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還看今朝》第6卷 第93節 改革永遠在路上
“不改革是肯定不行了,隨便誰來,都隻想自己撈錢,廠子還能活得下去?”

 “是啊,咱們在下邊拚死拚活乾,有的人卻閑得看報紙喝清茶,結果卻拿得一樣多,甚至還不如他們多,這公平麽?”

 “一樣拚死拚活乾,但每年收入卻在減少,這恐怕不是我們的原因,是當官的原因,拿不出解釋來,當然該下課!”

 “廠裡一年到底幹了些啥,年底該達到啥目標,達到目標我們又能拿到多少,這些早就該有一個說法,不能老是開啥狗屁職代會,畫個圈,忽悠一下,然後就拍巴巴掌通過,到年底又是各種客觀理由來解釋,就把大家糊弄過去了,周而複始,還是這幫人,當然不行!依我看,早就該改了!”

 褚玉林和王凡看著最後這一個默默抽著三塊錢一包的紅梅煙的男子最後把煙屁股往地下一扔,用腳碾碎,突然發聲,周圍的人都下意識的望向他,意識到這一位多半是一個有些影響力的人物。

 “王哥說得對,早就該改了,誰該吃肉,誰該喝湯,總得要有一個標準,不能吃大鍋飯都一樣,也不能到頭來越混越慘,照我說這就是當官的沒本事,你要當廠長經理,那就該這一切給安排好,讓大家心服口服!”

 “是啊,王哥他們上邊的都在東竄西遊說服大家,我們都是大老粗,不懂,你得幫我們把把關,讓我們明白誰的最可靠,最可信!”

 又是一陣嚷嚷吵鬧,熱鬧非凡。

 在褚玉林和王凡兩位記者看來,其實這些基層職工的態度起不到決定性作用。

 對這些職工們來說,隻要能旱澇保收,最好還能輕松悠閑的過日子,那就最好不過了,但這種情形肯定是一個企業無法接受的,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如果按照職工們的設想,那麽這家企業注定是被淘汰的命運。

 但同樣這些基層職工的態度又是很重要的。

 最起碼一個改革的方案,哪怕無法讓他們滿意,但是起碼要讓他們覺得是公平的,是可行的,或者說要讓他們明白為什麽要改革,不改革會變成怎麽樣,所以必須要如此。

 既要激活活力和競爭力,讓企業在未來市場上能攻城拔寨,發展壯大,又要讓職工們勞有所獲,多勞多得,年年有盼頭有想頭,兼顧效率與公平,這就是改革的目的所在。

 這道題說起來都挺簡單,但是如何來體現實現,在每個行業領域都會有所不同,有所側重,有所選擇,這也考驗方案規程操刀者的智慧和決斷。

 褚玉林和王凡都是這一行道浸淫了十幾年的精英了,可以說各行各業的翹楚人物也見識了不少,特別是企業界的,從八十年代的步鑫生馬勝利李經緯,到再後來的何伯權張瑞敏倪潤峰,他們這一批精英記者幾乎是見證了一代接一代的企業家成長起來。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個時代的風雲人物,而誰能夠在這個浪尖潮頭站穩一個時代而屹立不倒,那就是了不起了,但如果能夠引領時代,甚至一直在潮頭巔峰沉浮起伏而不沉入水中,那才是真正的英雄。

 在他們看來,被尤萬剛和鍾廣標讚不絕口的沙正陽大概也就是趕上了一個時代潮流的幸運兒。

 或者再說一點兒不客氣的話,可能這個家夥剛好踩著一點兒狗屎運,當然肯定也有點兒本事,然後再投了某些領導的眼緣,諸般造化雲集於一體,所以就脫穎而出,然後就成了萬眾矚目的傑出人士了。

 但實質上,時勢造英雄,這句話永遠不過時。

 有句話說得很好,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大概就是指在某個區域范圍的特定時段上,沒有其他更優秀一點兒的人物,所以其實很一般但是正好表現耀眼一點兒的你就成名了,你就成了英雄或者梟雄了。

 “活力和效率,公平和民生,我所理解的,作為國企要做到的大概就是這兩點吧,如果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好,那麽你就需要改革或者改進,而且這可能也會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長期過程,嗯,用一句話來形容吧,改革永遠在路上,永無止境。”

 沙正陽好整以暇的翹起二郎腿,雙手合叉放在腹部,身體靠在沙發上,沉靜自若的道。

 褚玉林和王凡坐在沙正陽的對面,若有所思。

 此時窗外的陽光輕盈的灑落在辦公室內,寬敞的室內空間,松軟的真皮沙發,加上眼前盈盈潤色的青翠茶葉懸浮在水杯中,猶如一幅絕美的靜物畫。

 沙正陽的面頰在陽光特定角度照射下一面顯得十分光亮奪目,而另一側這顯得格外幽暗深邃,這種對比下,讓這個年輕人的形象在褚玉林和王凡心目中驟然加深了幾度。

 當然更讓褚玉林和王凡印象不斷深刻的不會是一個簡單的畫面,而是來自沙正陽不斷衝擊他們的思維理念的一些觀點。

 無論是褚玉林還是王凡都覺得這一趟來對了,撿到寶了,這家夥不但是一個腹中有料的家夥,而且這家夥也敢說。

 這個年齡的幹部,不該是韜光養晦靜熬資歷,等待資歷足夠再來一鳴驚人麽?

 這直接顛覆了二人的觀感,甚至直接被沙正陽的觀點言論給刷新印象。

 “活力和效率,公平和民生?”褚玉林和王凡都在咀嚼著這兩句話裡隱藏的具體含義,一時間覺得這幾個詞語裡豐富的內涵讓二人都有些動容。

 “對,活力和效率,公平和民生。”沙正陽也在斟酌著如何來詮釋這兩句話四個詞的意思。

 要讓這兩位眼高於頂,來自己這裡甚至有點兒居高臨下的經營記者真正折服,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但如果能夠打動這兩位記者,讓他們在對自己在長川實業的改革話題上多闡述一些內容,或者說加入自己的一些私貨,也許既能讓他們感覺到不虛此行,同時也能讓自己的一些想法觀點讓更高層面的領導所看到,進而引起一些關注。

 能實現這個目的,也不枉自己如何查煞費苦心的準備了。

 “所謂活力,我的理解就是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自身的目標和為實現目標而制定的切實可行的戰略和計劃,沒有一個為之奮鬥的團隊,而隻是希望得過且過,那這個企業哪怕現在狀況再好,都是失敗的。”

 沙正陽毫不諱言,“我認為當前長川實業旗下的房地產板塊基本上是失敗的,當然這其中可能與政策和市場有一定關系,但是內因還是本質,……”

 褚玉林和王凡都是對長川實業房地產這一塊是做過一番實地調查的,這是長川實業排序前三的一大板塊,龐雜而散亂,項目多而散,大多數都是一些半拉子,甚至有些還能追溯到五六年前在海南和北海的地產泡沫中難以自拔的一大堆爛尾工程。

 沙正陽的這個自我剖析不可謂不坦率。

 “這麽說來,沙總對房地產市場是寄予厚望了,您覺得這個領域未來會有大發展前景?”

 免不了又是一番忽悠,夾帶私貨也免不了,從兩位記者錄音筆一直常開,筆記本的不斷翻篇,就能感覺到這兩位記者對沙正陽的觀點有多麽濃厚的興趣。

 “沙總,您的觀點很深刻而犀利,甚至有點兒鐵口神斷的感覺,我們也很期待你的論斷最終被證明,那我們還是言歸正傳,活力這個詞語我們能明白是什麽意思了,但是如何來實現這個活力,就是通過你們現在的競聘模式麽?”

 王凡率先問道。

 “要理解活力,需要和效率結合起來。”沙正陽略微思考了一下,便徑直道:“活力是內核,效率既是其體現形式,又是實現活力的保證,……”

 “……,效率是什麽?這是一家企業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耐以生存的保證, 計劃經濟中,效率往往被放在最後一位,甚至忽略不計,但是在市場經濟中,沒有效率,你就是死路一條,……”

 “怎麽來激發活力,提升效率,這就是我們采取組團競聘要做的,事實上我們毫不諱言,基層職工很重要,他們是根基,他們能決定這個企業的存在,但是決定一個企業能不能向好,關鍵還在於這個管理團隊,我所指的管理團隊,是一個廣義的,包括決策團隊,管理團隊,技術團隊,後勤保障團隊,……”

 褚玉林點點頭,和其他的那些企業負責人不一樣,沙正陽在這個問題上更坦率直接,不像有些人那樣動輒把普通職工的重要性提到最高位置,但實質上在工作中卻把普通職工的利益拋之腦後。

 “作為管理團隊,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讓包括每一個普通職工所付出的所創造的勞動價值得到充分體現,為讓他們為自己的勞動獲得與其勞動價值相當甚至更好的報酬所得,這就是一個團隊的價值體現,……”

 唰唰的筆尖在紙上形成的響聲,襯托著辦公室裡的氛圍更加空靈而高遠,一時間沙正陽自己都有些沉醉了,嗯,膨脹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