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朝會,振武軍兵馬使董延光彈劾王忠嗣故不出兵,延誤軍機,導致石堡大敗。
濟陽別駕魏林也趁機上書,奏折中明言,曾在任朔州刺史時親耳聽得王忠嗣有言:“我嘗養宮中,與太子相善,欲奉太子。”
父子之爭本就是李隆基的大忌,更何況王忠嗣還手握重兵。
李隆基聞之大怒,即刻剝去王忠嗣將印,拿入大獄,著三司會審。
時值李林甫權傾朝野,所謂三司會審不過是走個過場,刑部、大理寺、禦史台都是李林甫的地盤,想要什麽結果還不是他說了算?
王、吉溫之流俱是酷吏,專善羅織罪名,自打上次韋堅和皇甫惟明案後便食髓知味,早就想再找一個立功的機會。
大獄之中,王忠嗣連番遭受酷刑,苦熬不住,終於在昏厥之後被按下了指印,再由善於仿字的高手署上“王忠嗣”的大名。
與此同時,被派去王忠嗣府上搜尋的官員也回了京,偏生還真從王忠嗣府上搜出了幾封他與太子往來的書信。
書信的內容雖未涉及謀逆,但也多言朝堂之事,李隆基看到書信後勃然大怒。
當朝太子居然和手握重兵的邊將常有書信往來,只要看到這些書信,信中的內容便已不再重要,因為這已經觸犯了李隆基的底線,李隆基當即下令,要將王忠嗣處死。
王忠嗣在邊鎮人脈頗廣,許多邊將得知消息後紛紛上書為王忠嗣求情,李隆基考慮到如今邊鎮的情況,擔心貿然處死王忠嗣不利於邊界安穩,於是采納了楊國忠的提議,留其性命,貶為漢陽太守。
隆冬,大雪,長安城外十裡,灞橋驛。
天寒地凍,大雪封江,一支六七人的隊伍穿著蓑衣,拿著竹杖,在雪地上緩慢前行,踏著一個個深深的腳印,上了灞橋。
“大帥,別再等了,沒人會來的。”一個身著布襖的男子見主人頂著風雪在橋頭矗立,苦口勸道。
“哎!”
王忠嗣長長地歎了口氣,望著空無一人的白地,感慨道:“為國浴血三十載,不料最後竟是這般結局。”
仆從安慰道:“大帥寬心,此次陛下只是暫時貶謫,邊境離不開大帥,大帥必有重新啟用的一天。”
王忠嗣看著大雪中模糊巍峨的長安城,幽幽道:“回來,我還能回來嗎?”
長安城曾給他無盡的榮譽和富貴,如今又將他剝奪一空。
此次貶謫的緣故他很清楚,他出了京,朝中便再無人為他張目,那便是死局。
仆從安慰道:“大帥放心,朝中還有太子看顧,大帥定有回來的一天。”
王忠嗣想了想,搖頭道:“李林甫窮追猛打,壽王野心勃勃,朝中易儲風波頓起,太子早已是驚弓之鳥,風聲鶴唳之下自保尚且不足,何談看顧於我?”
此次危難,太子棄車保帥做的極為果斷,王忠嗣心中沒有失望是不可能的,但為人臣子,他也只能受之。
“走吧,我已成人人喊大的過街老鼠,避之尚且不及,誰還會來送我。”
想起以往離京時熱鬧的場面,王忠嗣的心中總不免一陣蒼涼。
物是人非,他早已不是那個縱橫北境的四鎮節帥,而是一個慘遭貶謫的落魄之人。
“咯吱咯吱。”
王忠嗣踩著雪,緩緩地往灞橋的另一端走去。
當他走到另一端的灞橋驛門口時,卻被在門口等候的一個男子攔了下來。
“大帥稍待,我家主人請大帥入內一敘。”
王忠嗣沒想到竟會有人在此等他,微微一愣。
他環顧了一圈,看到栓在門口的那匹神駿的照夜玉獅子,他立刻便猜到了來人的身份。
照夜玉獅子乃西域良駒,馬中極品,可遇而不可求,整個長安城只有壽王府才有,獨此一家。
王忠嗣似乎猶豫了片刻,頓了頓,還是走了進去。
“本王好友李太白曾有詩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今日大帥離京,本王本該折柳想送,可惜時節不巧,暫無柳色,只能燙一壺美酒聊表情意。”
驛館空蕩蕩的大堂中,只有正中的一張桌子上坐在兩個人,其一一人是李瑁,另一人則是壽王府文學李泌。
李瑁身前的桌上擺了幾道精致的小菜,燙著一壺酒,滿室酒香。
王忠嗣走到桌前,自己尋了個胡凳坐了下來,問道:“殿下身份尊貴,這天寒地凍的,殿下不在府中取暖,怎的到這荒郊野外來受罪?”
李瑁和李泌並未回答王忠嗣的問題,反倒是李瑁輕輕揭開了酒壺塞,揮手聞了聞,歎道:“好酒。”
李泌迎合道:“此乃太原所出的上品汾酒,難得地很,自然是好酒。”
李瑁端起酒壺在王忠嗣面前倒上一碗,笑道:“大帥此去漢陽千裡迢迢,再想飲到這家鄉美酒可就不易了,來,大帥請用。”
王忠嗣祖籍太原,正是盛產汾酒之地,故而李瑁有此一說。
王忠嗣毫不客氣地從李瑁手中接過酒樽,一飲而盡,眼中露出一絲蕭索。
“少時隨父離家,在外沉浮四十載,生死歷經無數沒想到最後來送我的竟是殿下。”
李瑁道:“大帥乃我大唐北疆長城,國之柱石,我大唐諸將中大帥是本王最為佩服之人,若說大帥會謀反,本王是萬萬不信的。”
“哈哈哈。”
王忠嗣臉色頹然地放聲笑道:“我區區一個落魄之人,如何能得壽王殿下這般禮遇,殿下有話但請直言,否則在下便要告辭了。”
李瑁沒想到王忠嗣說話竟這般直率,尷尬地笑了笑:“本王此來是希望向大帥要一個人。”
“只是為了要一個人?”
王忠嗣凝眉問道:“殿下想要誰?”
李瑁坦然回道:“郭子儀,單於都護府副都護郭子儀。”
王忠嗣沒想到李瑁竟然知道郭子儀,眉頭微微一皺,搖頭道:“我區區一個漢陽太守,豈能調到邊將,殿下太高看我了。”
原本待在一旁的李泌笑了笑,為王忠嗣又斟上了一杯酒:“大帥對郭子儀有知遇之恩,我們只要大帥一封手書即可。”
王忠嗣看了看相貌清秀的李泌,見他敢插嘴李瑁的話,想必身份不低,於是問道:“你是何人?”
李泌起身尊敬地拱手道:“小子壽王府文學, 趙郡李泌李長源,小子幼年曾與大帥有過數面之緣。”
聽到李泌的名字,王忠嗣一下子想了起來,訝然道:“你便是曾得陛下大加讚譽的神童?沒想到你竟入了壽王府。”
李泌謙虛道:“蒙殿下不棄罷了,神童不敢當。”
王忠嗣看著李瑁,看著李泌感歎道:“長源有王佐之才,智計過人,太子身邊無有能抗衡者,殿下能得長源相助,太子儲君之位危矣。”
說完,王忠嗣也不回答郭子儀之事,拿著竹杖起身離去了。
李瑁看著王忠嗣離去的身影,歎道:“王忠嗣果然是太子死忠,都到了這步田地,竟還是如此。”
李泌安慰道:“殿下息怒,王忠嗣與太子少年相識,難免如此。”
李瑁道:“沒有王忠嗣的手書,就算本王不能用郭子儀,也要將他暫時閑置,絕不會將他拱手交給太子,本王自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