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唐》第1137章:當及時行樂
秦晉並沒有過於為難李永臣,隻冷冷的看著他。

 “你這麽做,與蜉蚍撼樹何異?不為自己著想,難道就不想想子孫後代嗎?”

 他能看見李永臣的眼睛裡有一瞬間的恍惚,當馬上又變得堅毅,語氣也十分的強硬。

 “誅殺國賊,李某豈會惜身?子女們生在李家,從來到這個世上開始,享受了太多的榮耀,現在也是他們做出犧牲的時候了!”

 秦晉凜然,李氏家族中像李永臣這樣的人絕不止一個,但他們現在都是十王宅裡圈養的老虎,已經與生豬肉牛沒有任何區別,如果李隆基當初不如此自斷臂膀,自己今時今日就算有克複兩京與平定安史叛賊的功勞,恐怕也不能如此安逸順利的掌控朝局吧。

 然則,秦晉雖然敬佩李永臣的勇氣與決絕,然則立場不同注定了他們只能是敵對的身份。

 “可惜啊,可惜啊,天子近支卻沒有你這等人物,他們為了自保都只是苟且安生,天下之大,卻再沒有……”

 “放屁!李氏承天運而牧天下萬民,秦晉豎子,不過是竊國的小醜,安能長久?看著吧,我就算死無葬身之地,也改變不了你早晚覆亡的下場…”

 李永臣的咒罵讓秦晉頓生一種滑稽之感,仿佛自己就是歷史劇中那些大奸大惡的反派,李永臣則是遭受虐待的仁人志士。

 秦晉覺得,自己來見李永臣就是自取其辱的,這樣的人根本就不可能通過一兩句話改變態度,如此所為不過是白白浪費時間而已。

 “既然你選擇了和族人子弟一同赴死,秦某還有什麽理由攔著呢?便隨你所願!”

 李永臣嚎啕大哭,他雖然不惜己身,但卻對兒子、孫子卻是實實在在的心疼與難過,然則正如他此前所說,這些都是從一出生就已經注定的命運。

 秦晉不再理會李永臣,又在丞相府召見了李永臣的五個兒子。

 李永臣其人雖然有些英雄氣概,但生出來的兒子卻都是不爭氣的窩囊貨,站在丞相府的偏廳裡,居然個個抖的篩糠一般。

 “都自我介紹一下吧!”

 秦晉大致掃了一眼這五個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李氏子弟,年長的大致在三十上下,年齒最小的,當有十五六歲,臉上還有未脫的稚氣。

 “罪人李通,雖有罪,但卻心向丞相,懇請丞相寬恕……”

 其中一人主動站出來回話,卻是讓秦晉有些頭皮發麻,這等厚顏無恥,置生父於不顧,獨自祈求活命,是任何人都不齒的。

 秦晉不置可否,眼光瞥向了其余四子,余下四人便像受到了針刺一般,都不約而同的縮了縮脖子。

 “罪人……”

 余者四子中,有三人竟都異口同聲的學著李通的模樣請求寬恕,更有甚至還跪了下來,有了帶頭的,其他人亦有樣學樣的齊刷刷跪下,祈求活命。

 唯有一人立而不跪。

 秦晉頗有興趣的看著他。

 “你為何不跪啊?”

 那人躬身一揖,結結巴巴回道:

 “罪人李儈,不求活命,指望,望丞相能饒父親不死……”

 秦晉身旁的嚴莊嗤笑了一聲。

 “還真是天真呢,李永臣犯的是謀逆之罪,連你們都要受到誅聯,還妄想以己身換父命嗎?”

 李儈雖然膽怯,但還是堅持著力爭。

 “罪人之父只是涉嫌謀刺丞相,以大唐律令,那一條可夠得上謀逆?”

 “這……”

 嚴莊萬沒想到,這些將死之人居然還敢如此質疑,事實上按照大唐律令這的確夠不上謀逆,但欲殺人還怕罪名不符其實嗎?

 “禍到臨頭還巧言狡辯,只會使你們父子禍上加禍!”

 嚴莊不再與之講道理,明晃晃的出言恫嚇,李儈終究只是個二十出頭,未經世事的紈絝,最終還是被嚇的不知如何反駁才是。畢竟,他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出自於典籍律例,像嚴莊這等欲殺人何患無罪的做派便不知道如何應對了。

 秦晉擺了擺手,示意嚴莊不必再嚇唬他們了。

 “李永臣有罪,不會累及子孫,今日召見你們,便是要看一看,誰有資格承襲永安王的爵位!”

 此言一出,李永臣的五個兒子立時臉色各異,眼睛裡透露出複雜的目光,各自的鬼胎似乎也在這一瞬間都暴露了出來。

 “當真?”

 從以為必死的絕地,突然能夠承襲父親的爵位,這種落差和變化,足以讓他們忽略了李永臣將會受到何種懲罰的問題。因為有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擺在他們面前,究竟秦丞相會選擇誰作為永安郡王爵位的承襲人呢?

 每個人都恨不得讓秦晉選擇自己,但他們都說不出口,誰能保證這不是一次戲耍呢?萬一希望落空,這種殘忍是他們都無法接受的。

 霎時間,整個偏廳內陷入了一種奇怪而又尷尬的寂靜之中,李永臣五子各自埋頭不再說話。不過,嚴莊卻不打算放過他們,指著李儈戲謔的問道:

 “李儈,你不是願意以一死換取李永臣活命嗎?現在你可以一死,李永臣也可以活命,不過你的兄弟們將有一個人承襲永安郡王的爵位,你可甘心情願?”

 這實在是個殘忍的問題,沒有人生來就是無所畏懼的完人,李儈確實有意代父親去死,但這種選擇和結果卻是難以令人接受的。

 奈何已經箭在弦上,李儈隻得硬著頭皮道:

 “李儈願意!”

 嚴莊當即哈哈大笑,轉而向秦晉建議:

 “既然此子願意,何不成全了他?”

 秦晉點了點頭,一揮手,左右軍吏便將李儈拉了出去。

 在這一瞬間,李永臣五子的臉上又是各自流露著不同的表情,有幸災樂禍,有如釋重負,也有可憐難過……但終究是沒有一個人敢於站出來為李儈說一句話。

 李儈被徹底拽了出去,秦晉才輕描淡寫的扔下一句話:

 “永安郡王的爵位怎麽會讓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人承襲呢?”

 直至秦晉走出了偏廳許久,余下四子才回味過來這句話的意思,感情秦丞相剛剛只是在戲耍他們,相對忠厚一些的李儈居然稀裡糊塗的成為了永安郡王的承襲之人。

 幾個人哀聲惋惜,全然忘了他們的父親即將面臨何種命運。

 當然,秦晉也沒有殺掉李永臣,只是將其軟禁在了十王宅內一所廢棄宅院內,可允許其子嗣每月看望一次。

 永安王李永臣刺殺秦晉的案件,很快還是在長安上層圈子裡傳開了,而秦晉善待李永臣,以德報怨的做法,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為,秦晉這麽做恰恰證明了他是個以德報怨的君子,李氏一族不能面對現實,卻要以犧牲天下的穩定為代價,謀取私利,是該遭到萬人唾罵的。

 然則,有人卻私下裡以為,秦晉這麽做不過是打算欺世盜名,也恰恰證明了他有篡位之心。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但不論何種輿論,都昭示著一個共同點,李氏皇族的威望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竟然以超出常人想象的速度在一點一滴的消失殆盡了。

 對於長安權貴階層的各種議論,很快就都以文字的形式整理成冊,放在了秦晉的案頭。

 從這些議論中,嚴莊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那就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已經不再是同情李氏的大權旁落,這對秦晉而言絕對是個好消息。

 “恭喜丞相,賀喜丞相……權貴議論均不以同情李家為主,丞相或可,或可再進一步!”

 秦晉搖頭拒絕了。再進一步,那就只能是封王,然而他還不想這麽快。短短一兩年的時間裡,人心的轉變並不足以令人信服。

 比起再進一步,還有更多棘手的問題等著秦晉解決。

 如果現在就稱王,只會給諸多未及解決的問題中再添上一個大麻煩。

 “李永臣謀逆案告一段落,長城裡還有未及落網的遊俠刺客,敦促京兆府盡快加以捕拿,萬萬不能再讓重臣受到威脅!”

 嚴莊一一應下, 但他覺得對李永臣的處置還是輕了。就算李永臣被捕拿以後,依舊心存僥幸,並沒有將已經派出去的刺客招認出來。

 實際上,他是希望這些死士能夠踐行此前的承諾,只不過那些所謂的死士一經發覺李永臣被捕後,便都四散而去,最終都難逃被千牛衛捕拿的命運。

 僅憑這一點,嚴莊便覺得,殺掉李永臣也絕不過分。但秦晉出於籠絡宗室,降低影響的考慮,故意淡化了謀刺案中的許多細節,使得囚禁李永臣的處置方法看起來不足為奇,甚至沒有在宗室中引起恐慌,連點波瀾都見不到。

 這正是秦晉所希望看到的結果,對宗室們嚴加監視,然後卻放縱其奢侈糜爛,滿足他們在生活享樂上的任何需求,如此長久下去,絕大多數人都會有種一種潛在的共識,還有誰會為了與之並無多大關系的皇位去冒那滅族的危險呢?

 包括李亨的子嗣在內,也不是人人都苦大仇深。鄆王李榮便日日笙歌宴飲,有人曾作詩諷刺其忘本不肖,這位親王卻滿不在乎的說道:

 “人生苦短,不如及時行樂!何必自找不痛快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