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唐》第158章:2子同乘舟
秦晉赫然發現,笑呵呵立在馬上的,正是兼領盧龍節度使的高仙芝!

 其實,他早就應該想到對方的身份。南衙十六衛軍已經全都爛到了骨子裡,新招募的生瓜蛋子,也都不是神武軍的對手。對方既然能將神武軍的騎兵耍的團團轉,那必然是有著百戰經驗的老軍。

 而在長安城中堪稱百戰老軍的,也只有高仙芝以及他的一乾隨從了。

 若是楊國忠或者陳玄禮的人,秦晉肯定要加以顏色,讓他們嘗嘗苦頭。可一瞬間卻見到了近似於偶像般的人物,他立時就翻鞍下馬。

 “下走秦晉,拜見高相公!”

 現在的高仙芝有著中書門下同三品的宰相職銜,秦晉自然要稱呼一聲相公。

 高仙芝來到長安已經數月,秦晉只和他在朔望朝上有過幾次會面,但彼時距離較遠,也看不清楚面貌。此刻近在咫尺,秦晉舉目望去,忍不住暗暗讚歎。

 和封常清比起來,高仙芝堪稱美男子,絕對對得住史書上那“姿容俊美”四個字。只不過,軟腳璞頭下露出的鬢角已經盡顯斑白。

 高仙芝呵呵一笑,並未因為秦晉的冒犯而生氣,甚至還讚了一句。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某聽說你練兵有一套,特地來觀摩觀摩,不想竟自投羅網了!”

 說罷,又縱聲一笑。

 高仙芝不但沒有半分惱怒,反而還語帶幽默的替他開脫,這倒讓秦晉覺得不好意思。

 “是下走孟浪,冒犯了高相公!”

 高仙芝一擺手,“哪裡,在長安待了數月,筋骨生鏽,嘴裡都快淡出鳥來,今日與中郎將麾下的健兒同場跑馬,大汗淋漓也是快事一件!”

 秦晉又請高仙芝到軍中觀摩,誰料高仙芝卻再次擺手道:“不必了,該看的都已經看到了,做樣子的功夫,還是留著給聖人看吧!”

 裴敬不禁心下突突亂跳,心道高仙芝說話快人快語,現在也就是神武軍中,不會隨意亂傳。若是在其他衛軍,一旦傳到聖人的耳朵裡,聖人雖然不能因此而怪罪於他,但終究是會像吃了蒼蠅一般惡心,總會找到其它借口報這口下無德之仇的。

 秦晉自然知道,高仙芝所指的樣子貨,是那整齊的隊列訓練。

 然而一時之間,他好勝心起,便道:“殊不知,高相公口中的樣子貨才是陣戰製勝的法寶,當初在新安,下走帶領五百團結兵,與一千叛軍野戰,便是以此大獲全勝!”

 對此,高仙芝大感訝異,團結兵的實力他也知曉,若是別人自稱以五百人大戰一千蕃胡叛軍而大獲全勝,那想都不用想,一定是自誇不實的大話。但這個秦晉則不然,他已經有了足夠顯赫的戰績和人望,根本沒有必要在一千五百人規模的小戰上誇口。

 難道這個秦晉果真有什麽製勝的法門不成?

 高仙芝沒見過去歲的新安軍演武,自然對這種隊列陣戰的法門想不通透,便道:“既然如此,可讓高某一觀?”

 秦晉正色答道:“自然樂意之至,不過這種陣戰法門,新安軍在大戰中用的純熟,神武軍卻還在訓練階段,再有一月功夫,此陣練成,下走第一個便請相公來觀摩!”

 ……

 秦晉奉敕令入勤政樓拜見天子。勤政樓在興慶宮西側,正對東市外的一片廣場。興慶宮自去歲失火後,直到現在才修複一新。大唐天子李隆基也在日前迫不及待的搬出了大明宮,回到了花香怡人的興慶宮。

 進入勤政樓殿內,秦晉赫然發現,楊國忠與高仙芝已經先他一步到了。

 李隆基的心情明顯很不錯,也不知是否搬回了興慶宮的緣故所致。見了秦晉便笑呵呵的指著身側的軟榻,讓他落座。

 “今日召列為愛卿來勤政樓,是朕想了解一下,新軍的編練情況!”

 李隆基所說的話讓秦晉頓覺摸不到頭腦,就算想要了解新軍的編練情況,也只能是君臣單獨奏對,或者以上書的形式陳情,哪有像現在這樣,如後世一般,將大夥都召集在一起,開座談會嗎?

 楊國忠最先回答:“臣的右領軍衛已經初見成效,若聖人有暇,敢請親臨駐地,訓示諸將!”

 李隆基依然笑著回應:“好好好,朕得著空,便去你的右領軍衛,給將士們,打氣,助威!”

 說著,他又轉向高仙芝,笑容可掬的問道:“左武衛如何了?”

 高仙芝正身拱手道:“啟稟聖人,左武衛戰力已有安西軍四五成!”

 聞言之後,李隆基皺了皺眉頭,不滿道:“如何才有四五成?潼關外的安賊逆胡要盡快鏟除,四五成戰力,如何上戰場?”

 李隆基近似於嘮叨的數落著高仙芝,秦晉則低著頭,暗暗想著,只怕這四五成之數,高仙芝都要摻了水分進去,真實戰力能有安西軍的一二成就已經頂到天了。

 數落了一陣,就連李隆基自己都覺得無趣,好在今日心情不錯,便也懶得責罰高仙芝,又將目光轉向了秦晉。

 “秦卿的神武軍如何了?”

 秦晉既不想像高仙芝那樣直來直去,也不想如楊國忠那般隻揀李隆基愛聽的說。

 “但請聖人到神武軍觀兵!”

 秦晉的聲音洪亮而又充滿了自信。李隆基滿意的點點頭,一連說了三個好,想必已經記起了去歲那次大觀兵,新安軍給他的驚喜和震撼,至今仍舊歷歷在目。

 既然秦晉請他到禁苑駐地去觀兵,也就是說,神武軍已經可以與那些從關東殺出重圍的新安軍相比美了。

 “朕擇日便到神武軍去觀兵,奈何近來國事繁冗……”

 李隆基的話才說了一半,便忽有宦官進了勤政樓。

 “聖人,哥舒老相公自潼關發來的八百裡加急……”

 在座眾人頓時便心頭為之一緊。潼關送來的八百裡加急,難不成是安祿山已經揮兵潼關了?

 李隆基臉上的笑容也在瞬時之間褪去,雙手有些顫抖的接過那一封厚厚的軍報,忽然又雙手一翻,將之扔到了楊國忠面前。

 “楊卿,替朕拆開來念!”

 李隆基年老眼花,平常很多文字都有專人替他念誦。不過,今日此時,讓楊國忠代念,也許更多的是出於緊張。

 楊國忠也是雙手發抖,拆開放水的油布封皮,裡面卻掉出了一件封口的信箋,還有一張寫滿字的羊皮紙。

 他先撿起羊皮紙,上下掃了兩眼,神情立時便顯得輕松了許多。

 “聖人,不是軍報,哥舒翰自潼關活捉了奸細一名,搜得隨身攜帶的密信一封,特地呈送聖人!”

 聽到楊國忠如此說,李隆基也暗暗松了一口氣,不是大戰突起的消息就好。

 “速將密信念給朕聽!”

 此時,李隆基已經迫不及待。但見那密信的封口已經拆開過,顯然,哥舒翰事前先已看了信中的內容。

 楊國忠清了清有些乾啞的嗓子,開始逐字念誦。這竟是一封剛剛稱帝不久的安祿山寫給李隆基的信。

 在信中,安祿山以大燕皇帝自居,向大唐皇帝問候致意,雖然語意甚為謙恭,但在李隆基看來已經是難以容忍的羞辱。秦晉偷眼觀瞧天子,但見他身子在不停的抖著,卻仍舊沒有叫停的意思。

 而楊國忠也是每念一個字都倍覺艱難,數百個字念下來經好似過了漫長的一年。

 “咦,安賊逆胡何時也懂得附庸風雅了?”楊國忠突然驚訝的說道。

 在信的末尾,竟還附有一首四言古詩。

 “念!”

 李隆基的聲音顯得機械而又冰冷。

 “二子乘舟,

 泛泛其景。

 願言思子,

 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

 泛泛其逝。

 願言思子,

 不瑕有害!”

 秦晉忽覺腦中似有開閘之水湧了出來,似乎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天子要發怒,要歇斯底裡了!

 念頭剛剛閃過,果不其然,李隆基憤怒的將案頭的瓜果甜點一股腦的都推翻在地,緊接著又罵了句混帳,便不可遏止的猛烈咳嗽起來。

 楊國忠嚇得顧不上君前禮儀,直起身子緊走幾步上前去,試圖扶住天子。

 誰料李隆基卻一把將楊國忠推開,力道大之大,直接將他推的仰面倒地。

 倒在地上的楊國忠心內惶然,目光中也滿是茫然。

 秦晉卻知道李隆基因何而發怒,這八句四言古詩出自《詩經》邶風中的二子乘舟。講訴的是一場訣別,然則這場訣別背後卻有一個既荒唐又催人淚下的故事。

 楊國忠雖然忝為宰相, 但與李林甫一般都是不學無術的人,自然不清楚其中的典故。

 秦晉則勝在原本的秦晉乃是熟讀詩書的進士出身,自然對這種入門級的詩經熟知根底。

 二子乘舟所講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衛宣公娶了父親衛莊公的小妾夷薑,生公子急。後來,這位衛宣公又強娶了本該嫁給公子急的齊國公主宣薑,再生公子壽。

 故事的悲劇就在宣公時埋下了種子,宣薑為了使公子壽繼承國君之位,便買通了強盜行刺公子急。而公子壽手足情深,得知此事以後傷心不已,又不能告發母親,便決然替公子急而死。

 然則公子急並沒有因此而活下來,也跟著公子壽一同死去。

 二子乘舟或許就是兄弟二人訣別的最後一幕。

 再看面前的大唐天子……

 秦晉的目光中甚至生出了些許同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