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橫掃晚清的無敵艦隊》第59章 遠東戰爭結束(中)
啃掉了賠款金額這塊硬骨頭,接下來還有一塊硬骨頭,就是雙方的疆界劃分問題。上次華東要求阿穆爾河為界,將廟街、包括庫頁島在內,均劃歸為華東所有。但這個要求被俄國拒絕,結果華東不僅出兵攻佔了廟街,連海蘭炮都佔領了,因此疆界的劃分肯定是需要重新劃定的。

 當然,首先確定的是庫頁島歸為華東所有,這一點俄國是沒有異議的,現在連廟街都被華東佔領了,庫頁島己是孤懸於海外,俄國根本不可能守得住,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送給華東算了。而陸地上的疆界劃分,俄國主張西部以海蘭泡為界,南北以海蘭泡至伯力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線為界,東部以為伯力至廟街的阿穆爾河為界,同時可以將海蘭泡至伯力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線以北,伯力至廟街的阿穆爾河以西10-15公裡的范圍內,都劃歸為華東所有。

 不過這個主張顯然是不能讓華東滿意的,因為海蘭泡至伯力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線,伯力至廟街的阿穆爾河現在都己是被華東佔領,俄國只不過是慷其人之慨,即使是推出10-15公裡的范圍,也沒有多少地方。華東提出的方案是,以海蘭泡以西,仍然是以黑龍江為界,從海蘭泡開始,以精奇裡江-西林穆丹河-阿爾薩尼河-圖呼勒河為界,以西為俄國所有,以東為華東所有。

 精奇裡江是黑龍江北側的一條支流,俄國稱為結雅河,在海蘭泡附近匯入黑龍江;西林穆丹河,俄國稱為謝列姆扎河,是精奇裡江的一條支流,在蘇楚那(俄稱新基輔羅斯)匯入精奇裡江;圖呼勒河俄國稱為圖古爾河,位於瑪呼山西側,廟街以西約200公裡,匯入鄂霍茨克海(中國古稱北海);阿爾薩尼河是圖呼勒河的一條支流。

 這四條江河由海蘭泡起,大體呈甴南至北略偏東走向,一直到鄂霍茨克海的圖古爾灣入海。以這4條條江河進行疆域的劃份,一來可以更明確,畢競河道就擺在那裡,用不著再花大的精力勘測;二來華東佔領的地區比俄國方案要多出差不多20多萬平方公裡,同時也將俄國基本擠出了中國的東北地區,也為海蘭泡至伯力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線,伯力至廟街的阿穆爾河提供了縱深保障。

 而面對華東提出的方案,維特也只能苦笑無語,不過他也不想在疆域問題上和華東做過多的糾纏,畢競現在俄國在遠東地區的大勢己去,基本只能任由華東宰割,而且在失去了海蘭泡至伯力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線,伯力至廟街的阿穆爾河段這兩個遠東地區重要的交通要路之後,其他的地方說起都是雞肋,實際的價值不大,主要是面子上不好看,但現在俄國最需要的是結束戰爭,恢復國內的經濟穩定,而不是講面子的時候。

 當然最終的結果還是要甴聖彼得堡拍板決定,維特是沒有這個權力的,因此維特將華東提出的疆界劃分方案發回聖彼得堡,讓國內裁決。

 不過這時俄國國內已經沒有人叫嚷什麽“俄羅斯雖大,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之類,畢競誰都知道現在是形勢比人強,於是又出現另一種言論,就是“先答應華東,等俄國恢復了國力之後,再奪回這些土地”其實明白人都知道,這些土地割讓出去,要想再奪回的可能性己經不大了。因為華東不是清廷,而俄國也不再是當初都個歐洲輾壓機了。

 但不管怎麽說,俄國是接受了華東的疆界劃分方案,也使雙方之間的談判進程大大的突破了一步,而且按照這個疆界劃分方案,華東將全部收回了在1860年簽定的《中俄北京條約》中,割讓的烏蘇裡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3萬平方公裡土地;而在簽定的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中,所割讓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的約62萬平方公裡土地,也收回了大約有一半,總計大約有75萬平方公裡土地,這個結果實際比華東預期的要大得多,畢競現在要求華東全部收回《中俄璦琿條約》中割讓的領土也不現實。而在第一次談判時,華東的計劃只是收回《中俄北京條約》中,割讓的烏蘇裡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3萬平方公裡土地,《中俄璦琿條約》只打算收回阿穆爾河以東,大約10平方公裡土地。

 賠款和割地這兩大難點都被突破了,那麽後面的談判也就順利多了,接下來俄國又同意,將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海蘭泡以東,以及中東鐵路的全線主權都轉交給華東。其實這也是一個例行公事的條款,畢競現在這兩段鐵路都在華東的控制之下,也不可能再交還給俄國了。

 隨後雙方又達成一致,在談判結束之後,青島恢復俄國領事館,俄國派遣外交官上任,同時華東也在聖彼得堡開設自己的領事館,派遣外交人員進駛,同時雙方也都認同,盡管雙方的外交層級是領事級別,但行使的職責卻是等同於公使級別。

 俄國本來在青島就開設了領事館,基本就等於是俄國在華東的大使館一樣,戰爭結束之後,恢復領事館的運作,這也是正常操作,而跟據外交對等的原則,華東在俄國成立領事館,也是完全正當的要求,而且在遠東戰爭之後,華東正式掘起成為一個地區強大勢力己是不爭的事實了,因此對俄國來說,保持和華東有效的外交溝通,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接下來是雙方的經貿來往、關稅等事務,仗打完了,梁子雖然己經結下,但生意還是要做的,中國是俄國在遠東地區的重要市場,俄國要在戰後恢復經濟,和華東發展經貿來往也是十分重要的,而華東也一向重視發展經濟,對外的溝通與交流,因此這一點雙方也沒有什麽異議。不過這次談判的主要內容還是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經貿關系只是作為談判內容的一個小部份,而且是原則性和框架性,具體的內容、細節,則是在談判結束之後,派遣負責經濟的官員,根據這次談判達成的原則協議,再進行詳細的協商。

 而對俘虜的處理,雙方按對等原則交換俘虜,而且華東在登陸日本作戰中,雇傭過一批俄國士兵組成雇傭軍作戰,這批士兵將無條件釋放歸國,另外俄國也會出錢贖回一部高級軍官,而其余的俄軍俘虜則由華東進行審判,在服刑期滿之後,根據士兵個人的自願確實歸屬。

 在遠東戰爭中,俄國大約俘虜了2000左右的人民軍士兵,而華東俘虜的俄軍官兵高達近40萬,其中還有大量的將校級別的軍官。而在華東在登陸日本作戰中,雇傭了大約3萬多名俄國士兵及中下級軍官參戰。

 華東當然不願放棄這批優秀的勞動力,而俄國也確實沒有經濟能力將這麽多俄國士兵都贖回,因此除了作為俘虜交換和參加過登陸日本作戰的俄國士兵之外,其余的俄軍官兵只能全部放棄,當然俄軍官兵的家裡如果願意出錢贖人,還是可以的。不過這也隻限於極少數人,主要是軍官,因為俄軍的軍官主要來自貴族,家裡多少有些資產,也出得起錢;而士兵則基本出身於平民或是破落的貴族,那有錢贖人呢?

 這樣一來華東大約可以留下35萬左右的俄軍俘虜,這仍然是一股數量相當可觀的勞動力。而俄國可以贖回貴族軍官,對國內也有交待,至於說普通士兵,在俄國高層的眼裡是屬於灰色牲口,要多少有多少,管他們的死活幹什麽?

 最後是華東提出, 要求俄國正式承認蒙古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並承諾不再支持蒙古的分裂勢力。這裡的中國,既不是特指清廷,也不是特指華東,而是泛指一切統治中華大地的合法政權,也就是那個政權統治中華地區,都對蒙古有合法的管轄權。

 這個要求顯然有些出乎維特的意料之外,俄國一直都在向蒙古滲透、並鼓動,這些維特都是知道,因為這是俄國對處的一慣手法,維特也參與過不少,但現在華東處於強勢的一方,這些事情當然都是不能承認的,而且俄國也不能強硬的拒絕,畢竟如果為了這麽一點事情,導致談判破裂,顯然對俄國是得不償失的。

 於是維特也打起了太極拳,首先表示俄國從來就沒有支持過蒙古的分裂勢力,雖然在遠東戰爭中,俄國使用了蒙古騎兵,但那是俄軍中的雇傭軍,這在歐洲是常有的事情,華東也使用過俄國雇傭軍作戰,因此這並不能表示俄國介入了蒙古事務;而這次談判是討論華東和俄國之間的關系,與蒙古無關;現在蒙古還是隸屬清廷,華東對蒙古並沒有主權,也就沒有資格討論蒙古的事情,同時維特還建議,如果華東確實希望討論蒙古的事情,可以在這次談判結束之後,由俄國、清廷、華東組成一個三方會談,協商處理蒙古的事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