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還看今朝》第9卷 第82節 恭喜了
第1421章 恭喜了

 財政的壓力無疑是最大的痛點,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這個難關。

 如此大規模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哪怕是把財政全部投入進來,都難以支撐,這還不說,隨著城市化進程推進加快,還涉及到基礎教育和醫療等民生基礎設施的投入。

 這就是只能是多條腿走路。

 “城市建投集團那邊準備得如何了?”按照沙正陽的設想,整個市區內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運作都要交給城市建投集團來負責,市裡邊只要建設規劃和進度,具體如何來操作,一切交給城市建投集團來。

 “剛搭建起來,大家都還沒有多少經驗,估計還得要一兩個月才能正式運轉起來。”孫韶華覺得自己現在都快要分成幾瓣了,本身自己分管的國土城建交通這一塊工作就很繁雜,現在中原新區又交給了她,把她所有私人時間填進來都有些不夠用了。

 “市長,能否把交通這一塊工作交給其他領導來分管?”孫韶華終於還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不是她怕苦怕累,而是實在忙不過來了。

 沙正陽也能理解,微微點頭:“嗯,你也的確有些忙不過來,不過交通這一塊工作和你現在抓的這些工作息息相關,需要找一個比較合拍的人來負責才行,嗯,你有什麽好的建議?”

 孫韶華小心的看了一眼沙正陽,才緩緩道:“市長你覺得讓老蔣來抓交通這一塊工作如何?嗯,我覺得老蔣精力充沛,情況也十分熟悉,我和他共事這麽久,感覺他對這些方面工作還是很在行的,很多觀點想法和我們也比較一致,只是老蔣這個人比較內斂,說得相對較少,但真正落實上,他的能力不弱,甚至也可以讓他來協助我抓城建工作,……”

 按照孫韶華的想法,她甚至想把城建這一塊工作也交出來,但她知道沙正陽肯定不會同意,所以很知趣的沒提,但讓蔣勝寬來協助自己抓城建,這還是可以的。

 果然沙正陽思考了一下,一時間沒有表態。

 城建這一塊是未來兩三年城市化進程的重頭戲工作,可以說必須要有一個具有執行力令行禁止的領導來負責,而且這個人還必須要合拍,不能內心不認同自己的工作思路,否則的話無論他多聽話,都難以激發起其工作主觀能動性,這不是沙正陽想看到的,所以他需要慎重考慮。

 但孫韶華提的蔣勝寬倒是很符合沙正陽的胃口。

 來了這麽久,蔣勝寬這個人不顯山露水,顯得很低調,但是低調並不代表他就差了,很多工作的首尾都是蔣勝寬在做,自己更多的是直接切入,這樣一看起來,蔣勝寬似乎沒什麽多大的成績,但是內裡沙正陽卻很清楚人家的功勞苦勞。

 “唔,老蔣不錯,我先和天誠書記商量一下吧。”沙正陽點點頭。

 

 作為市政府秘書長,蔣勝寬很清楚換了市長之後,自己的身份就顯得有些尷尬了。

 前任市長表現不佳,無論是在哪方面都沒有得到多少好評,兩年下來,甚至連一點兒漣漪都沒有激起,就這麽悄無聲息的離開了。

 新來這位年輕市長很顯然和前一任大不一樣,雄心勃勃,宏圖大略,中央專門將其從漢川調來,其意圖不問可知。

 他一度以為對方會和楊天誠的矛盾難以調和,但是讓他無比震驚的是沙正陽輕而易舉的“折服”了楊天誠,楊天誠表現出來的支持態度讓他幾乎不敢相信,甚至懷疑這裡邊是不是有什麽“陰謀”。

 但事實證明這位年輕市長的工作藝術超乎尋常,與市委這邊的關系迅速打開,而作為市委I書記的楊天誠的胸襟眼界也遠非自己以前所想像的那樣淺薄,這兩位迅即聯手,立即就讓整個中州市的面貌為之一變。

 蔣勝寬本來是想要觀察一段時間再來做決定的,但是他發現自己似乎是身不由己的就跟隨著這股大潮而行,沙正陽對其周圍人的帶動力量和影響力是巨大的,只要你認可其想法觀點,就會不由自主的跟隨其指揮棒而動。

 蔣勝寬努力想讓自己冷靜客觀一些,在工作上可以積極主動,但是更應該以一種審視的目光來判斷分析,沙正陽表現出來的強勢,尤其是在經濟工作上的獨斷和強勢,勢必波及到和經濟工作相關的工作,這覆蓋面太寬泛了,毫無疑問是有些侵蝕了市委那邊的權力的,像譚振國、季子安和薛一行無疑都是受到了一種壓力,甚至“擠壓”。

 但這是沙正陽挾大勢而來,無人敢當。

 季子安主動和沙正陽站在了一起,而且配合默契。

 譚振國也在調整姿態,而薛一行無疑就是一個失落者了,中原新區被孫韶華接手之後立即煥發出勃勃生機,這和前兩年形成了鮮明對比,也讓薛一行在楊天誠那裡乃至省裡大大失分。

 自己該怎麽做,蔣勝寬一直考慮,沙正陽沒有對自己要求太多,但是蔣勝寬知道自己不能這麽隨波逐流,要有所為。

 但有所為也得要講求方式方法,準確的說,自己不是市政府領導,這個市政府黨組成員不過是一個名頭,過於熱心積極,很容易引來其他副市長的側目,那反而不利。

 好在沙正陽一來之後大開大闔,各方面工作力度很大,但是對方精力也是有限,很多工作急需要前期的一些準備,更需要主要工作完成後的一些收尾,所以蔣勝寬很好的把握住了這一點,不動聲色的把不少工作的前期準備,特別是後續的跟進收尾工作接了下來,而且做得有聲有色。

 現在回報終於來了。

 省裡一位朋友給他打了電話,告訴了他一個消息,楊天誠和沙正陽向省委建議,讓自己兼任市長助理。

 得知這個消息,蔣勝寬心潮澎湃。

 盯著這個市長助理位置的人很多,比如原來的吉登雲,當然現在三川縣表現如日中天,也許吉登雲未必看得上這個市長助理位置了,還有市財政局局長馬建軍,以及市委副秘書長覃澤勤。

 覃澤勤深得楊天誠的欣賞和信任,但資歷略淺,按照蔣勝寬的判斷,要一步到副市長可能略微困難一些,但出任市長助理應該是最合適的,過渡一年之後再任副市長也就順理成章了,今年年初一度傳出了他可能要到市政府這邊來,但是應該是沙正陽的到來使得很多東西都發生變化,一個新來的市長,而且是中央親點而來的,如果不給予這位市長足夠的支持和話語權,那麽你中州憑什麽要在較短時間內打開局面?很顯然平原省委省政府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沙正陽來之後一切人事上的動作都暫停了,這明顯就是要看看沙正陽的動作之後,然後要聽聽沙正陽的意見。

 只是蔣勝寬怎麽也沒想到如此之快這好事就落到了自己頭上,而且是天大的好事。

 要說蔣勝寬沒想過,那是假話,但是他也清楚自己的底子。

 競爭對手都實力雄厚,自己在努力工作,人家也沒閑著。

 吉登雲表現差了?三川縣的發展現在如火如荼,如日中天;馬建軍在財政狀況如此困難的情況下,仍然一力支持城市建設,而且把各項工作梳理得有條不紊,雷仕群讚不絕口;覃澤勤就不用說了,這裡邊哪一個是易與之輩?

 蔣勝寬唯一能做的就是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在自己工作范圍之內盡可能的把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既不能逾越跨線,但又要把一些大家不太在意卻又關乎後續的細節工作做好,他只能做到這一步。

 現在看來這位沙市長是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的人,你沒做好的,他看得見,你做好了的,哪怕很細微,他一樣了然於胸。

 現在蔣勝寬也很慶幸自己能夠一以貫之的按照當初自己設定的路徑去走, 沒有走偏,也沒有觀望。

 雖然不清楚一旦接任市長助理之後自己會主要分管哪方面的工作,但以沙正陽的風格,是絕對不會提拔一個幹部起來卻讓你清閑著的,那絕對是要把你往用足用夠,但蔣勝寬樂意。

 多少人都在渴求這樣一個機會,在體制內奮鬥,不就是希望獲得一個更大的舞台來供自己施展麽?

 不過現在一切都還未定,省裡那位朋友也說這只是市裡邊向省裡相關領導和組織部門作了匯報,提出了市裡的意見,最終還要看省裡意見。

 那位熟人也說了,這種情況下基本上是不可能駁回的,尤其是還是楊天誠和沙正陽二人聯袂主動去向省委匯報的,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是一兩天之內就應該有回復下來。

 “秘書長,市長請您到他辦公室去一趟。”邱覺曉走到辦公室門口,敲了敲門,見蔣勝寬辦公室裡沒人,這才走進來,微笑著對蔣勝寬小聲道:“秘書長,恭喜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