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長安風第三十一章明升暗降作者:江謹言】
長安風最新章節2k小說網歡迎您!本站域名:"2k小說"的完整拚音,很好記哦!好看的小說
強烈推薦:無敵英雄系統龍王傳說太古神王武煉巔峰五行天玄界之門擇天記永夜君王逆鱗大主宰聖墟雪鷹領主“門下:天策上將,靖王李瑁,公忠體國,俊秀篤學,穎才兼備,此次遠赴河西,宣慰邊鎮,扶西北於即倒,於國有功,朕心甚慰。為酬靖王之功,特改封其為太尉,上柱國,增食邑六千戶。望君用慰劬勞,再續新功。”
李瑁方回王府,這倒聖旨便經門下省直接發到了天策府,李瑁看著這道聖旨,臉色有些難看。
太尉,與司徒、司空並稱為三公,位份清貴,滿朝上下無有能與之比擬著。
太尉乃正一品官銜,也就是名義上的武臣之首,並不常設,與李瑁的天策上將倒是頗有些重疊之處,有唐一代,同時兼任這兩職的唯李瑁一人而已。
不過太尉看起來雖然尊貴無比,但大唐的兵權分散,南北衙、節度使、兵部,太尉根本插不上手,所以太尉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頭銜罷了。
若是放在太平時期,太尉興許還有幾分吸引力,但如今正值戰亂,手中沒有半點實權的太尉如何能與手握西南強藩的劍南鎮相提並論?
於李瑁而言,官封太尉看似升官,實則是拿一個噱頭換走了他在劍南的兵權,這本就是名升暗降。
至於另外那六千戶的食邑,對富可敵國的李瑁來說更是算不得什麽了。
“殿下,皇上已經動手了,我們也不能再等了。”宣旨的中官剛走,李瑁的謀主李泌便站在李瑁的身旁對李瑁道。
李瑁問道:“你是說調兵之事嗎?”
李泌回道:“皇上對殿下的防備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深,照如今的這個局勢看來,無論中原戰局勝負如何,想要皇上放殿下南歸恐怕是不易了。”
李瑁皺眉道:“自打安祿山叛亂的消息傳來,父皇便對本王加大了防備,只是本王萬萬沒想到,他對本王已經防備到了如此程度,竟不惜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和本王撕破臉。”
李泌道:“皇上日漸老邁,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氣吞山河的唐皇了,如今的皇上謹小慎微,再加上身邊人的挑唆,皇上對殿下如此忌憚倒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好在眼下局勢尚未大壞,若是殿下能及時趕回劍南,想要翻盤並非難事。”
李瑁點頭道:“調兵北上不難,只是此番背嵬軍北上勢必驚動周邊郡縣,父皇很快也會得到消息,到那個時候,可就無法挽回了。”
現在的李隆基畢竟還是皇帝,還佔據著大義,而李瑁又與安祿山不同,李瑁若是貿然強行南下,弄不好會陷自己與不忠不孝之地,到那時他就萬分被動了。
李泌也知道李瑁的難處,於是對李瑁道:“殿下若是留在長安,那邊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殿下只有回到劍南才能真龍出淵,一展宏圖。而且殿下只要回到了劍南,兵權在握,到時就算是皇上為了大局也要忍讓殿下三分,皇上是聰明人,他不會把那層窗紙給捅破的。”
李泌的意思也很明確,李瑁只要留在長安,就注定無所作為,而他只要回到劍南,屆時劍南二十萬大軍在側,到時就算李隆基對李瑁不滿,也要權衡利弊,不敢貿然降罪。
李瑁不是李亨那般的優柔寡斷之人,他聽著李泌的話,想著李隆基近來的言行,不過思慮了片刻,當即便下了決定。
李瑁從從自己的衣袖中取出一枚金印,
交到了李泌的手中,鄭重道:“長源,此乃本王印信,憑此印信可調動劍南、南詔全部兵馬,劍南崔乾佑和南詔馬俱都識得。你速執此印信返劍南布置一切,劍南之事就盡數托於你手了。”李泌是李瑁的絕對心腹,這枚印信的價值和作用李泌比誰都清楚,只要有了這枚印信,劍南上下唯他獨尊,內外二十萬大軍任由調遣,李瑁此舉等於是將自己的身家性命交付在他的手中了。
李泌緩緩地從李瑁手中接過印信,一臉正色地對李瑁承諾道:“殿下放心,臣此次南歸必保殿下周全,必保劍南周全。”
中原,洛陽城。
封常清從軍多年,從未像今日這般難堪過。
半月前他抵達洛陽,開府庫,募新軍,短短三日,封常清便以三千安西精銳為基,募得六萬大軍。
起先,封常清覺得畢思琛大敗是因為他指揮不當所致,於是他也沒想著要避開安祿山的兵鋒,竟親自帶兵在河南渡口與安祿山交戰,想要將叛軍拒於河南之外。
可封常清的士卒大多是臨時招募來的販夫走卒,確實是有那麽兩膀子力氣,但是和安祿山的河北鐵騎比起來還是有雲泥之別。
若是這六萬大軍俱是安西軍,想要和安祿山一較高下自然不是不可能,但他們不是,封常清拿這些新兵當縱橫西域的安西軍來用豈有不敗之理。
兩萬新軍和叛軍交戰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便迅速地垮了下來,兵敗如山倒,無論封常清怎麽呵斥都起不了作用。
緊接著便是一路敗退,從靈昌退到陳留,再退到滎陽,最後敗退洛陽城,不過五日的功夫,河南已失近半。
這些新軍本就是為了錢財才入的軍,如何肯拚死賣命。
幾日交鋒,待到叛軍兵臨洛陽城下,封常清招募的新軍已經被叛軍打的破了膽,叛軍方到城下,這些新軍已經想著怎樣逃命了。
“一群廢物,若是安西勁卒在此,河南局勢何至於斯!”封常清看著人心惶惶的新軍,已經不止一次地錘著城牆發火了。
無論封常清怎樣惱火,叛軍的攻勢都不會停下來,不過抵達洛陽城下的第二日,叛軍的攻城又開始了。
叛軍攻城之勢極猛,洛陽城大,封常清根本顧及不過來。
很快,洛陽的城防便如篩子一般漏洞百出。
上東門破,都亭驛破,宣仁門破,提象門破,不過一日,洛陽城已經幾乎落到了安祿山的手中,守城士卒也已經損失殆盡。
這一戰,洛陽失守,河南淪陷,洛陽一失,必將震動天下。
丟失東都之罪何其之大,無論這場叛亂的結果如何,封常清的仕途都已經結束了。
封常清在數百親衛的拚死護衛下往西奔逃,看著落日下淪於敵手的洛陽城,憤愧難當。2k小說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