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長安風》第15章 官學
李瑁坐有天下,論及從龍之功,李泌居第一,普天之下無人敢有二言。若無李泌輔佐,李瑁到底能走到那一步,就連李瑁自己都沒有底,興許他能否活到天寶年間,都是一個問題。

 此前,李瑁一直對世家抱有極大的成見,恨不得將天下世家除之而後快,但方才李泌的話卻將李瑁明白了過來,原來世家門閥不止威脅他權威的力量,同時也是維系大唐的力量。

 這也是為何大唐歷代帝王對世家門閥極盡打壓權衡,卻從不趕盡殺絕的原因。

 如今的大唐科舉之製雖行,但范圍和力度均不可與宋明相較,而且如今大唐地方的文教也普及不廣,寒門子弟讀書者寥寥無幾。

 此時若是李瑁不顧一切地將世家拔除,地方和中央都將沒有足夠的人才能夠勝任輔政安民之職。而且將來如若大亂,很可能也不會再有李泌之流助李唐帝王力挽狂瀾,定鼎乾坤。

 李瑁不滿世家,歸根結底也不是為了一口氣,而是為了大唐長治久安,百年安穩,若是明知此時鏟除世家對大唐不利,他又怎會去做。

 大殿中很靜,李瑁凝眉沉思了許久,終於,也只能對世家門閥暫且妥協。

 “長源之言有理,此事確實不宜操之過急,免得傷了大唐根本。”李瑁口中說著這句話,似乎也能感受到高祖父太宗皇帝李世民曾經有過的無奈了。

 李泌自己雖是世家子,但他所言也盡是出自公心,李泌對李瑁道:“世家之事乃古之疑難,非一人一時所能解決,陛下不必操之過急。”

 李泌說完,又看了看李瑁的樣子,似乎也能感覺到李瑁的怒意,於是接著道:“不過范陽盧氏私底下向安慶緒供糧,此事還是不可姑息,當用之敲山震虎,以盧氏警戒各大世家。”

 天下世家,以七宗五姓為尊,范陽盧氏更是其中翹楚,若是李瑁能懲戒范陽盧氏,必能叫各大世家稍加收斂,也有助於李瑁後續的動作。

 李瑁聽了李泌的話,問道:“長源以為該如何懲戒?”

 李泌回道:“征回供糧所得之地,雙倍加罰,另以通敵之罪殺盧家主事一人,沒其家財。不過臣以為此事想來淑妃娘娘必不知情,不必殃及淑妃娘娘。”

 雙倍懲處,再殺一房主事,這對於世家而言已經是極大的懲處了,至於株連親族,自然是不可能的。

 七宗五姓之間互相通婚,彼此關聯密切,若是以叛國之罪大加株連,勢必波及極大,得不償失。

 李瑁自然也懂得這個道理,當即道:“長源之言極是,朕準了。”

 盧氏自己撞到了李瑁的槍口,被李瑁怒火波及,自然是自討苦吃,但李瑁之意絕非遷怒盧氏而已,他要的是削弱世家的力量。

 “敲山震虎雖有成效,但非朕所願,朕要的是長治久安,是制度。”李瑁看著殿下的李泌和高適道。

 借范陽盧氏敲打天下世家,雖然可以暫時彈壓,叫他們收斂一些,但時日一久,終究還是無效,李瑁總不能一直靠著這種方式來維系。

 高適聞言,稟奏道:“要限世家之力,當首推科舉,只有朝中任官用人能夠一視同仁,方能根治。”

 李瑁聽著高適的話,點了點頭,但臉上卻未見絲毫的笑容。

 科舉之製說來唯才是舉,以能用人,但拋開其他人情世故不談,光是將世家子和寒門子放於一處考試,論文才,論韜略,論眼界,世家子大多都要勝過寒門子弟。

 這與天賦無關,而是出身和環境本就決定了的。

 大唐歷代帝王,數代英主,太宗皇帝、高宗皇帝、則天皇帝、玄宗皇帝,無一不是極重科舉,可歷經數代成效也不過爾爾,朝中與地方的要職依舊盡數被世家門閥把持。

 若無李瑁在此,就算是到了百余年後大唐衰亡,局勢依舊如此。

 李瑁道:“科舉雖好,但科舉之製成效幾何,天下有目共睹,若光憑科舉之製恐難以奏效,尚需其他舉措一同施行。”

 李瑁既然這麽說,必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於是高適問道:“不知陛下的意思是?”

 李瑁道:“朕欲尊孔子有教無類之說,參照國子監,發展地方州學、縣學、鄉學,延請文德之輩於地方教學,接納寒門子弟入學,你們以為可否。”

 李瑁的話說完,李泌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好一個有教無類,李瑁這是要扛著孔子的大旗,斷了世家的根啊。

 若是此計施行,到時各地大興官學,寒門子弟也都可以自幼讀書識字,條件雖依舊難與世家子比擬,但總歸會有天賦較高者脫穎而出,到時李瑁再借助科舉之製,對寒門子弟大加任用,自然可以打破世家門閥對地方官職的壟斷。

 不過李瑁的方法雖好,不過卻也存在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

 李泌問道:“陛下之策當可惠及萬民,但若真要施行,恐怕所耗甚巨,難以久持啊。”

 李瑁推行官學,鼓勵寒門子弟讀書,自然就要有課室,有書籍,有教書先生,還有一應用度。這些用度若是由百姓承擔,恐怕尋常人家難以負荷。

 可若是均有官府承擔,將會是一筆巨大的數字,國庫那邊恐怕就該告急,戶部尚書楊慎矜也該追著李瑁後面叫苦了。

 早在前隋,隋文帝和隋煬帝便曾在地方興建庠序郡縣之學,但礙於所支甚巨,一度停辦,而到了如今,這個問題依舊沒有解決之策。

 不過李瑁顯然是早有打算,李瑁道:“朕欲收鹽鐵專營之權,以此所獲之利,營建地方官學。”

 李瑁之言一出,下面的李泌和高適這才反應過來,難怪李瑁有大興官學的底氣,原來李瑁的目的竟在於此。

 天寶年間,鹽鐵之利多在民間商賈,還有楊家等朝中權貴,鹽鐵之利所獲極大,而且關系民生安穩,李瑁自然想要將其收為朝廷所有。

 “陛下若收鹽鐵之利,恐有與民爭利之嫌,不利於風評啊。”高適對李瑁擔憂道。

 鹽鐵專營,無非就是商賈之事,文人雅士所不齒,高適也是讀書人,自然也是如此。

 李瑁當即道:“朕之所為,便是利天下萬民,誰敢二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