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帝明》第108章 預備進階
  三天前,萬歷就已向張天師指出,依托這部書,道家不但能在丹道修行以及對天道的領悟方面進入更高的境界,而且能夠籍此研製出無數的新物品,可獲巨利。

  他在編訂這本化工書籍的時候,有意識地增加了諸如酒精、食鹽提純,金屬屬性與雜質之間的相互關系之類實用性很強的內容,著重解釋其中原理。所以張天師在認真閱讀此書後,早就發覺了這個絕大的好處。

  隨後萬歷也提出了與武清伯類似的建議,日後道門開發出來的產品,朝廷負責確保道門的利益,而道門則按收益的三成向朝廷納稅。

  這在張天師看來確實是好事,以往官府隻管發度牒,收香稅,啥都不做,就坐地分錢。如今皇家揭示了一個巨大的財源,並承諾承擔一部分責任,而自家還能得七成利,這當然可以有。但道家的修行宗旨畢竟是避世,天下修道之人眾多,實在難以統一思想。

  張天師很乾脆地認可了萬歷的建議,但也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萬歷聽罷思考良久,才對張天師道:“此事倒是不難解決。道家修行,歷來講究法、地、侶、財。只需做到修行歸修行,生財歸生財,便無人反對了。”

  張天師一下聽不明白,忙道:“貧道愚鈍,一時難以明了聖意,還請皇上詳加說明。”

  當下萬歷便耐心向他解釋這其中的含義:道門如今並不窮,生財之道也有很多,而正一派雖然名義上是道門的領袖,實際上能管到的具體事務也並不多。

  萬歷給出的建議就是,要充分利用這部天書,以其理論與財富上的優越性吸引各派,一舉整合道門。與此同時,借助官方的協助,大力推廣控股經濟實體。大門派可以控股幾個實體,小道觀乃至個人可以聯合起來共同參股一個實體。日後生財以及與官府打交道的事情,都交由實體負責,道觀以及修道之人仍然隻管修行與參悟大道。

  這是公私兩便的事情,正一派出面牽頭也能得到實惠,張天師越聽越是意動,對皇上的提議大加吹捧,表示一定按照皇上的意思落實到位。

  萬歷滿意的點點頭,笑道:“真人且好自為之,不必操之過急,穩步推進即可。如若事情順利,屆時朕自會將化工大法之有機篇一並賜予道門。”

  張天師聞言頓時大喜過望,趕緊又對皇上下拜叩謝,激動地道:“貧道回去一定抓緊籌備,決不辜負皇上的天恩。”

  主要目的都已達成,萬歷便交待張天師以後通過寬心加強聯絡,張天師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高高興興地告退離去。如今萬歷在他心目中,已不是什麽表舅子,而是小妹夫了。

  看著張天師的背影,萬歷淡淡一笑,像張天師這種熱衷於世俗功名又身負一定責任的人,以誠待之,以利誘之,果然一拍即合。

  修道,同樣離不開錢。任何宗教機構裡,往往都匯聚了最信與最不信這兩類人,絕大多數人,更多時候是將之視做一種謀生的職業。今天自己能很順利的將張天師拉攏過來,相信張天師同樣也能很快凝聚出一個利益共同體。

  如今大明域內工商發達,各種經濟模式並存,包括萬歷所提倡的這種入股模式,也早不是什麽新鮮事物,很多官紳都是以這種模式參與到社會經濟活動中。

  這正是資本主義萌芽階段的特色,本來最佳的選擇無疑是任其自由發展,在過程中實現自行整合。但此時大明的社會政治環境與思想意識環境都太過落後,

自由競爭的積極意義根本不能抵消其產生的負面影響。而且巨大的生存危機也已逐步逼近,實在是有些時不我待。  無奈之下,萬歷才不得不選擇這種拔苗助長的手段,這有點類似於日本的明治維新時期,大貴族、大地主在皇家的帶領下積極轉型從事工商業。

  這樣下去最大的弊病就是主流社會思想意識難以得到徹底的轉變,往往會趨於守舊,對於華夏這樣的古老文明來說,這更會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依托自己所提供的皇權庇護以及各種先進技術,未來只怕會有一大批超級財閥橫空出世,掃蕩人間。到時候大明的皇權估計也會得到極大的鞏固,但社會格局僵化無疑也是萬歷所不願看到的事情。

  “哎,還是先顧好眼前吧。”萬歷疲倦的搖搖頭,如今自己的外圍計劃已經落實了幾個方面,這些新生事物要產生效應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之前, 還得靠自己來為之遮風擋雨,並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而接下來自己要做的事情,估計影響會更加巨大,再難像現在這樣半遮半掩地進行,那麽下一步,自己就該將作為皇帝的權威樹立起來,這樣才能承受住第一波衝擊。

  皇權,其實是一個虛擬的概念,可以說重於泰山,也可以說輕如鴻毛。大明歷代帝王中,真正將權柄操之於手的,只有太祖與成祖。

  如今的大明,看似皇帝的一道旨意,大臣們就需要用生命來對抗,而實際上在很多涉及到階級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大臣們的韌性與手段都是無比強悍的。說到底,一切還是由實力來決定。

  大明的文官群體是整個社會的管理核心,中央機構官員其實不過兩千余名,全國的官員也只有兩萬余名。然而作為皇家爪牙的宦官、錦衣衛數量都是數倍於此。如果官員群體真能對皇帝的意志俯首聽命,皇家哪裡還需要再添置這麽多爪牙。

  有一種說法,原本歷史上的崇禎如果不殺魏忠賢,大明還能多維持不少年。其實這個問題所反映出來的實質,就是大明官僚體系已經越來越脫離皇權的約束,擁有其自身的意志了。

  所以萬歷很清新地意識到,自己如果要在朝堂之上樹立權威,正真的發力點,其實應該在朝堂之外。

  如果自己將期望寄托於建立一個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官員體系,那麽自己就注定只會以失敗告終。

  反過來,如果自己的實力已經達到了某個程度,那麽自己就必定會得到一個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官員體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