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唐》第1131章:族人的牽絆
“鄯城?只有五千兵馬?”

 秦晉的注意力此前一直集中在河北,現在又關心著籌備西征軍,聽到鄯城只有五千兵馬駐守,不禁吃了一驚。所謂鄯城,就是後世的西寧,乃控扼隴右與河西的要隘。

 當世之時,由長安往河西去,大體上只有兩條路。一條是經靈武、會寧穿越沙漠,由涼州至張掖。另一條則是,出隴右,經鄯城,翻越祁連山至張掖。

 一般而言,後者是絕大部分人所選擇的一條路,一則以近,二則風險相對較低,消耗相對較少。唯一的困難之處只在於翻越祁連山的山口,如果在春前秋後會遇到大風雪。

 所以,歷來中原王朝,欲得河西之地,則必先得鄯城。而這麽重要的鄯城,居然隻駐扎了五千邊軍,這是秦晉此前所沒想到的,如果不是鄯城指揮使陳長捷綁縛了幾個奸細回來,恐怕他還一直沒有關注這一點呢。

 第五琦也跟著歎了口氣。

 “河西、隴右的兵馬,這些年以來陸陸續續調往中原平亂,尤其是至德三年,征伐洛陽時,河西隴右一共湊了五萬兵馬,幾乎將這兩地的邊軍都掏空了。鄯城的五千兵馬還是東拚西湊而成,沿途各堡寨隻駐守數百人的,比比皆是啊!”

 其實,看看張掖的情況,秦晉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張掖乃是河西重鎮,節度使的駐地,居然隻駐扎了不到一萬人。鄯城駐扎五千人,已經是十分重視了。

 “去歲吐蕃人進犯,隴右遭受重創,如果不是瑪祥仲巴傑死在了關中,神武軍擊敗了吐蕃軍,朝廷連隴右都保不住了!”

 第五琦搖著頭,低聲說出了隴右的實際情況。

 實際上,隴右與河西正處於一種軍事上的真空狀態,唐朝由於急著平亂,調空了這兩地的邊軍,留下來的不是老弱病殘便是招募了沒多久的新兵,戰鬥力根本就與從前的西北邊軍不能同日而語。

 秦晉站起身,走到了窗前,他覺得屋內有些發悶,便推開了窗子,外面的新鮮空氣撲面而來,頭腦立時清涼了許多。

 “苗晉卿在河西履步維艱,我們在長安也要抓緊時間了!”

 第五琦道:

 “胡寇勞師遠征,不若放他們進隴右,疲而殲之!”

 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法子,但隴右乃關中屏障,百姓數量也不少,一旦放任胡寇進來,造成的危害怕也是難以估量的。

 正如第五琦所說,胡寇勞師遠征,補給困難,燒殺搶掠必然成了最佳最快的補充手段。

 議論了一陣河西隴右的局勢,兩個人的話題又重新回到了陳長捷所遣送回來的奸細身上。

 “城中的奸細網絡已經被抓的抓,殺的殺,唯獨幕後主使尚未落網,如果陳長捷抓回來的這些奸細與之有關,也算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啊!”

 秦晉點頭道:

 “這些人應是吐蕃陷城時一並混進來的,神武軍進城以後,隻想著如何恢復百姓的生計,讓一切生活重新走上正軌,卻都忽略了這致命的問題,現在能夠提早發現又及時的解決,沒等到西征以後再爆發出問題,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說這話時,秦晉對去歲新近成立的千牛衛有些不滿意,這種特務機構就是為了偵知不法,無論朝堂百官,抑或是民間百姓,他們卻沒能及時的挖出其墓後主使。

 最終還是身為宰執的第五琦親自出面,才大刀闊斧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不過,秦晉是很有耐心的,他也知道千牛衛成立的時間尚短,不可能給予了權力就馬上擁有超凡的偵查能力,總要經歷一個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

 第五琦忽然道:

 “夏相公已經向天子請表,乞骸骨還鄉!”

 他的聲音有些落寞。畢竟夏元吉於他有半師之誼,現在老邁而垂垂,怎能不讓人感傷呢?

 “這麽快就走了?夏元吉的身體不好,留在長安,也好方便診治,返鄉以後,卻是……”

 說到此,秦晉的聲音頓住了,他也知道就算強留也留不住了,方便不方便對於夏元吉這個眼看著就要行將就木的人,也沒有葉落歸根更加的急迫,長安再好,畢竟也只是客鄉啊!

 看來也只能三次請求致仕,三次挽留的戲碼演足了,然後讓他風風光光的返回鄉裡。

 現在各地的叛亂基本都已經平定,夏元吉這等重臣還鄉,安全也就能夠得到足夠的保障,秦晉還不至於太擔心。

 就在此時,嚴莊一臉神秘的趕了過來,見第五琦在,卻也不多說話,見禮之後只是靜靜的坐著,聽著兩個人的議論。

 第五琦與嚴莊素來互相看不上,第五琦對嚴莊這種態度也早就見怪不怪了,明明有事而來,見到自己在卻故意不說,他還懶得與之計較,於是便以政事堂公務繁忙為由起身告辭。

 秦晉也沒有再挽留他,該說的事都已經說完了,強留他,也只能是耽擱了今日的許多公事。

 直到第五琦離開以後,嚴莊才說道:

 “秦執珪不願意回到政事堂,卻執意要返回齊郡老家,這執拗的性子啊……下吏是沒辦法勸得住!”

 聞言,秦晉暗暗冷笑,年輕人不知道深淺,以為受了天大的委屈,難道他以為僅憑自己真真的清白就能脫罪?抑或是,知道了是秦晉堂侄的身份起了作用?如果不是秦奮不顧一把老臉,跪在地上相求,秦晉可能還真不會管這檔子閑事呢。

 好在,秦執珪是清白的,否則便是天王老子也救他不得!

 說起來,秦晉也真是佩服自己的這個堂兄,為了長子也算是用心良苦,甚至央求秦晉不要將自己求人的事說了出去。

 “秦奮病了,在驛館裡,下吏……”

 這段日子裡,嚴莊已經差不多將秦晉與秦奮等族人之間的關系了解的七七八八,知道他們之間有過節,但血畢竟濃於水,而且秦晉意欲長久的深植於中樞,是萬萬離不開家族的臂助,所謂孤掌難鳴便在於此。

 而且,以嚴莊的揣測,秦晉也的確有意緩和與宗族之間的關系,意欲將宗族拉近權力中樞,只不過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操之過急,怕是適得其反。

 本來他以為秦執珪算是個可造之材,現在看卻是個倔強的蠢貨,從入獄到出獄,居然沒弄明白自己剛剛從生死路上走了一遭,如果不是秦晉的插手,秋後問斬已經只是遲早的事了!

 “丞相,要不要勸一勸他?”

 嚴莊試探著問道,秦晉擺了擺手。

 “不必了,年輕人心氣高,磨一磨他的性子也好。不過,也不必讓他返回齊郡,乃父有病,又怎麽經得起路途顛簸?”

 嚴莊立即心領神會,便道:

 “不如讓秦執珪到萬年縣去做個縣尉,歷練歷練,積攢些資歷……”

 長安有長安、萬年兩縣,天下畿縣不出一手之數,到畿縣做縣尉,比起在政事堂做個小吏,自然多了許多機會。

 “便如此,讓他去萬年縣吧,也好就近照顧乃父!”

 中午時,壽安公主特地遣了人來叮囑,讓他晚上回家吃飯,秦晉看看漸漸西斜的落日,便離開了丞相府往勝業坊的家中而去。

 到了家裡,秦晉才發現家中來了客人,令他頭疼的是,居然又是齊郡老家的族人。族叔秦武安與堂弟秦誕。

 說實話,他對齊郡老家的那些族人已經印象十分模糊了,唯有的一丁點印象,又都是被奪去田產以後的憎恨。

 雖然這些記憶並不屬於他本人,但秦晉現在覺得,他已經日漸的接受了這個現實與身體,並漸漸的融入了這個時代,很多時候更是分不清楚哪些記憶屬於自己,哪些不屬於自己。

 比起狼狽的堂兄秦奮,族叔秦武安顯然就得意多了,一身嶄新的錦袍雖然稍顯得不合身,但滿臉的喜氣於謙卑之色,卻讓秦晉眉頭微蹙。

 他並不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 但從前那些欺負孤兒寡母的陳年舊事,也不可能平白無故的一筆勾銷,就算自己有意抬舉宗族子弟,怕也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要抬舉的,比如這個族叔秦武安。

 被他們強奪去的五頃田產,名義上劃入了宗族的公田,實際收益卻都落在了他的手裡。

 作為高上一輩的族長,秦武安居然厚著臉皮在秦晉的面前自稱叔,好像全然沒注意到秦晉漸顯難看的臉色。

 壽安公主之所以接待了這些陸續趕來的齊郡親戚,無非也是看在秦晉的面上,但是她見秦晉的臉色難看如此,顯然比此前的那個秦奮,似乎更不待見這所謂的族叔。

 壽安公主暗暗有些後悔,早些與夫君通通氣就好了,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吃一頓飯,卻惹得他不痛快。然則,秦武安來都來了,也只能硬著頭皮接待,畢竟還是齊郡秦家的族長,落了他的臉面,傳了出去,怕也只會成為外人議論秦晉的話柄,最終還是壞了夫君的名聲。

 看看年紀與自己相仿的堂弟,秦晉心裡清楚明白,這族叔是打算為自己的兒子求官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