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熊孩子正德》一十九 朱厚照出宮後的明悟(上)
  翌日,天剛剛放出一點魚肚白,慈慶宮廂房中的宮女太監已經陸續起床,甬道到處可見端著自己木盆來回穿梭忙於洗漱的宮女太監。

  太子內寢,安靜的內寢阻隔院子內熙熙攘攘地吵鬧之聲。一張厚厚棉被裹著一個小小的身體還在香甜的睡著。不多時,棉被下的朱厚照開始帶著棉被蠕動。不一會兒一個小腦袋慢慢露出被窩,又一會兒兩隻小胳膊從被窩裡伸出來,裹著棉被的小身體在寬大的炕榻上左右上下來回蠕動。有些累的朱厚照轉頭看天還沒有大亮,蒙上被子想再睡一會兒。突然想起今天要出宮,兩腳蹬開被子,蹬開被子的一瞬間朱厚照感受到屋中的寒氣,再一次用棉被裹上自己。

  把自己裹成粽子的朱厚照露出頭大聲呼喚外面值夜的宮女,發泄自己的起床氣道:“來人呀,誰在外面進來一個給本宮穿衣服。”

  兩個值夜宮女正在說笑,聽見屋裡太子殿下喊著讓她們給穿衣服,很是納悶,每日太子不睡到辰時奶娘叫都不醒。今日怎麽請的這麽早,這還是破天荒頭次的稀罕事。納悶歸納悶,手上的活卻沒有慢上半分,兩個宮女一個端著火盆,一個拿著昨日太子殿下準備的百姓服飾,推門而入。

  倆刻鍾的時間,炭火正旺的火盆將內寢寒氣吹散,朱厚照不情願的離開溫暖的被窩,在兩個宮女的服侍下穿上衣服。

  朱厚照打量著昨日奶媽田氏給自己出宮準備的百姓服飾,一身白色的冬季綢緞儒衫,金絲秀出的雲紋圖案若隱若現,一條玉帶系於腰間,腰間的配飾也都是自己平日最喜愛的,朱厚照對自己這一身打扮十分滿意。

  宮女也將早已準備好的熱水端上來,在宮女的服侍下洗漱,宮女們一陣忙碌後,朱厚照光鮮亮麗的走出內寢。見奶媽已經早飯擺在桌子上,稀得有胭脂糯米粥、混沌,早點有水晶蝦餃、小籠包,桂花糕、外加四碟精品小菜。雖說都是朱厚照平時愛吃,但此時那有心思吃飯,心已經飛出宮外。在奶娘半喂半塞下,草草吃過早飯,帶著魏彬就急匆匆奔出慈慶宮。再看桌上的早點不過動吃了幾口。

  朱厚照一眾在乾清宮外與何文鼎回合,何文鼎上前跪拜道:“小臣何文鼎,見過太子殿下。”

  朱厚照讓何文鼎平身勉勵一番,在於何文鼎對視的時候,就像第一次在兩人相撞一樣,腦海裡對這個人好像有那麽一絲印象,就是想不起來了。

  朱厚照此時急於出宮,再一次將心中的疑惑拋之腦後,為了防止出宮被眾大臣發現,朱厚照可沒有膽量從衙門林立的正門出去,否則第二天彈劾的奏折就會如雪片一下飛向弘治皇帝的桌案之上。遙想當年第一次和弘治皇帝入夜偷偷溜出宮去,經過六科衙門時父皇那小心翼翼如同做賊的樣子,和最近自己與六科衙門有點針尖對麥芒的架勢,還是暫避鋒芒才是。

  朱厚照選擇最為穩妥方式出宮,走紫禁城後門出去,穿過太液池,走宣武門裡街,出宣武門,走騾馬市街致達正西坊自己的店面。

  朱厚照為了防止路上遇見什麽官員的家眷或奴仆,讓手下的人一律不準稱呼自己為太子,要稱呼為公子、何文鼎、魏彬統稱管事。

  可當走在上街,什麽六科衙門,什麽彈劾全部拋至於腦後。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道路兩旁賣著各種事物的攤位,朱厚照有種兩隻眼睛看不過來的感覺。這個是朱厚照有生以來第一次白天出宮,可謂是土包子進城看啥啥新鮮,隻不過這個土包子身份有點特殊。

  朱厚照突然有種龍入大海的感覺,一會兒看看這個攤位的東西,一會兒又躥另一攤位挑挑揀揀,整個宣武門裡街都是朱厚照蹦蹦跳跳的東躥西跑。可是讓隨身的侍衛和暗中保護的人捏了一把冷汗。

  當一個有錢的土包子進城會是什麽樣子的,那就是三個字,買!買!買!此時的朱厚照就驗證的這條,待要到達宣武門的時候太監侍衛是大包小包的掛滿了全身,魏彬身上還扛著一個插滿糖葫蘆的草木棒子,朱厚照一邊吃著剛剛買的糖葫蘆一邊大步流星的走在最前面。

  何文鼎本想進言太子殿下不要亂吃東西,皇家的食材的檢查可是有一套很嚴格的檢查制度的。可此時太子殿下正在興致正濃,見東宮之人都沒有反應,自己一個非東宮之人更不好勸諫。但出於對皇室的忠心,擔心太子殿下亂吃東西吃壞的身體,內心又不得不強迫自己進言。

  隨後何文鼎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搶步上前躬身一禮道:“公子,冬日走路進食容易寒氣入體,容易腹痛腹瀉,如果太子真的喜歡吃糖葫蘆,我們可以找個避風的地方歇歇腳再吃。”

  朱厚照正在興頭之上,突然何文鼎來了這麽一下,打擾自己的好興致,一股怒火有心而生。但往下一聽卻也是為自己好,心中的怒火來得快取得也快,便盯著手上還有兩顆糖葫蘆的簽子依依不舍地道:“何管事,你看……”

  這有也就是朱厚照對何文鼎有一種沒理由的好感,若是他人比較你知道太子的怒火。

  何文鼎看著那雙渴望的眼睛看著自己,自己哪裡見過這陣仗,隻能長歎一聲道:“公子就站這把剩下的吃了吧。”

  朱厚照異常聽勸的站在哪裡將兩個糖葫蘆吃完。對犯言直諫的何文鼎又多一份好感,即使是小孩子也知道什麽上為你好,更何況得了前世成人記憶的朱厚照要比其他小孩更加明事理。

  何文鼎見太子殿下小小年紀就能聽進勸告十分欣慰。坊間相傳太子有明君之像,看來此言不虛。

  宣武門前,魏彬將手中的腰牌遞給守門校尉,守門一見腰牌直接放行,朱厚照十分好奇,不停回頭看著一群拿著各式工具排成長長一溜接受入城檢查的人。

  朱厚照十分好奇的問道:“何管事,這些人拿著各式各樣的東西,進城是要幹什麽。”

  何文鼎深知太子殿下不知民間之事,有意講的詳細一些。太子多知道一些總比什麽不知道要好的些,何文鼎很仔細給朱厚照講解道:“拿著各式各樣東西的都是農閑進城找些活計貼補一下家用,這裡很多都瓦匠、木匠、篾匠, 為一天能多接幾個活很多都是寅卯時刻就來開始排隊,隻為搶最早進城的時刻,最早尋到活計的機會。夏季頂著酷暑,冬季耐著冰寒,隻為碗中一口粥。”

  朱厚照一想自己每日不到辰時都不起來,每天還必須奶娘叫才起床,在想一想自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不僅臉上一陣紅。這是朱厚照第一次活生生的接觸底層百姓為生活奔波,這不是無字天書上文字所能表達的。

  朱厚照讓昂起頭目光灼灼的看著何文鼎繼續問道:“何管事,可還有教於本宮?”

  何文鼎從朱厚照的眼中看到強烈的求知欲。太子殿下小小年紀就心懷百姓,自己豈能不動容,沉思一陣道:“公子年紀尚幼,不要急於一時,可以慢慢的學,欲速則不達,今日小臣借醉吟先生的一首詩贈與公子。”

  何文鼎慢慢吟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中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複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朱厚照一邊走一邊深深體會這這首詩,抬頭看著何文鼎繼續問道:“何管事,這首詩叫什麽名字,管事可否抄錄一份給本公子?”

  何文鼎回答道:“此詩名為觀刈麥,公子下吩咐,安敢不願。”心中卻思,太子只需要心懷醉吟先生感悟,必成明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