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唐》第1152章:襲破酒泉郡
張掖,盛夏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仿佛一切有水分的東西都被烤得乾透了。優素福坦胸露背,身旁還有兩名美豔的侍女手持蒲扇打著風,但即便是扇起一絲風來,也是帶著溫度的熱風。

 酷熱難耐,就連原本計劃的攻城都不得不停止,作為攻城主力的波斯人顯然並沒有大食人耐熱,連續的高溫已經有許多人因此而倒下了。

 為了避免出現大規模的中暑情況,優素福不得不暫時停止了對張掖的攻勢,事實上這也正中其下懷,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

 密探已經查到了確切的消息,唐朝將會在近期起兵救援,等待了將近兩個月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將突騎施人安排在了祁連山山口,以阻擋經由大鬥拔谷進入河西的唐兵。同時又派出了粟特人進駐涼州,以監視涼州以東唐兵的動向。

 這些布置在他看來已經萬無一失,不管唐兵怎麽行動,一舉一動都將在他的掌握之中。

 午間的悶熱讓他沉沉欲睡,半夢半醒之間,忽然便聽到了有人在急聲呼喚著自己。

 “將軍,將軍,大事不好了……”

 優素福一個機靈坐了起來,發現這只是個夢,便不由得長長籲了口氣。

 不知怎的,這幾日他總是心神不寧,總覺得將會有什麽不好的事情發生。

 一扭頭,優素福發現一名近侍正在身旁焦慮的看著自己,便問道:

 “何事?”

 “將軍,大事不好了!”

 近侍重複了一遍優素福在夢中聽到的話,優素福猛然意識到,剛才那並不是做夢。

 “刪丹的草場燒起了熊熊大火,已經向焉支山蔓延過去了……”

 聞言,優素福霍然起身,一把揪住了近侍的衣領,厲聲問道:

 “戰馬呢?戰馬在哪裡?”

 刪丹是唐朝蓄養軍馬的最大草場,他抵達這裡時,刪丹仍有將近兩萬匹軍馬,其中不乏優良的種馬,原本這些都已經是其囊中之物,是以便沒有急著弄出來。

 可算來算去,終究沒算到,刪丹居然燒起了大火,而且居然蔓延到焉支山去了。

 “已經派人查了,不是山火,戰馬一匹不剩……”

 話沒說完,那近侍便挨了重重一耳光,說道半截的話也被迫咽了回去。

 一直溫和以待人的優素福突然失控了,如果刪丹馬場的大火不是山火,那麽便只能是人為,假若如此,便意味著,有一些他不知道的人已經到了河西。甚至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放火燒了刪丹的大片草場。

 “還不派兵去搜剿?被人摸到了眼皮子底下還不自知呢!突騎施人和粟特人都是只知道吃屎的嗎?”

 吼歸吼,優素福很快就冷靜了下來,並作出了相應的安排和處置。

 不管人為還是自燃,山火一旦形成了規模,救是絕對救不了的,只能盡可能的劃出隔離帶,將火勢隔離在一定范圍之內。

 當然,身為大食人的優素福並不懂得這些與山火作鬥爭的方法,他隻心疼那上萬匹軍馬,以及放火燒了刪丹馬場的究竟是什麽人。

 大量的騎兵被派了出去,將對軍營駐地方圓五十裡的范圍做徹底搜索。

 在此之前,尤其這保證方圓二十裡警戒,現在將范圍擴大了一倍還多,足以見得優素福已經意識到了危機。

 不過,還有令優素福惱怒的,那就是道了日落時分,他仍舊不知道這支唐兵究竟從何處而來,究竟有多少人……

 夜半時分,涼州的軍報終於到了,休屠城被付之一炬,大量的草料隨之也化成了灰燼,至此唐兵的所經路線算是明了了,原來他們竟是由涼州一線而來。

 優素福有些懊惱自己此前所作出的判斷,因為他一直傾向於唐兵會從隴右進擊河西,翻越大鬥拔谷是他們唯一最合適的通路。

 然則,唐兵似乎偏偏就要反其道而行之,選擇了既遠且難的一條路線,偏偏選擇這條路線以後還成功的,神不知鬼不覺的摸到了他的眼皮底下。

 為了顧及軍心士氣,優素福嚴密封鎖了消息,不管休屠城還是刪丹,這兩地的大火只有少數人知道。

 “找,就算挖地三尺也要將那支唐兵找出來!”

 次日,終於有一些探馬帶回來了優素福想要知道的信息,他們也是為數不多的與唐兵交戰後,僥幸逃回來的探馬。

 “稟將軍,這支*全是騎兵,至少一人雙馬,轉戰能力極強,一夜之間可縱橫百裡以上……”

 優素福有種預感,自己遇到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對手,不免提醒自己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千萬不要因為請當地大意在最不該栽跟頭的地方栽了跟頭。

 由於心中裝著令人憂心的軍情,優素福馬上就對身邊的美豔侍女失去了興趣,將他們統統都打發走,而是招來了心腹伊薩,讓他也拿個主意,看看有什麽更好的辦法。

 伊薩在優素福的首先一直以足智多謀見長,當然他也是個合格的領兵將領,攻打敦煌時,便是有此人出手指揮,幾乎在短短數日的時間裡,就攻陷了河西的門戶。

 當伊薩得知了優素福的推斷以後,也建議優素福應該立即派出探馬騎兵,找到並消滅那股深入到河西的唐兵,否則敵暗我明,聯軍將不堪其擾,最終難免會因為士氣低落而出現不應有的崩潰。

 正是以為遠離本土深入敵境,優素福才有了從不曾有過的憂慮,他恨不得現在就找到那股神秘的騎兵,並與之展開一場決戰。

 大食人阿巴斯王朝立國不到二十年,現在正是兵鋒極盛的時候,在野戰之中橫掃東西數千裡,幾乎沒有敵手,那些不自量力的唐朝奇兵如果敢於野戰,將會是自取滅亡。

 ……

 就在優素福火急火燎的遍尋神秘唐兵之時,張元佐已經帶領著五千騎兵一路向西而去,張掖以西與焉支山、刪丹等地的沿途景色已經大相徑庭,一路上沒了密林,沒了草地,除了胡麻田和不多見的谷子地以外,多數都是隻生長著稀疏低矮野草的荒地。

 而且,越往西去,便越是荒涼,甚至已經可以不時的見到一些規模並不是很大的沙漠了。

 張元佐的目標是肅州的酒泉,那裡作為大食人與本土聯絡的必經之地,也一定是大食人的必救之地,所以他並不去與圍困張掖的聯軍主力硬碰硬,而是直奔酒泉而去。

 酒泉留下來的守軍只有千把個波斯人,當唐朝騎兵出現時,他們甚至都不認為這是敵人。因為聯軍太強大了,根本就不可能失敗。但當他們意識到這是敵人時,一切都已經晚了,唐朝的騎兵幾乎在酒泉城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就一舉衝進了未及關閉的城門,波斯人僅僅象征性的做了些許抵抗便紛紛投降。

 波斯人對唐朝並沒有多少惡感,作為被征服者,他們已經失去了薩珊王朝時的驕傲,變得毫無鬥志,不堪一擊。

 僅僅一個時辰,酒泉便被唐兵徹底佔領,波斯人的千夫長帶領部下紛紛表示願意向唐朝的皇帝效忠。

 波斯千夫長叫沙普爾,他對自己的名字很是自豪,因為這和曾經的波斯王,被稱作萬王之王,王中之王的沙普爾是一模一樣的。

 張元佐沒有趕盡殺絕的打算,據他所知,波斯人曾經還有王子向唐朝求助,以圖恢復故國。換言之,波斯與唐朝應該有著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大食。

 所以,當這些波斯人投降時,張元佐幾乎沒有多做考慮就欣然收編了他們。不過,他卻並沒有打算在酒泉多做停留,騎兵的力量本質山在於其千裡轉進的能力,如果固守在一城一地,無異於自廢武功。

 因此,僅僅停留了兩日之後,張元佐率兵又向東折返。他知道,大食聯軍在得知後路遭襲以後,一定會派遣援兵,那麽他們便可以在這數百裡的狹窄地段,一點一點的蠶食殲滅大食人派過來的援兵。

 翻過了一處無名小山,探馬忽然回報,東面出現了大量的不明身份的步騎軍隊。

 其實,所謂不明身份,只是沒有旗號而已。今時此地,也只能有兩個國家的兵馬,其一是唐朝的,其二就是大食的。

 很顯然,看那些人的衣甲形製絕非中土之人,那就一定是來自西域之西的大食。

 “好快的速度!”

 就連張元佐都不得不讚歎大食人派兵回援的速度之快,攻陷酒泉不過三日功夫,大食人的援兵就已經到了。

 唐朝騎兵也屬於輕騎,不會傻到群起了衝陣,在張元佐一聲令下之後,兵分兩路,分別向大食兵的兩翼迂回過去。

 大食兵並非波斯兵那麽無能,在發現了張元佐的騎兵以後,步卒立即排開陣型,準備迎戰。騎兵則迅速遊弋在步卒軍陣的左右,伺機進行支援。

 這種反應在張元佐的意料之中,如果大食兵都想波斯人那樣無能,又怎麽可能輕而易舉的就深入到河西腹地呢?

 看規模,這股大食兵僅僅三五千人,計較起來,張元佐的騎兵還佔著人數的優勢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