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大明做翻譯》第7章 1籌莫展
  林安和看著計言,笑著答道:“兄弟你這個問題問的好。”

  “這琉璃不是等閑之物,精貴的很,且不說一般尋常百姓,就算是,就算是像我這種小富之家,也買不起。而這青州府的貨又是琉璃中的上品,往年啊一直都是全部運到高麗給那些高麗王公貴族們的。但是我朝太祖二十五年的時候,那裡有個大將叫李成桂的,造了反,立了新朝。當時還讓咱們太祖爺給定國號,這馬屁拍的可叫一個好,這太祖爺一高興,就給他們起了個名字叫朝鮮。所以現如今我們都管那叫朝鮮了。這李成桂有了大明做靠山,也就順順利利當起了這朝鮮國王。”

  “可是這國家雖然有了新國王,戰亂導致的災禍卻一時恢復不了,需要休養生息,因此這一船的上好琉璃貨,他們現在負擔不起了,隻能留下一部分,這山東客商就想著,琉球也是我大明屬國,應該能消化這些貨,所以近些年來他們一直把剩下的貨再販到琉球來。”

  “所以你是說山東客商把琉璃販賣到琉球已經很多年了?”

  “是的,因琉璃精美貴重,佔地也不大,所以他們的琉璃貨船上,除了必要的水食補給外,每次出海都都有一幫子彪形大漢跟著一起,相當於是請了些鏢師護送。這些年來,他們往來於朝鮮、琉球,倒也平安無事。”

  林安和說到“彪形大漢”的時候,還特意對著計言比劃了一下,意思是比你還高一些。

  “講講他們被劫的事。”

  “你看看我,光顧著說這些不著邊際的話了。是的,他們被劫是上個月初的事兒,距現在有一個月了。”

  計言心中一動,心中默算了一下時間,隨後越發的感覺到這事之棘手。

  因為根據他的計算結果,這批倭寇銷聲匿跡的時間距離鄭和領旨在寧波召集人馬船隊的時間,相差也就一個月左右,算上消息查探和流轉。

  也就是鄭和剛剛在寧波開始準備東征,之後沒多久,這批倭寇就藏匿起來不再搶劫了。

  隨後他想起來了鄭和說過的,倭寇難除,原因之一就是我國有人跟他們暗通消息。

  計言深深的倒吸了一口氣,然後突然發現林安和還有梅雨寧都在看著自己,意識到自己剛才全心貫注的在思考,此刻在別人眼裡那就是自己走神了。

  計言面帶歉意說道:“抱歉,剛才林兄你一直說山東山東的,讓我想起他們的煎餅卷大蔥了。”

  林安和忙笑道:“怪我,怪我,光顧著說了,不過咱們這船上,吃飯作息一般都是按時辰來的,比較規律,不比陸地上隨意。兄弟你要是餓了,我就囑咐他們提前開飯。”

  梅雨寧這時終於不再沉默了,哼了一聲,說道:“你們兩個能不能一會兒再說吃的,你,繼續說他們被劫的事兒。”

  這任務,按照鄭和的安排,應該是計言這個通譯主導,梅雨寧協同,不過顯然梅雨寧沒有當隨從的習慣。

  好在計言是個好脾氣,也不跟他計較。

  林安和有點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繼續說道:

  “我們做買賣的,講究一個消息的四通八達,隻要是往來琉球的中國客商,我們都經常互通消息。他們被劫是這麽回事,船距離琉球中山國還有一日行程的時候,海裡救了個人,這人說是我大明子民,被倭寇劫了,言語打扮跟我國人一模一樣,船員們也就撈上了船。然後當天夜裡,船上的人就都昏睡不醒,第二天醒來,船上的貨都沒了,

我聽說這趟貨裡有不少琉璃珠子,很寶石一樣,圓潤光滑無比,可是花了好大的功夫製作出來的,可惜就這麽便宜了倭寇了。那些山東客商好福氣,他們那裡能做這種寶貝,我們福建的船運的最多的就是茶葉。”  說著還指了指船的底部,意思是自己的運的貨都在艙底。

  梅雨寧有點嫌棄的說道:“那是,你這船茶葉,我看了看也就是一般貨色,跟青州府的琉璃那根本沒法比。”

  林安和有些尷尬,笑道:“那是,那是,我主要是走一個薄利多銷。再者……”

  林安和嘿嘿笑了一聲,繼續道:“這琉球國人並不富裕,雖然我的貨品質差,但並不難賣,快進快出,強盜們也看不上我們這些破爛兒。”

  計言這時想起了這船破破爛爛的外表,明白了這應該是林安和有意而為之的,心裡暗笑道:“真是個精明的商人。”

  不過他還有一個疑問。

  “你說他們被劫的經過,並不一定證明他們是倭寇啊,可以是任何人。”

  “兄弟你心思縝密,之所以知道他們是倭寇,是這船的東家,可能是因為身高馬大,所以他清醒的比別人早點,他迷迷糊糊的,看見救的那人在指揮一群人,嘴裡還嘰裡呱啦的說著日本話。不過他當時渾身乏力,因此也隻能眼睜睜看著那些人把貨搬走。”

  “沒傷人性命?”

  “沒有,就搬了貨就走了,乾淨利落。”

  “這就是最近的一次被劫,之後就再沒這批倭寇動靜了?”

  “是的,沒再聽說有人被劫。”

  “那這些山東客商現在何處?”

  “這……我也不太清楚,不過我可以去中山國打聽一下,他們一般都往那運貨。”

  “好的,如果他們也在琉球,務必讓他們找個經歷過這事的人來見我一面。”

  “好的,好的,這個應該沒問題,我們這些客商,天天都擔驚受怕的,就怕遇見倭寇,因此這回聽說鄭大人要遠征倭寇,我們一個個都摩拳擦掌,都想著出一份力呢。”

  計言聽著這話,也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雖然欣慰他們的拳拳之心,但是也說明大隊人馬聚集在寧波,是個人都知道是要針對倭寇的。所以這批倭寇藏匿起來,也不難理解了。

  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也就沒有再言語。

  寧波距離琉球也不甚遙遠,眾人乘船一路向東,平安順利,幾日後抵達了目的地琉球山北國。

  這山北國說是一個國家,但是你想想,一個不是太大的島上,還分了三國,這是其中最小的一國,所以整個國家面積也就差不多跟明朝的一個府,比如寧波府,蘇州府這種的一般大,而計言等人所住的山北國國都也就跟個明朝的縣城差不多大小。

  林安和給計言和梅雨寧安排了一家“方便行動”的客棧。

  這客棧的東家乃是早年的中國漁民,後來到了琉球謀生混的還不錯,娶了個日本妻子,就在這山北國的日本人居住區開了家兩層樓的客棧。

  林安和給他們安排好,沒他什麽事,計言便讓他忙自己的生意去了。

  兩人來到給他們安排的客房,這是一個位於客棧二層的普通臥房,面積不算大,裡面陳列著一床一桌兩個長凳,桌上擺有文房四寶,兩扇大大的窗戶,視野很好,可以俯視整個不算大,總共大約五六十戶人家的日本人居住區。

  為什麽兩人要同住一屋,因為在船上計言向梅雨寧提議,登陸之後,兩人一內一外,一白一黑,交替行動。

  也就是一個人屋外探訪,一個人在屋裡t望,一個人白天放哨,一個人黑夜放哨。

  主要是他們在明處,若不互相照應,很容易被暗處的敵人分而擊之。

  梅雨寧當時聽完這個提議,猶豫了半晌,不過他沒有更好的思路,也就勉強答應了。

  兩人隨便收拾了客房,計言便出門去查訪。

  他第一個要查訪的就是最近有沒有人見過琉璃品。

  計言琢磨著,這些人搶了東西自然要銷贓,因此就從尋找贓物開始入手。

  可跑了一天結果是一無所獲,沒人見過這麽名貴的東西,各種店家,尤其是當鋪,都沒見過。計言什麽都沒查到,不過等他回到客棧,梅雨寧給了他一個好消息。

  他說自己發現了一件不尋常的事。

  “你看這戶人家。”說著梅雨寧指向了離客棧隔一條街的一個大院子。

  這院子的結構很像是中國的四合院,一面是門牆,三面是房間而且連通在一起呈一個凹字,房間都不算小,但中間的院子不大。院子裡還種著一顆不知道是什麽品種的樹,邊上一口井,因此本就不大的空間顯得更是局促。

  梅雨寧說道:

  “這個屋子,我看了一天,只看到一個老婦,一對夫妻,兩個黃口小兒。這麽大一個房子,足可住十來個人,想來花費不少,可我見這夫妻二人並沒有出門謀生,除了出門采買吃食,其余時間都在家裡。”

  計言暗道:這梅雨寧不虧是南鎮撫司校尉, 專職就是查探消息,這麽快就觀察到了這戶人家的可疑之處。

  遂答道:“說的沒錯,確實很可疑,看來之後我們要緊盯這家人。”

  又盯了一會,直到日頭髮黑,也再沒有發現其他情況,因此也就和衣而睡,一人睡床,一人躺在長凳上背靠門警戒。

  第二日兩人互換,梅雨寧出門查訪,自然重點是打探這戶人家的消息。不過也不知是這裡的人不配合呢,還是確實沒人知道,打探了一整天,包括也問了客棧掌櫃的,都不太了解,也是只見過這一家五個人住在這。

  計言這天則用筆紙記錄了這家人的行動,然而並無甚新發現。

  早上一個老婦在院子裡打了水洗衣服,夫婦二人出門買食物,兩個小孩在院子裡不知道玩什麽。

  臨近午時夫婦二人回來生火做飯,回屋吃飯。

  午後也差不多,老婦和小孩也不出門,而來來回回能看見的就是這五個人。

  一連幾天都沒有進展,包括梅雨寧還跟蹤了一番這對夫婦買菜,買的雖然不少,但是算起來五個人吃也不算特別多。

  一籌莫展。

  就這麽過了幾日,這天林安和回來了,帶來了兩個消息。

  一個是聽說鄭和面聖之後目前已重返寧波,估計不日就將帶領船隊出使日本了。

  第二個消息則是被劫的山東客商此刻已到中山國,他們的東家,也就是見過那批倭寇的人,明日就趕來山北國與計言等人見面。

  如果那客商能在這直接指認倭寇,那就好辦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