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大明做翻譯》第56章 太倉碼頭
  梅雨寧看計言離開了南鎮撫司衙門,她渾身無力的坐在一個凳子上,難過的閉上了眼睛,把臉埋在雙手之中,想起了昨晚回家之後發生的事情。

  梅雨寧昨天晚上回家後,跟父母說了鄭和要開拔去遠洋了,自己估計也要隨行。

  梅駙馬府裡的氣氛頓時凝重了起來,梅雨寧生平第一次見到父親和母親有所爭執,意見不和。

  她的父親梅殷是大明開國元勳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母親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寶貝女兒,寧國公主朱長寧。

  功臣之後與皇帝嫡女,天作之合,朱元璋欽點的婚事,快三十年了,一直是恩愛有加,琴瑟和諧,從來沒有過異見。

  但是現如今,因為讓不讓梅雨寧出海的事情,他們卻有了矛盾。

  寧國公主朱長寧覺得自己年齡已大,她別無他求,只希望能得享天倫。

  奈何天不遂人願,帝王之家不由己。

  永樂之後,她的兩個兒子就再也沒有回過家,她已經數年沒見過他們了。

  逢年過節的時候,兩個兒子也就是差遣下人送了些禮物來。

  現在她唯一的女兒也要遠行,這讓她很難接受。

  朱長寧不似那些從小長在深宮中,隻知風花雪月家長裡短的大家閨秀。

  她出生的時候大明尚未統一天下,出生於軍營之中,朱長寧自幼深受馬皇后的影響,識大體顧大局,是夫婿的賢內助。

  可是現如今她實在舍不得唯一的女兒也要離開。

  駙馬梅殷卻堅持希望梅雨寧能代替自己彌補心中憾事。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即將駕崩時,梅殷曾在一旁服侍,因此朱元璋曾囑咐他道:“你老成忠信,可以將朱允炆托付給你。”

  後來,朱元璋還下聖旨給梅殷,裡面寫道:“如果有違大者,你可以討殺他。”

  梅殷對於自己在靖難之役中勞而無功,沒能完成朱元璋臨終囑托懊悔不已,日日自責。

  後來他得知了消息,建文帝沒死,而是在一些人的幫助之下,隱姓埋名,躲在了海外。

  朱棣估計也收到了同樣的消息,因此他派遣鄭和組織了一隻船隊,而其船隊的使命之一就是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梅殷知道自己深深的被朱棣所忌憚,也知道自己周圍危險重重,稍微走錯一步就有可能萬劫不複。

  自己目前沒跟其他建文舊臣一樣慘遭不測,多半是朱棣看在了妻子朱長寧的份上。

  尋找建文帝朱允炆這件事,梅殷沒法交給別人來做,只有自己的女兒才能信得過。

  好在梅雨寧自小就行事果敢,智武雙全,確實能承擔起這個使命,否則梅殷真的只能抱憾終身了。

  這回駙馬梅殷和寧國公主朱長寧誰都不肯讓步,誰都有自己的堅持和理由。

  夾在中間的梅雨寧十分為難。

  梅雨寧對計言剛才的態度,其實也有幾分原因是因為自己家裡的糟心事兒,她的心情糟糕透了,需要一個出口發泄一下。

  計言正好送上門來了,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梅雨寧的出氣對象。

  只不過這些因緣由來,計言現在是無從得知了。

  計言後來還不死心,又去了梅駙馬府一趟,想再找梅雨寧解釋一下。

  不過他吃了個閉門羹。

  梅雨寧的丫鬟出來告訴計言,讓他趕緊去太倉吧,假以時日,該來的自然會來,終會見分曉。

  計言只能收拾了行頭,

一個人落寞的出發了。  鎖好門窗,出門前往長江碼頭的路上,計言不禁啞然失笑,去年他啟程奔赴寧波的時候,也是這麽帶著傷孑然一身。

  蒼茫天地,寰宇之間,好比一個人的一生,孤零零的來到世間,又孤零零的離開。

  其他人終究都是過客。

  只有自己是自己永恆的陪伴。

  這一切的一切竟似乎都回到了原點。

  他這回趕路身體上沒事,不過可以說是帶著情傷上路了。

  從京城出發的人來源比較雜,因此並沒有統一的集合出發。

  官方給他們提供的行路方式是沿著長江順流而下,沿途宿水路驛站。

  不用花自己的錢,效率有保障,也比較安全。

  安全的意思倒不是說大明朝的治安很差,而是行船的安全,在古代只要出行沾上了水,基本都是有一定的風險系數的,尤其是四月份的長江,水流不小。

  缺點也比較明顯,跟其他人合乘船,合住驛館,舒適性肯定沒法保證。

  所以一開始計言的想法就是跟梅雨寧一起避開這些人,走陸路,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同行的人裡面,基本都是同路人。

  從京城出發,目的地太倉。

  現成的船只和船夫,計言出示一下自己的錦衣衛腰牌,說一下去太倉,就安安穩穩的上了一搜江船。

  人群裡既有錦衣衛,也有個別官員,還有一些其他各式各樣的人。

  京城距離太倉也不甚遠,隻兩日,計言他們這一船人就抵達了太倉劉家港。

  太倉的劉家港乃是長江沿線的最後一個內陸港口,過了劉家港碼頭再往前不遠就是長江入海口。

  長江奔流幾萬裡,即將在這裡匯入浩渺大海。

  劉家港的對面是現屬於松江府的崇明島,崇明島上也有一個碼頭。

  這劉家港和崇明島兩個碼頭的水位都夠深,因此即使以大明寶船的吃水之深和尺寸之大,停泊於此兩地也是毫無問題。

  鄭和船隊有近兩百艘大小船隻,不可能都停泊在劉家港,那估計就把長江給堵了,因此只有一些最大型的寶船是停泊於劉家港,其他的中小型船隻則是在崇明島。

  從各路各衛調遣來的人馬,來到了劉家港報道之後,再由提前已經入住的一些參事們進行劃撥調配。

  不同的人駐扎地不同,是就地駐扎在劉家港,還是要過個河,去崇明島。

  計言屬於外交人員,乃是船隊核心成員之一,是要乘坐寶船的,所以他在劉家港。

  到了劉家港是五月初,已經抵達的人還不多。

  計言目前也沒什麽差事,百無聊賴,他只能出去逛了逛市場,想找基本書來看看。

  四書五經之類,他是肯定沒有一點興趣的。

  計言想找些繪本小說之類的,他記得明朝已經開始流行一些白話文小說了。比如三國啊水滸之類的,如果有明代四大奇書之首,那就更好了。

  不得不說,不管什麽時代,看有趣的故事,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消遣和消磨時間的辦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