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之熊孩子正德》五十八 被迫提前的永平計劃(上)
  見陛下離去,朝堂諸公議論之聲甚囂塵上,今日之朔望朝可是上演了一場跌宕起伏的朝爭大戲。朝堂諸公哪個不是見多識廣之人,哪個個不是久經宦海的風流人物。都已經記不清多少年沒有見過如此波詭雲譎的朝堂局勢。

  先有劉閣老借勢請命,後有弘治皇帝順勢而為,以品小官行驚天大逆轉,促成皇莊改治之事。再有謝閣老皆勢重提,接著是二三品大員直接肉搏上陣,圖窮匕見直指太子。最後以國公爺一句:自古能從奢入儉者,臣隻聞太子殿下一人。為太子殿下定性。弘治皇帝是聖心大悅。

  讓一眾官員看的是瞠目結舌。真乃當朝少有之精彩絕倫的朝爭。

  朝堂諸公依次走出奉天殿,只見文官為首的劉健、謝遷是面沉如水冷若冰霜,周圍溫度感覺直接降低幾度,讓周圍的官員大氣不敢喘一下。

  勳戚武官一側為首的英國公張懋、定國公徐永寧、成國公朱輔斜眼瞟劉健一方,眼中充滿鄙夷之色。三位國公爺相互對望一眼,露出會心一笑,三人好似達成了某種協議一樣。

  與前排寂靜的氣氛相比,後排就已經熱絡許多,同排的相互交頭接耳。

  張彩周圍之人更是熱鬧非凡,認識的不認識的都絞盡腦汁隻為能與張彩搭上那麽一兩句話,這真是官場現形,世態炎涼呀。

  文華殿。

  朱厚照雙手背於身後,看著牆上的地圖,眼神從未離開過永平府。而手裡攥著一張展開的信紙,這張信紙正是昨日白昂送過來的信紙,可以清晰看見上面寫的字跡正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一聲“陛下駕到”宣呼之聲傳入文華殿,才將朱厚照的視線從地圖上移開,小心翼翼將信紙揣入袖口,邁步出門迎接自己父皇。

  朱厚照見弘治皇帝一臉愁苦進入文華殿,暗自猜想:難道早朝出現差錯。

  上前扶著弘治皇帝問道:“父皇難道皇莊改治之策出現差池,此等良法百官為何阻撓?”

  父子二人對坐,弘治皇帝將今日早朝之事講與朱厚照,也將皇室與文官在皇莊上的博弈告知一二。

  朱厚照這才知道皇莊一事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麽簡單,只要改善皇莊佃役的生活即可。皇莊原來不僅是滿足兩京花費而建,更是皇家擺脫文官限制財權的重要手段。自從皇莊誕生之日起,雙方博弈就從未間斷過。文官所想的從來不是改治皇莊而是要徹底取締皇莊,而他們口中的大義不過是為取締皇莊而找的理由。否則怎麽都為聽過文官談及取締官莊一事。

  當聽聞劉健竟然連同五百多名在京官員逼宮自己父皇;當聽見文官對自己的三策。朱厚照不由驚起一身冷汗,如果不是父皇頂住壓力,只怕自己半年多的奮鬥將化為烏有。

  朱厚照萬萬沒有想到這件事竟然是劉健帶頭為之。有本因張氏兄弟一案,劉健仗義執言的好印象此時全無。也對自己讀過的史書產生了強力懷疑。好一個項莊舞劍之策,如果不是自己機緣巧合之際遇見張彩,讓其寫了一份皇莊改治的折子;如果不是自己老師暗中通知,自己有防備,只怕今日得意的就是劉健等人,父子二人將一敗塗地,。

  此刻外面太監高呼一聲:“文武百官文華殿拜見太子殿下。”將各有所思的父子二人拉回現實之中。

  弘治皇帝輕輕咳嗽一聲道:“宣!”

  話音剛落,一位位侍奉太監如接龍一樣將一個‘宣’字從屋內傳到文華殿外。

  只見文武百官齊齊走入文華殿,對上首端坐的弘治皇帝和朱厚照跪拜高呼三聲:

  “臣等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厚照抬手示意道:“眾位愛卿平身!”

  還未等劉健起身要說話,朱厚照先發製人道:“劉閣老,本宮有一事想請教,還請劉閣老不吝賜教。”

  朱厚照知道自己必須出其不意打亂劉健節奏,讓其按照自己的布置走下去。否則以自己現在的學識和經驗對上這幾位老而成精之人必敗無疑。朱厚照明白自己今日絕對不能輸,輸了就意味著不僅半年心血化為烏有,從此將被文官牢牢把控住。自己不想讓自己再次重蹈覆側,不想讓大明江山再次重蹈覆側,不想讓大明百姓再次重蹈覆側。

  劉健亦沒有多想出列躬身一禮道:“臣乃太子殿下太傅,為太子殿下解惑乃分內之事,請太子殿下詢問,臣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然而劉健語氣看似無樣,但卻在太傅二字上咬字很重。一眾看戲的大臣們此時已經明顯感受到屋內火藥味十足。

  因為劉健也知道今日自己不能輸。開弓沒有回頭箭,今日如果自己在這裡再輸下去,自己在文官集團在士林的聲望將大損,沒有三五年別想恢復,而三五年間誰人能料又是何翻天地。

  朱厚照端在龍榻之上道:“今日本宮一直在讀先祖太宗實錄,有一事不明,先祖太宗遷京師與北方何為?”

  劉健尋思半刻不知太子殿下意欲何為,只能按史料記載回答道:“北方邊患未靖,太宗遷都北上就是要告訴文武百官守土職責,也是告訴歷代明皇,天子守國門之責。”

  朱厚照起身向劉健鞠躬一禮道:“謝劉閣老解惑。”、

  便在一眾官員還沒有反應過來之際,對弘治皇帝行跪拜大禮道:“兒臣啟奏父皇,保定府所屬乃膏腴之地,荒地開荒之後亦是上田,應組織無地農民前去開荒,以示鼓勵農桑。然兒臣乃皇家子孫,先祖太宗之訓不敢忘。兒臣原將父皇新賜皇莊建於永平府,一則以示守國門之責,二則土木堡之變後永定府農事一直荒蕪,兒臣原以盤山鎮之利,重招無地百姓,恢復永定府之農桑,已固邊防。”

  劉健聞言已經愕然當場,沒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以此來堵文臣之口,不由得對太子殿下更加高看一眼,這還是八歲孩童嗎,已經是多智近妖了呀!

  英國公張懋見劉健這幅模樣,此時不落井下石,如何對得起被文官打壓多年之仇。

  英國公張懋挺胸抬頭出列躬身一禮地道:“臣佩服太子殿下之志,讓臣看見太祖、太宗之影。陛下改治皇莊弊政,太子心懷祖訓,大明有陛下和太子這樣的有德賢君,必能再創盛世。”

  定國公徐永寧、成國公朱輔聞言齊齊附和,話裡話外夾雜對文官的諷刺。只見此時勳戚武官隊列是連連附和,而文官隊裡是一片沉寂。

  弘治皇帝見自己皇兒已如此方式度過危機,今天的所有鬱結消失一空暢快的哈哈大笑。

  朱厚照見此情形再填一把火,已決後患地道:“兒臣還有一事啟奏父皇。”

  心情大好的弘治皇帝說話聲音也比早朝高了幾分地問道:“皇兒還有何事?”

  朱厚照繼續道:“父皇命兒臣督辦太醫院新學一事,因戶部今年已無財力建造新學,兒臣願出錢建造為父皇分憂,為大明百姓謀福。”

  弘治皇帝聽聞看向周經問道:“可有此事?”

  戶部尚書周經出列道:“卻又此事,因新學要建立儲存屍體的冷藏之所, 花費甚多,戶部今年各項支出已經分配完畢,留有的余錢主要乃防災隻用,不可擅動。現在確實已無財力建造新學。”

  弘治皇帝哈哈一笑道:“皇兒能為朕分憂,真乃大善!”

  朱厚照繼續加把火道:“酒精乃醫用之物,兒臣願以醫補醫,將酒精所惑之利用於新學之研究,願助青囊之術早日普及,以惠及我大明百姓。”

  此言一出,換來是一片讚譽之聲。即使是劉健也不由的稱讚幾句,然而其中有幾分真意他人無法得知。

  朱厚照當日在得知文官集團的圖謀後,尤其是信箋上那句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即告訴文官攻訐自己的理由,有告訴自己度過此次危機之法。

  從乾清宮出來後,朱厚照直接去太醫院找院使華炓商議新建學院之事,自己從史書了解後世醫學對國家和百姓的重要,也有心借此機會將太醫院新學院建成當今最先進的醫學院,早就做出一份建在盤山鎮的豪華版章程。

  當華炓看到這份章程是已經激動的顫抖不已老淚縱橫,自己隨為官員,然自己人知自家事,誰有真正將自己當回事,這天下士林誰又真的將從醫者當回事。看到這份章程華炓看到醫學未來的希望,頓時將太子殿下視為知己。

  然並卵,如此耗費頗巨就為建造一個太醫院新學院,當然是被戶部這個財政大總管當即乾淨利落的否決掉,

  於是朱厚照豪言大出:這個新學院本宮包了。

  你們不是拿本宮錢多說事嗎,本宮就將錢全部用之於民,看你們還有什麽理由攻訐本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