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紫蘭殿。
一聲悠悠的琴音自紫蘭殿的花園中響起,一道曼妙的舞姿自園中滑過,這舞姿似飛鴻般輕盈,似彩蝶般絢麗,偏偏又似鳳凰般尊貴,幾乎奪取了百花的顏色。
這舞姿舉手投足間光彩奪目,似乎能將人的注意生生吸引過去。
雖是貴為一國之母皇后,雖也在內心不停地暗示著自己,他才是這個世上最尊貴的女人,但在面對小妹楊玉環時,楊玉瑤總還是不免生出一絲妒忌。
楊玉瑤居后宮十余年,集三千寵愛於一身,說起來,他本該是這世上最叫人羨慕的女人,但偏偏被自己的小妹搶去了許多風頭。
在長安城的百姓中,她這個皇后只是活在大明宮中,真正能知道她名字的都沒有幾人,但長安百姓不知楊玉環的卻少之又少。
靖王妃,玉郎李瑁的妻子,讓他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女人,楊玉環才是活在百姓心中的女人。
若是去大唐的市井中問問,百姓大多不會知道當今皇后是楊玉瑤,而靖王妃是誰卻是他們所津津樂道的。
“小妹舞姿驚若翩鴻,婉若遊龍,飄逸之間更帶幾分靈動,比姐姐好了不知道多少,叫姐姐好生佩服。”雖然心中有些嫉妒,但畢竟還是姐妹,楊玉瑤待楊玉環一曲舞罷,還是出言恭維了幾句。
論及舞姿,楊玉環本就是當世大家,長安能與之一較高下的沒有幾人,不過楊玉環還是謙虛道:“姐姐平日裡忙於宮中事務,自然比不得小妹這般清閑,過去在王府無聊,小妹也只能搗鼓這些。”
說起宮中事務,楊玉瑤又何曾願意操勞這些,只是她貴為皇后,有些事情她不得不管罷了。
女人的心事一旦多了起來,就容易閑的疲累,封後這幾年來,楊玉瑤已經覺得精力不如從前了。
楊玉瑤問道:“靖王府家大業大,富貴冠絕長安,小妹不管這些難道就不怕別人插了手,於你不利嗎?照姐姐說,府中的事情你還是多看顧些的。”
楊玉環笑道:“雲姨是看著秋郎自幼長大的,是府中的老人了,可靠地緊,出不得什麽岔子,左右我也不善這些,還是不要插手的好。”
若是擱在以前,楊玉環興許還會有別的擔憂,但如今楊玉環已經誕下長子,李瑁更是讓天策府的眾人把李儴當做世子來培養,李泌、李光弼、南霽雲等人俱是他的老師,滿府都把李儴當做主人看待,她還有什麽可擔心的?如今的楊玉環一門心思隻想看好李儴便可。
李瑁的寵愛和小李儴才是她最大的保障。
其實楊玉瑤又何嘗願意盤算這麽多,但她和楊玉環的處境不同。皇宮之中如此多的女人盯著她的皇后之位,她只要稍不留神,被會被有心人趁虛而入有,皇宮中的較量遠比王府中厲害和可怕地多。
各種滋味不足為旁人道,楊玉瑤自然也不會在這個話題也楊玉環說上太多。
似乎是想換一個話題,楊玉瑤低頭看著楊玉環一身華美的衣裳,笑道:“妹妹這身五彩霓裳羽衣倒是華美地很,不知是從何而來的?倒是和這霓裳羽衣舞正是絕配。”
楊玉環晃了晃身上的羽衣,回道:“這身羽衣是旁人從西域淘來贈於秋郎的。”
楊玉瑤上前摸了摸楊玉環身上衣裳的材質,道:“這件羽衣是由雀羽所製,通身由明黃緞撚金絲勾連,當真難得地很。”
楊玉瑤雖然此前從未接觸過,一模一樣的羽衣,但畢竟掌權宮中多年珍寶之類也見了無數,眼力還是極佳的。
楊玉環恭維道:“三姐眼力極佳,小妹佩服。”
楊玉瑤笑道:“陛下此前有言,
不日封將軍或將大勝,大敗安祿山,平定河北,倒是陛下將在含元殿設大唐國宴,大宴群臣,以籌軍功,那時必將傳人獻舞,妹妹的舞跳的極好,我便舉薦妹妹上前獻舞如何?”若是其他時候,楊玉瑤這麽說興許有取笑楊玉環之意,但大唐風氣開放,不比宋明,尤其在宮廷貴族之中更是如此,楊玉瑤舉薦楊玉環獻舞到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楊玉環猶豫了片刻,還是搖頭道:“此事雖非大事,但小妹還是要與秋郎商議才好。”
楊玉瑤看了楊玉環的反應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張口一個秋郎,閉口一個秋郎,妹夫這是要金屋藏嬌,將小妹你藏在王府,捂著不給旁人看到呀。”
楊玉環笑道:“三姐玩笑了,小妹蒲柳之姿,怎能比的阿嬌皇后,有什麽好藏的,左右不過秋郎知道小妹生性喜靜,不喜歡拋頭露面罷了。”
楊玉環和楊玉瑤兩姐妹在這邊閑聊著,卻沒有注意到花園外圍,幾雙眼睛正在盯著他們。
“嘗聞靖王妃楊氏玉環善舞, 沒想到竟這般了得,比起宮中的梨園子弟還猶有過之。”李隆基看著剛剛一曲舞罷的楊玉環,不由得輕輕撫掌讚歎道。
在李隆基的身後,心腹太監高力士和內侍尹鳳祥正陪侍在側。
尹鳳祥道:“靖王妃善舞之名奴婢也有所耳聞,想來若是當年靖王一力阻攔,忤逆了聖意,恐怕陛下早就能一覽風采了。”
尹鳳祥所說的當年之事便是開元末年李隆基命楊玉環入道,進宮為太后祈福之事,尹鳳祥也是宮中的老人了,而且權位頗高,自然是知道當年的事情的。
這件事情李隆基自然也沒有忘記,當初武惠妃新亡,正在內宮無主,李隆基空虛之時,盛王李琦專程入宮覲見,私下向李隆基直言楊玉環傾國之色,李隆基遂借祈福之名詔當時還是壽王妃的楊玉環入宮,說起來當初若非李瑁極力相阻,寧王李成器遊說,恐怕楊玉環早就入了宮了。
越是沒得到的,越是渴望,尤其是站在李隆基這個九五至尊的位置,李隆基看著楊玉環窈窕的背影,心裡貓爪撓著一般難受。
高力士跟著李隆基數十年,早就熟悉了李隆基的性情,他看著李隆基的反應就已經知道他在想什麽了。
高力士在李隆基的身旁小聲道:“陛下,如今靖王宣慰河西在外,尚未歸關中,而中原戰事正酣,劍南軍也尚有大用,現在恐怕不是時候。”
提到劍南軍,李隆基的臉色頓了頓,但隨即還是點了點頭道:“將西南軍權盡數交由靖王之手卻有不妥,凡事還是等靖王回京再去區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