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大明做翻譯》第69章 山中雨夜
  確認了這裡的房子近期有人住過之後,三人立刻決定給計言安排一個任務,那就是阻止陳老漢繼續燒水做飯。

  這“不速之客”不知是敵是友,還會不會回來,有多少人,所以他們必須謹慎行事。

  而這屋裡燃起的冉冉炊煙,就相當於是自己給自己立了個靶子,告訴這方圓幾十裡的所有人,這屋裡有人,把他們四人處於危險之境。

  因此他們三人決議讓計言跟陳老漢說明一下,不用做飯,不用燒水。

  計言正扭頭拔腿往屋裡跑,卻差點跟陳老漢撞了個滿頭。

  陳老漢也慌慌張張的跑出來了,計言先轉頭向梅雨寧和孫大勇囑咐了一句,讓他們把火滅了,遂又轉頭對著陳老漢比劃起來。

  陳老漢的表情是大驚失色,慌亂不已,非常激動的要向計言表達什麽。

  計言還是第一次見著這陳老漢這麽激動。

  陳老漢跟計言比手畫腳的,乾著急了一會兒,估計他也明白了,自己站在這裡光靠手比劃的話,是跟計言說不清楚的,便直接拉著計言的袖子往裡屋走。

  進了屋,梅雨寧和孫大勇正在合力滅了爐火,陳老漢看了他們二人一眼,也沒說什麽。

  計言被陳老漢拉到了一個房子背陰處的角落裡,陳老漢繼續朝著那角落的方向不停的比劃著。

  計言看了看,這是堂屋的角落,地上有個小型的地下儲物格。

  說白了,就是在地下挖了個方形的坑,在這坑裡儲存了一壇子東西。

  計言走近了,就立刻就知道那壇子裡是什麽了。

  濃香撲鼻,那是一壇自釀的老酒。

  陳老漢不停地指著那壇酒,計言打開酒壇看了看,裡面的酒被喝光了。

  那些“不速之客”,進屋之後喝完酒,還又把壇子給放回原地去了,感覺是真的把這房子當自己家了?

  這時,梅雨寧和孫大勇也圍了上來,他們已經滅了炊火。

  三人面面相覷,都明白現在必須要跟陳老漢明說了。

  這種跟外國人交流的任務自然是放在了通譯專業的計言身上。

  計言只能醒著頭皮,想盡了各種手段和表達方式。

  大概花了半柱香時間,感覺陳老漢終於明白了,這屋裡是住過人的。

  既然陳老漢已經明白了,他們也沒猶豫,立刻離了陳老漢家,轉去了另外的一戶人家。

  此時已經是臨近傍晚時分,不過這裡群山密林之中雲厚氣大,霧靄蒸騰,不太能見到太陽,所以也不好分辨具體的時刻。

  計言、梅雨寧、孫大勇商量了一下,今天上這雙子峰是肯定來不及了,遂決定今晚就收拾一下有一戶被弄的亂七八糟的房子,暫住一下。

  到了明天,再看看情況。

  這一戶人家比陳老漢家大,有三間臥房和一個小院。

  陳老漢住一間,他現在情緒比較激動,但是他自己啥也乾不了,也不能確定這住過的人就一定跟他女女兒有關,所以他激動歸激動,還是很配合計言等人的安排的。

  梅雨寧住一間,孫大勇和計言住一間。

  這麽安排的時候,雖然只是一閃而過,但孫大勇還沒忍住,漏出了驚詫萬分的表情。

  這幾間房子被弄得有些凌亂,不過應該也只是有人來翻找過東西,所以也還沒亂到沒法住人,稍微收拾一下,將就住是沒問題的。。

  計言等人一邊收拾著這房子,也順便開了開腦洞,猜測了一下誰住過這裡。

  討論了一會,大家基本達成了一致,最大的可能應該就是有其他的挖香木小隊來了,發現這裡原本的住戶都跑了,就“暫時借住”一下。

  雖然距離這裡一天路程的地方就打過仗,但是要錢不要命的人,不管什麽時候都是多的很。

  就這麽過了半個時辰,天色愈發昏沉了,風也刮了起來,不知道是不是又一陣台風要來了。

  他們三人行至此地,終於來到了他們一開始的目的地,而且也終於重新做又住上了房子,告別了風餐露宿的日子。

  因此計言、梅雨寧、孫大勇收拾完今晚住宿的屋子後,決定湊在一起開個小會,商議一下之後的安排和打算。

  他們先把攜帶的一些重要行李,重新又對了一下,算是對當前情況重新核算一下。

  首先是他們來的時候,王景弘給的金幣和銅錢。

  明初在貨幣上進行過一次不算成功的改革,那就是明初發行了大明寶鈔定為官方貨幣,這是一種紙幣。

  從洪武八年起,官府就禁止民間的金銀交易,不過銅錢可以。

  到了洪武二十七年,更是曾經“令軍民商賈所有銅錢,有司收歸官,依數換鈔,不許行使”。不過這政策很快就名存實亡了。

  因此在明朝大陸,合法貨幣是大明寶鈔,還有洪武通寶。

  但是真正在明朝,市面上流通的雖洪武通寶不太多,主要原因有二。

  一來是這銅錢本身就鍛鑄的不多,還暫停過幾次,二來是很多洪武通寶都被拿去進行海外貿易了。

  這點在海禁的洪武年間還不明顯,到了建文以及永樂年間,已基本開放了海禁,就愈發明顯了。

  洪武通寶的購買力超強,但是明朝國內不多,而且越來越稀少。

  這銅錢都集中在從事海外貿易的人,或者乾脆就大量的都流落在海外,內陸地區普遍使用的是大明寶鈔,但是貶值的速度很快。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也是山東還有福建的那些海商這麽富裕的原因之一,不完全是貿易本身賺錢,還有就是他們用的貨幣沒有通貨膨脹。

  鄭和等人出海前,朱棣特意命人打造了很多的“大明永樂”金幣,作為行商海外還有賞賜藩邦君臣之用。

  計言當時從王景弘處領了五個金幣,兩串洪武通寶。

  這金幣倒是也沒什麽稀奇的,就寫著大明永樂, 除此之外也沒什麽,個頭也很小,五個金幣大概不到一兩。

  臨行前,為了防止錢都在計言一個人身上,要丟全丟的潛在風險。

  計言將這些錢分配了一下,他自己帶著三個金幣,梅雨寧一個,孫大勇一個,此外,洪武通寶也是分開,自己帶了一串,梅雨寧和孫大勇各半串。

  不過這一路上,基本是風餐露宿的,也沒機會用上,所以此刻都拿了出來,對了一下。

  錢還都在,這個沒什麽可說的。

  除了金幣和銅錢,他們還帶了一些簡易繪圖的東西。

  計言、梅雨寧、孫大勇每人都帶了一些桑皮紙,他們的想法是如果找不到現成的地圖,用在桑皮紙上大概畫一下。

  這桑皮紙呈淡黃色,工藝講究的桑皮紙可見明顯的纖維結構,平時最常用的目的是官府的典籍書冊。

  還有就是拿桑皮紙作為書頁,外觀美觀,手感順滑。

  這玩意兒發源於漢代,一直用於高檔書畫、高級裝裱用紙,除了作普通用紙外,製傘、糊簍、做炮引、包中藥、製扇子等等也有廣泛應用。

  桑皮紙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易磨損,不怕雨淋日曬,所以很適合他們此行的情況。

  他們三人對著行李的功夫,只聽遠處一聲炸雷哄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眾人抬頭向外望去。

  屋外狂風大作,遠處更已是一片電閃雷鳴,看來積壓了幾天的風雨就要來臨了。

  沒多久,伴著呼嘯狂風,盆潑一般的大雨就從天上倒了下來,頃刻間,暴雨如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