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修河堤,賑濟百姓,李瑁入蜀後看似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就在一切緩緩推進的時候,新任劍南道度支使、劍南道賑撫副使楊慎矜突然求見。
“啟稟殿下,我等入蜀十日,每日賑濟百姓十萬人,糧草所耗甚巨,恐怕撐不過十日了。”楊慎矜雖入天策府不久,但卻極得李瑁重用,楊慎矜入了行營便徑直找到了李瑁,稟告道。
楊慎矜極擅度支之道,他也知道賑災之事糧草最為重要,他接受賑災之事後便一直量入為出,小心仔細,每日耗費已經控制地極好了,但無奈難民多達萬人,每日等著吃飯的嘴巴太多,就算楊慎矜再怎麽精打細算也免不了每日上千石糧食的開支,這一來二去之下糧食就逐漸告了急。
“按照眼下這個情況,糧食還短缺多少?”李瑁看著急忙入內的楊慎矜,皺眉問道。
楊慎矜回道:“眼下正是初冬,不是收成的時候,就算給難民田畝他們也種不出莊稼來,賑濟恐怕要持續到來年春末,按照這樣算的話,恐怕還要八萬石才能打的住。”
“八萬石。”李瑁一邊聽著楊慎矜的話,一邊慢慢地思考。
對於整個大唐來說,八萬石興許算不得什麽,但對於劍南一地,甚至至少對於蜀中來說,八萬石算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了。
過了片刻,李瑁這才道:“你新任劍南道度支使,你可知益州官倉尚有余糧多少?”
楊慎矜精通此道,雖不敢言過目不忘,但大體還是能記住的。
楊慎矜回道:“官倉余糧尚有六萬石。”
“六萬石。”
李瑁在口中念叨了一聲,問道:“若是將官倉的糧食運出,能否勉強滿足?”
楊慎矜一聽李瑁這麽說,連忙搖頭道:“殿下不可,官倉之糧乃是為歲末官俸、役糧,和來年的春耕做準備的,若是將它們全部抽出的話勢必會引起地方的混亂。殿下方才回鎮劍南就這般行事,恐怕會失劍南人心啊。”
李瑁方才因為賑災之事從長安回鎮劍南便要動劍南百官的歲俸,這件事情若是當真落實了卻是會引起劍南百官的不滿。
劍南的民心重要,但官場上的人心去向也同樣重要,這些道理李瑁自然知道。
李瑁點了點頭,接著問道:“那官倉最多能拿出多少糧食?”
楊慎矜回道:“最多兩萬石,多則出事。”
“兩萬石,難解燃眉之急啊。”李瑁聽到這個數字,皺眉道。
楊慎矜道:“兩萬石恐怕只能拖到冬末,撐不到來年春天。”
李瑁想了想,接著問道:“劍南道軍糧還算充裕,本王調用劍南道的軍糧如何?”
劍南屬軍鎮,駐軍十萬,今年來劍南道少有戰事,軍糧自然充裕,故而李瑁有此一說。
楊慎矜卻又搖頭回道:“劍南倉原本的軍糧儲備倒還算充足,但上月初方才運了八萬石至南詔邊界,現在恐怕不宜再外調了。”
鎮南大都護馬奉李瑁密令,自有南詔之地以來,年年征兵,大肆擴充軍備,南詔國唐兵加上南詔兵卒已近十五萬,光靠南詔的軍糧難以為繼,所以劍南每年都會調上一批軍糧至南詔,上月所調的八萬石便是今年的份額。
軍糧不算充裕,官倉又不能大動,受災的百姓又不可不顧,李瑁一下子陷入了兩難。
就在李瑁竭力思慮而不得的時候,他無意中抬頭看了眼楊慎矜,卻突然發現楊慎矜的神態似乎並沒有太過壓迫,李瑁一下子反應了過來,論起經濟之道,普天之下少有能出楊慎矜之右者,眼前這麽一個能人他不請教,還準備去問誰?
於是李瑁起身問道:“楊卿可有解決良策交於本王?”
楊慎矜嘴角自信地一撇,拱手回道:“良策倒是算不上,不過可解燃眉之急。”
李瑁道:“還請楊卿直言。”
楊慎矜回道:“蜀中藏糧極豐者,莫過世家,殿下既然缺糧,何不向世家籌集,莫說是八萬石,就算是十八萬石對家底極豐的蜀中世家來說也只是九牛一毛。”
蜀中居劍南正中,成都平原沃野千裡,號天府之國,此時的大唐雖然還沒有揚一益二的說法,但蜀中之地承平已久,蜀中的世家又大多底蘊極深,這些世家門閥家中的余糧自然是數目驚人了。
蜀中世家李瑁早有計劃要與他們一較長短,李瑁聽了楊慎矜的話倒也沒覺得太多詫異,只是對向世家籌集糧草的方式存有疑惑。
“這些世家門閥向來與朝堂不對付,想要向他們籌集軍糧恐怕不易,而且近年來為了防備吐蕃劍南剩下的庫藏恐怕只能夠蜀西賑災了,拿什麽和這些世家交易?”
世家子弟最善算計,想要從他們手中拿到東西,必須要能付出叫他們滿意的代價,而如今劍南庫藏大多要用來修壩和賑災,哪還有余錢去向世家籌糧?
楊慎矜昔年也是李林甫的智囊之一,揣摩上意之道自然也是極精的, 他若是沒有自己全盤的打算豈會貿然來尋李瑁獻策。
楊慎矜從懷中掏出一枚一寸大小,半錢上下的大錢遞到了李瑁的手中。
“殿下且看此物。”
李瑁從楊慎矜手中結果大錢,一頭霧水地問道:“此乃何物?”
楊慎矜回道:“漢末劉備入蜀,蜀軍軍糧短缺,劉備發百錢於世家,以百錢自世家買糧,終補軍糧之缺。”
漢末使五銖錢,劉備所發的百錢一枚抵五銖錢一百枚,以大量的百錢從世家手中強購得數額巨大的糧草,終於解了燃眉之急。
劉備以百錢強購軍糧的事情李瑁也曾自史書中見過,李瑁把玩著手中的百錢,不解地問道:“此事本王自也知曉,然百錢數額巨大,有價無市,世家得了亦無處可用,這些世家吃過了虧,還會從本王的意思嗎?”
楊慎矜道:“劉備生於亂世,他發百錢無異於自世家手中奪糧,吃相確實難看了些,殿下自然不必像劉備這樣不堪。殿下可以劍南節度府之名發大錢於世家,以這些紙錢自世家籌得糧草。這些大錢雖不能用於市集,但可用以抵消來年的各家稅賦,他們自然就可以接受了。”
李瑁聽著楊慎矜講完,臉上已經不禁露出了詫異和難掩的欣賞之色。
楊慎矜當真是大唐獨一無二的理財奇才,以地方稅賦為質押,他這是在發行國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