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財富奇緣》四十二、找尋幸福
  孟想出了滬海虹橋機場之後,就立刻上了一輛出租車,興致衝衝的按照“媽媽桑”給的那個地址就去找那位讓他朝思夜想的葉美倩。

  此時,絕大部分的滬海市民還只是處於溫飽線上而已,鮮花由於中看不中用,基本還普遍被當成是低端“奢侈品”,所以,鮮花店並不多見,想要買花一般都要去花鳥市場裡購買,於是,當出租車經過一個花鳥市場的時候,孟想下車去買了一束玫瑰花,打算見到葉美倩的時候送給她,聊表寸心。

  ***

  出租車在路邊停靠後,孟想下了出租車。

  孟想左手拖著行李箱,右手捧著玫瑰花,時不時的還得看看那張紙上的地址,生怕走錯了道。

  孟想懷著無比激動而複雜的心情,一心想著見到葉美倩應該說些什麽,可眼前的一切卻讓他徹底傻了眼,“媽媽桑”給的這個地址,如今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

  於是,孟想急忙向路人打聽情況,之後才知道,這一片都已經動遷半年多了,住在這裡的居民自然也都已經全部都搬走了,據說,有些搬去了浦東,有些搬去了閔行,有些搬去了寶山。

  孟想一時之間沒了方向,不知道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這到底算是好事多磨,還算是有緣無份?”一個大大的問號,此刻在孟想的腦海中浮現。

  ***

  孟想拖著行李箱漫無目的的走在大街上,手裡還捧著那束準備送給葉美倩的玫瑰花。

  當看見路上的一位洋妞時,就將這束玫瑰花送給了她。

  洋妞非常高興的左一聲“Thank You!”右一句“Thank You!”。

  要是這束花是送給滬海姑娘,那必然是討一頓罵:“儂有毛病啊?我又勿寧得儂,十三點。(滬語意思就是,你有毛病啊?我又不認識你,神經病)”。

  “天大地大何處是我家?”這句話反反覆複一直在孟想的心頭縈繞著。

  孟想此時雖然是有了身份,一個香江居民的身份,但站在這個1989年的滬海,卻難言任何的歸屬感,反而更顯沉重的失落感。

  坐在街邊一個花台上,孟想掏出了口袋裡的錢包,錢包裡有一張小相片,相片是孟想和姨媽的合影。

  “對啊!”孟想立刻就跟滿血復活似的自言自語道。

  這張照片讓孟想想到了自己最親的親人,一直養育栽培他的姨媽,應該也算是這個世界最值得他信任的人了,找到了姨媽,那自然就有了親人,也自然就有了溫暖的家,真是越想越覺得開心。

  但孟想的興奮勁剛剛啟動便又立刻失落了,因為,現在是1989年,這也就意味著,他的這個姨媽比他還要小,今年才剛剛二十一歲。

  “如果,就這麽沒頭沒腦的跑去告訴姨媽說我是你外甥,肯定會被罵成是神經病有毛病。”孟想心裡嘀咕著,“算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等見到了面再想辦法應付吧!”

  孟想記得姨媽曾經提到過,說她們家動遷之前,是住在南城區的人民路旁邊的“幸福裡”,於是,根據這條線索就立刻趕往了人民路。

  ***

  等孟想到了人民路之後才發現,這條路並非南北走向,也非東西走向,而是一條與中華路首尾相連的環形馬路,一下子就懵住了。

  看來尋找“幸福”並非易事,無奈,孟想隻得沿著這條是乎是永遠也沒有盡頭的馬路繼續走下去,邊走邊問,

邊問邊走,誓要將“幸福”尋找到為止。  走著走著,孟想感覺自己的肚子咕咕直叫,於是就在街邊上的一間餛飩店裡坐下,點上一碗薺菜肉餡的大餛飩。

  孟想津津有味的吃著餛飩。

  鄰桌的兩個中年男子點完了餐之後,叼起了香煙,開始聊天。

  其中一位光頭男子說:“聽講‘幸福裡’旁邊的“富貴裡”那一片要動遷,現在所有的戶口都被單向凍結了,只出不進。”

  “那我們這裡呢?什麽時候動?曉得哇?”另一位男子說。

  孟想從二人的對話中無意之間聽到了“幸福裡”三個字,心中頓時倍感“幸福”,不禁大喜過望,於是趕緊跟二人打聽到了“幸福裡”所在的具體位置,隨後,三口兩口的吃完了碗裡的餛飩,然後付了錢的同時也幫旁邊提供“重要信息”的兩位“線人”付了錢,搞的兩人是一頭霧水。

  ***

  不多久,孟想就尋到了位於人民路的一條支路幸福街上的“幸福裡”,而幸福街也正是因“幸福裡”而得名。

  裡弄入口的門頭上,“幸福裡1928”的字樣,清晰可見。

  滬海的裡弄,也被稱為弄堂,最早還得從清朝末年說起。

  1845年起,英、美、法、日相繼在滬海劃定了自己的勢力范圍,先後建立起了英租界、公租界、法租界、日租界,而舊城區一帶為華界。

  1860年,太平天國先後攻克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寧波等蘇南浙北地區, 迫使數以萬計的難民湧入滬海租界避難,致使租界的人口數量急劇增加,住房問題日益嚴峻。

  租界便動員商人們投資建設住宅,為了充分利用土地,建築設計師們就將歐洲的聯立式(聯排式)住宅與中國傳統的三合院、四合院相結合,創造出了這種中西合璧的新建建築樣式的裡弄住宅。

  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一幢幢裡弄建築便拔地而起。

  裡弄建築一般又分為石庫門裡弄、新式裡弄和公寓裡弄,每一種又各有其不同的建築風格。

  而孟想所來到的“幸福裡”就是典型的石庫門建築。

  進入一扇大門之後,就是天井,天井後面的一層是客堂(客廳),客堂後面是灶披間(廚房),二層是前樓,前樓的後面是亭子間(雜物房),亭子間的上面一層是曬台,三層是閣樓。

  最初的時候,一個門牌號,樓上樓下就是一家居住,發展到最後,成了幾家共同居住,幾乎是每間房子裡就是一家。

  但對於出生於新世紀的孟想而言,從記事起就和姨媽共同生活在浦東,像這種石庫門建築也只是在電視裡見到過,所以,對於其建築結構自然是一無所知的。

  “幸福裡”這一片,所有的居民加起來有上千戶,數千人之多,要從這些人裡面具體打聽出一個人來,那也絕非易事。

  真是應了那句名言,“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差點就跑斷了腿,又險些磨破了嘴的情況下,孟想這才打聽到姨媽家的具體住址:幸福弄33弄3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