完奏折大喜,還非常有興致的給此酒賜名為酒精,取酒之精華之意。又在群臣面前大大炫耀了一下自己兒子,並獎賞銀錢萬兩,撥付了數名內侍,以解東宮用人緊張的局面。

  朱厚照接這折子仔細閱讀,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酒精給自己賺下第一桶金。

  朱厚照將折子遞給魏彬道:“魏彬你拿著明細核對一下銀兩,數目符合入庫即可。”

  朱厚照將一些現代會計制度的做法引入東宮,最大的特點就是收支分離,魏彬負責收入歸宮的記錄,奶媽田氏臨時負責東宮支出記錄,從制度上防范貪墨。畢竟自己日後的產業會逐步增多,自己可不想辛辛苦苦掙的錢再次成為太監的囊中之物了。

  朱厚照將銀票遞給魏彬繼續問道:“張永,還有其他事情嗎?”

  張永又將手中的一份折子遞給朱厚照道:“啟稟太子殿下,這是盤山流民的近況,流民已經全部重新登記造冊,發放戶貼,無一人離開。還有就是氣溫回暖一部分流民已經在秀才王全安的組織下按照規劃建設新家,臣準備近日前往盤山,一則統籌新村莊的建設,二則籌備養蜂事宜。”

  朱厚照一邊翻看著折子一邊聽著張永的簡述,聽張永結束奏報道:“本宮正要和你談及此事,張永你跟本宮的時間最長,你是本宮最為信任之人。你也知道酒精工坊對我大明朝的意義,本宮交於外人豈能放心。所以酒精工坊本宮交於你最為放心。”

  張永聞言感激涕零跪下道:“臣謝太子殿下信任,必鞠躬盡瘁已報太子之恩。”

  朱厚照抬手示意張永起來說話繼續道:“然你也知道盤山之意義所在, 亦不能放手,本宮準備讓何文鼎協助你具體管理盤山事宜。”

  張永與何文鼎同時施禮道:“臣遵命。”

  朱厚照又對何文鼎道:“何文鼎本來你傷勢初愈,不應過於操勞,但本宮這裡實在缺少人手,也不得已為之了。”

  何文鼎聽聞太子滿滿關懷和歉疚之意,心中升起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的豪情,對朱厚照深深跪拜重重的磕頭道:“太子殿下救命之恩,臣必以死為報。”

  朱厚照十分滿意何文鼎的反應,隻從那日得知何文鼎是思孟學說的傳人,就沒再拿他當太監看待,而是真正以國士待之。今日此舉就是為收其心,因為何文鼎可是自己大計劃重要的一份拚圖。

  朱厚照起身走到桌案前有自己的小手扶起何文鼎道:“既然已是東宮之人無需行此大禮,盤山所有的折子都在張永那裡,何文鼎本宮就將盤山托付於你了。”

  何文鼎聞言這回沒有跪拜,只是深深行了一個士子之禮道:“請太子殿下放心,臣必不負所托。”

  就在正德還要繼續說些什麽的時候,庭院之中傳來一聲悅耳的呼喚之聲,朱厚照也只能屏退眾人,帶著滿臉溺愛的笑容快步走出。

  PS:作者在這裡做一個小小的劇透,作者設想的朱厚照初期身邊有五臣,分別為文太監、武太監、佞太監,直臣和能臣,現在已經出現的文太監是何文鼎、武太監是張永,大家可以猜一猜佞太監、直臣、能臣分別是誰。猜中加更一章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