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還看今朝》第8卷 第56節 創新,永不止步
除了建委這邊,沙正陽要花心思的地方還有很多。

 和互聯網以及軟件企業不一樣,這一類製造業的引入就涉及到土地、水電、道路交通和稅收政策等諸多方面的軟硬件支持問題了。

 每一條每一款這些企業都要和政府細談磋商,而且沙正陽要引入的也肯定不會是像互聯網企業那樣的小微創業型企業,而是要直接瞄準大型製造企業。

 這就要求沙正陽提前和相關的諸如稅務、工商、電力、金融等諸多部門一一進行先期協調,避免後來入場時的拉鋸戰,影響到效率。

 當然,這並不是說沙正陽不想引入中小型製造企業,而是現實所迫。

 你要想讓漢都的製造基地確立起來,最快最有效最立竿見影的方式就是引入大型企業,這樣的企業來一個能頂幾十個中小企業,因為它們本身就要自帶上下遊的附屬企業而來,而它們的到來就會吸引更多的零部件產業鏈上的企業蜂擁而至,這就是大型企業的優勢所在。

 反過來,當一大堆零部件產業鏈企業在你這裡落地之後,一樣可能從中培育出大型企業,或者吸引其他大型企業來落地,但從目前來說,吸引大型企業來落戶仍然是當務之急,中小企業的吸引和培育還要放到下一步去了。

 下一步的工作是要從整個營商環境的生態體系上來重塑締造,樹立起一個內陸地區招商引資和產業集聚發展的一個超級典范。

 沙正陽希望能夠把自己前世中的所有經驗運用到高新區上來,讓其擁有一個可以媲美前世2012年以後的種種先見之明,避免犯前世中的很多錯誤。

 現在還不能說徹底搞定了建委這邊,只能說楊先明基本認可了自己的設想,那麽還要和臧庸、田玉恆溝通,但估計問題不大。

 具體執行還是在楊先明手上,效率高低,執行能力高下,都得在楊先明那裡體現出來,所以沙正陽要先把楊先明這邊搞定。

 之前包括季國力在內的這些人都還沒有意識到省裡和市裡對高新區的要求,現在知曉了高新區未來的產業結構不僅僅隻局限於互聯網和信息產業,那麽下一步就不得不考慮如何雙輪驅動兩翼齊飛的格局了。

 季國力不是庸人,沙正陽也看得出來,這個人還是很有想法的,只是原來的思維慣性限制了他的思路,現在打開之後,他會很快就調整過來,考慮高新區的北片,也就是與經開區和飲馬區毗鄰這一片區域的發展問題。

 這一片雖然區域小了點兒,但是卻好在和經開區這邊接壤,基本道路的基本架構有,只需要在現有基礎之上進行整修和提檔升級,遠比那些還需要拆遷之後再來建設的區域要方便得多。

 不過,總的來說,高新區還是有所束縛,被現有的小格局所困,而原來的規劃要在2002年才會啟動建設,現在甚至連前期工作都還沒有來得及開展,從現有的行政程序和效率來看,沒有一年半載根本拿不下來。

 所以他必須要有新的舉措。

 

 “什麽,一站式服務中心?”呂宗平接過沙正陽遞過來的建議,正準備打開看一看,聽到沙正陽這話,又忍不住放了下來。

 “對,一站式服務中心。”沙正陽點點頭。

 “這個一站式服務中心,主要還是針對企業服務,范圍還比較狹隘,但就目前來說,我們覺得可以試一試。”

 呂宗平終於體會到了這個家夥為什麽會在很多領導心目中那麽不一般了,不僅僅是對方在搞經濟上有多麽大能耐,也不完全是對方在宏觀治政上相當深遠廣博的見識,而是這個家夥更能折騰,能把很多大家也許能想到,但也隻停留於想一想的事情落到實處,要真刀真槍的去幹一番。

 就憑這一點,就足以讓領導側目而視而願意用一用了。

 對於自己來說,一樣如此,起碼呂宗平覺得自己的興趣立即就被這個家夥給勾了起來。

 “正陽,看你這說法,這個一站式服務中心是配合招商引資而來,嗯,聽你的意思,也許以後還會在這個基礎之上有所推廣推開?”

 “改革也要摸著石頭過火,一步一步來嘛,目前主要還是為了解決企業申辦項目程序多耗時長,行政效率低下的問題,但以後也許可以推而廣之。”沙正陽含糊其辭。

 “別給我打馬虎眼兒,我懂。”呂宗平也不客氣,“是不是會有很大的調整,涉及到很多部門的權力變更和調整?”

 “市長,的確有比較大的調整,但我覺得這也是為了工作,而且局限於我們高新區,搞一個嘗試嘛,在高新區可以進行這個嘗試,畢竟我們高新區新建,什麽都是新的,那麽模式都可以實驗,不合適就改回來,也要允許犯錯誤嘛。”

 沙正陽的解釋很坦蕩。

 “行,我一邊看,你一邊說,有問題我就直接問。”呂宗平點點頭。

 對於他這個市長來說,有新東西新想法是好事,就怕你新瓶裝舊酒就沒意思了,但呂宗平相信沙正陽不會。

 “其實這個想法我在宛州工作時就已經提出來了。”沙正陽不諱言,“但當時限於環境和條件,宛州市那邊嘗試過,有一些改進,但是並沒有真正推進落實,我也努力過,但是最終還是覺得大環境不成熟,所以慢慢被擱置了。”

 “哦?有點兒意思啊,你具體說說。”呂宗平更感興趣。

 如果是在別的地方嘗試過未能推開,說明這的確存在很多難以推開的客觀困難和製約,而改革就是要打破這些製約,突破窠臼,這才能真正解放生產力。

 呂宗平來漢都可不是為了當一屆太平市長的,他是想要有所作為的。

 正因為看到茅向東也是和自己相似,也有意要一番作為,所以呂宗平才在面對茅向東的強勢時願意退讓妥協,因為他知道必要的隱忍退讓能夠讓工作更順利。

 如果是茅向東只是想要庸庸碌碌混日子,還要阻擋自己乾一番事業,那麽哪怕茅向東是市委I書記,呂宗平也不會退讓,哪怕官司打到中央他也不怕。

 “當時我在宛州經開區工作,宛州當時的招商引資環境很糟糕,招商引資來的企業遭遇很多問題,有時候蓋三五十個章,跑幾十個部門,甚至一個局行部委裡邊就能蓋七八個內部審批章,拖上半個月也是常事,從開始已審批到最終落地,三五個月都算是比較快的了,如果遇到要過省裡的審批,那甚至一年半載也很正常,這對於項目業主和企業主們來說可以說是最大的痛苦。”

 沙正陽侃侃而談。

 “很多企業主和項目業主其實不介意和政府幹部交朋友,甚至也不介意在宴請招待等方面花錢,但是他們極端厭惡這種利用手中行政權力來要挾和延誤效率的做法,這種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的吃拿卡要,我把它定義為敲詐勒索,甚至比普通的敲詐勒索更為惡劣。”

 “國外在這方面的定性和懲處箱單嚴厲,所以被很大程度的壓製了,而我們國內由於傳統和文化的緣故,逢年過節,人情往來,對於這方面的認定相對寬松得多,這種不給利益不辦事,給了利益亂辦事,雖然有些看起來事情很小,甚至就是一張購物卡,或者兩箱水果,一點兒土特產,但是這種風氣的蔓延就極其惡劣,這對於外資港資這些企業來說,更是覺得難以,這也極大的影響了我們內陸地區的政府部門形象。”

 呂宗平能理解沙正陽所說的這些,他一樣很有感觸。

 他到過香港和新加坡,這些地方對公務人員的紀律約束要比國內嚴格得多,一經發現,懲罰力度很大,這種嚴刑峻法之下也的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當然配套的高薪養廉人家也的確跟上了。

 “所以我當時在宛州經開區的時候就考慮過如何能夠讓這些來開發區投資辦企業的業主們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這種勞民傷財的繁瑣程序影響, 對於那些重點項目和大項目,關系不大,畢竟領導盯著,肯定會特事特辦,但即便是這樣也還是有一些人要在裡邊多吃兩頓飯多喝兩頓酒多拿兩張購物卡的現象,而如果換了一般的小企業小項目,常規性的走流程,那問題就比較多了,屢禁不止,屢殺不絕,……”

 沙正陽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一抹苦笑。

 回想起當年在宛州開發區,他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少得罪人。

 處理過幾個幹部,雖然名義上是紀委去處理,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是他在推動,免不了就有人要在後面以任人唯親培植私人勢力為由告黑狀。

 不過好在那個時候錢正也好,林春鳴也好,都能扎得起。

 現在在漢都高新區,情況會更複雜,後期涉及到的工作量也要大得多,而按照原來的這種跟進式的模式也顯然不可行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