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還看今朝》第3卷 第45節 國企(三)
沙正陽大吃一驚,軍工企業要搬遷?

 宛州西南幾個縣裡有不少三線建設時候的軍工企業,這個情況沙正陽知道,這些企業規模較大的屬於兵器工業部直管,而一部分規模較小的屬於省國防科工委,林林總總有六七家,分布在三個縣的山溝中。

 他也有印象,近幾年全國各地三線建設時建在山區的兵工企業都在進行轉型。

 這個轉型一是指產業轉型,也就是所謂的軍轉民,二是指從山區搬遷出來,到地級市以便解決這些為國防事業犧牲了幾十年青春的職工們後顧之憂,然他們的後半輩子和家屬子女能有一個更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但沙正陽也有印象,前世中宛州好像並沒有接這些兵工企業才對,他們大多搬遷到了漢都和嘉州等地,尤其是以嘉州居多,但這些企業情況都不太好,絕大多數在98、99、2000年那輪國企改製風潮中沒落下來,要麽就是被兼並整合,要麽就是直接破產,少數改製成功活了過來。

 怎麽這一世省委卻直接要求宛州接手這些企業了呢?

 沙正陽不確定是不是因為自己帶來的蝴蝶效應也影響到了這一點,但有一點他確定無疑,那就是林春鳴前世中是沒有到宛州擔任市委i書記的,而是一直在漢都,後來接任了漢都市委副書記,最後才調到省裡。

 而這一世林春鳴的軌跡卻發生了變化,調到宛州擔任市委i書記,省委對宛州的定位和態度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是不是因為這個因素才導致省委將這樣一副重擔交到宛州市委手上,沙正陽也不清楚。

 但是林春鳴這麽說,也就意味著省委已經基本上對此做出了決定。

 “林書記,這些企業都要搬遷到宛州麽?”沙正陽訝然問道。

 “嗯,基本上已經敲定了,這是馬書記周高官到京裡領受回來的任務,基本上確定了在哪個地區的這些三線企業就搬遷到哪座城市的原則,當然也會結合一些產業融合配套的需要,所以我們宛州內部的這七家企業就意味著在未來五年內要完成搬遷。”林春鳴點點頭,“甚至還有可能安襄的個別企業也會搬遷過來。”

 “這個壓力可就太大了。”沙正陽沉吟著道:“目前這些軍工企業都面臨著轉型的巨大壓力,中央和省裡不可能對這些企業無限期的扶持,我估計會有一個時間段,如果轉型不順,那問題就麻煩了。”

 “我也知道,所以和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這個問題,但是省委的意見是這是政治任務,不允許討價還價,接受也要接受,不接受也要接受。”林春鳴苦笑,“宛州市委需要打這一場硬仗,省委會很快把市委班子補齊,新來的這位副書記,一個重要工作酒肆要協助這些企業搬遷出來,而且還要幫助它們融入地方,發展好。”

 沙正陽撲哧一聲笑出聲來,“林書記,這說明省委對您的信任和看重啊,相信您能扛得起這副重擔。”

 “哼,你少給我說風涼話,現在我的調研還得要加上這幾家軍工企業,所以我暫時都沒有跑那幾個縣。”林春鳴搖搖頭,“算了,先不說這些軍工企業了,它們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搬遷出來的,我們首要任務還是解決我們自己的市屬企業問題。”

 沙正陽明白林春鳴的意思,宛州最大的企業,宛州無線電廠,該怎辦?

 這道題不好做。

 宛州無線電廠現在也有接近四千職工,原來主要生產收音機、錄音機、收錄機以及音響,但是龍騰收錄機牌子也隻紅火過一陣,現在收錄機早已經不暢銷,而收音機的市場規模日趨縮小,音響如果能做好,這個市場規模到不錯,可卻不是宛州無線電廠能做到的。

 頂端的如丹拿之類不用提了,高端面臨來自日本企業的衝擊,健伍、索尼、先鋒、山水、愛華、JVC,國產則有亞迪、八達、惠威等的崛起,宛州無線電廠在音響這一塊迅速敗下陣來。

 沙正陽有印象,後世惠威和亞迪(天逸)迅速成為國內中高端音響的強者,這兩家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都很大,而且不斷向外收購拓展,根本不是宛州無線電廠這樣老邁笨重的國企所能比的。

 只可惜現在彩電行業也是群雄並起的時代了,宛州無線電廠就算是想改行都沒有機會。

 “林書記,宛州無線電廠我現在還沒有考慮好,好在這家企業還能湊合拖一拖吧?”

 沙正陽也不是神,他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讓一家擁有三四千職工的國有大型企業起死回生,就算是宛州電器廠他都沒把握,還得要看能不能通過和三洋的合資先改造一番,再來說其他。

 唯有隻有六七百職工的電風扇廠稍微有把握一些,尤其是正好趕上飲水機的市場還遠未飽和的時間節點。

 “嗯,難,負債太高了,就目前來說,隻能保吃飯,但一旦倒下,整個宛州市都得要受影響,加上家屬,那是一萬多好人,幾千個家庭。”

 林春鳴覺得自己接上宛州這個擔子之後就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每天從上床到起床,腦子裡總有解決不完的問題,比起在漢都當常務副市長壓力不知道要大多少倍。

 “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過像宛州電器廠和無線電廠都有一個很大問題,那就是冗員太多,無論是誰來接手,無論是采取哪種方式來改製,恐怕企業首要問題就是通過各種方式來裁汰冗員,都得要有這個思想準備才行。”沙正陽提醒道。

 林春鳴點點頭,他有這個思想準備。

 問題是企業職工大量下崗,你得要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讓他們可以去選擇才行,否則光是下崗而沒有其他崗位來滿足他們工作的需求,那就要出問題。

 “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大力度招商引資,通過引入大量的項目和企業落地來應對和消化我們這些國企改製可能帶來的下崗潮。”林春鳴道:“馬書記同意我們宛州可以在招商引資局和一站式政務中心的設置試點,也鼓勵我們不要怕出問題,大膽嘗試,隻要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打破一些窠臼,創新一些舉措,都是應有之意。”

 “那就最好不過了。”沙正陽建議道:“林書記,我有個建議,我們漢川本身地處內陸就已經夠封閉的了,而我感覺宛州所處的漢東盆地比漢都封閉,接受新生事物的抵觸情緒更大,尤其是我們的領導幹部在思想觀念上頑固不化,我覺得您應該有計劃分批次的帶咱們宛州的幹部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沙正陽的建議讓林春鳴有些意動。

 “不必去燕京滬上廣州深圳,就去長三角和珠三角諸如東莞、佛山和長三角那邊的無錫、常州、蘇州、江陰、溫州這些地方去看看,讓他們充分感受一下改革開放給那邊帶來的變革性發展,我相信我們的幹部多出去幾趟,多去看看不同地方的不同的條件,但是在一個政策下如何發展到現在這一步的,我相信他們會有觸動。”

 見林春鳴沉吟不語,沙正陽又繼續補充道:“在考察學習的同時,我們也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一些招商引資工作,我覺得我原來在銀台的一些方式方法也可以在宛州用起來,宛州外出到沿海地區打工的人更多,把這些線索收集起來,經過篩選,我相信能夠從中物設到願意到我們宛州來投資的企業主。”

 “嗯,你的建議不錯,不過招商引資才是我們當前最急切的問題,你說的在銀台的做法,你馬上拿出一個方略來,我覺得可以做起來,盡快拿出方案,早些下發下去。”林春鳴迫不及待的道:“我現在是病急亂投醫,隻要能解決問題,大小不論,蚊子腿也是肉。”

 面對林春鳴的急切心情, 沙正陽也能理解,省委的信重,市委裡邊班子成員的關注,幹部群眾的期待,這一切都形成了巨大的壓力,使得林春鳴內心也難免不生出急躁的情緒。

 特別是他幾乎是隻身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就目前來說,班子成員和同事與他的相互了解和信任程度都還不夠,在很多工作上的配合也不可能在漢都那樣默契,所以他希望取得一些成績來贏得大家的信賴。

 “招商引資的前期工作可以做起來,另外我打算回漢都一趟,一是自然堂水業對東峽的考察投資事情爭取早點兒敲定,二就是華峰電器的問題,先和那邊談一談。”沙正陽也下定決心,“還有三洋那邊,我建議林書記可否通過省裡外事辦和相關部門聯系一下,看看三洋那邊有無來我們宛州考察意願,我們可以發出邀請。”

 “可以,幾管齊下,我們一邊準備一邊乾。”林春鳴斷然道:“我也不打算等到調研完再來定論了,我看宛州這邊情況都是大同小異,的確需要好好整肅一下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