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唐》第132章:聖人亦可憐
“楊相公,請吧!”

 宣讀敕書的宦官小步快走來到楊國忠面前,語言和態度還算客氣,沒有讓他當著眾人的面去了冠帶,也沒有令左右將之轟了出去。即便如此,楊國忠也難以接受這突然出現的禍事。

 “聖人,聖人,臣冤枉,臣要辯白……”

 那宦官皺眉道:“楊相公,有什麽話退了朝再說,聖人沒讓羽林上殿,已經是給相公存了天大的體面……”

 “你,你……”

 楊國忠這幾年頤指氣使慣了,何曾被宦官如此當面教訓過,指點著那宦官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又滿懷期待的忘了一眼端坐於含元殿上的天子,然而天子卻面無表情,對他的呼喊無動於衷,巨大的恐懼感頓時升騰而起,一時間也亂了分寸。

 “請吧,楊相公!”

 宦官又提醒了一句,楊國忠放棄了掙扎,失魂落魄的在兩名小宦官的護持下離開了含元殿。

 百官們面面相覷,天子突然出手整治了楊國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有資格上 含元殿的官員,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的與楊國忠有所牽連,一旦天子決心鏟除楊國忠,那麽又會有多少人受到無妄的牽連呢?

 文武百官們誠然恨透了楊國忠,但身在矮簷下,便不止一次的向他低頭,乃至投效。今日散朝後,又不知會有多少人難以安然返家……

 這種擔憂只是其一,還有其二,天子罷黜楊國忠,將極有可能以哥舒翰為宰相之首,讓此人總覽國政,亦不知有多少人會被氣清洗掉。

 一時之間,元日大朝的節日氣氛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惶恐與不安。

 將楊國忠攆出含元殿以後,天子的神情有了變化,似乎疲憊以及,招手對身旁侍立的宦官囑咐了幾句。

 “大唐皇帝敕令,神武軍中郎將秦晉,忠心為國,賞千金,著其上殿……”

 站在百官前列的太子李亨心中一動,父皇下令釋放秦晉,雖沒有明說因由,但一眼就可以知道所為何來,李泌的判斷果然沒錯,秦晉彈劾楊國忠的奏疏對父皇的觸動之深,已經勝過了他對楊家的寵信。

 秦晉曾在彈劾奏章末尾描繪了一副大唐一甲子之後的假想圖,外有藩鎮割據,內有閹宦作亂,天子廢立操縱於外人之手,此等情境讓人不寒而栗,在驚歎秦晉膽大包天的同時,也不禁為其暗暗捏了一把汗,萬一父皇被徹底激怒,要了他的性命,便實在可惜了。

 而此時天子罷黜楊國忠,又委婉的下令釋放秦晉,賞賜金帛,這一連串的舉已是向天下宣示,秦晉的彈章所言屬實,楊國忠的確對安祿山造反以及洛陽的失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很快,秦晉在一名宦官的引領下來到含元殿,身上的冠帶袍服明顯有倉促穿戴的痕跡。天子這時才露出了點笑容,對他大加褒獎了一番。

 只是,這些看在太子李亨的眼裡,總覺得有些奇怪與別扭,以他對天子的了解,近二十年以來,還沒有誰因為大言犯諫而不受到懲處的,不管所諫之事究竟是否合情合理。

 一場盛大而又冰冷的元日朝會終於走完了所有繁瑣的流程,當典禮的宦官宣布退朝時,有些人禁不住留下了激動的眼淚,從始至終,天子隻罷黜了楊國忠一人,對一眾黨羽並沒有當殿處置,不論將來如何,至少今日還能安然回到家中,這已經是幸甚之至了。

 一日之間,權傾朝野的宰相楊國忠倒台了,倒的讓所有人都覺得莫名其妙,同時又大快人心。之所以莫名其妙,那是因為此前天子一直極力的培植回護這位貴妃的族兄,現在竟然態度上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一舉罷黜掉了他身兼的四十余職。天子的手段魄力,不禁讓人為之拍案叫絕。

 與此同時,秦晉彈劾楊國忠的內情也通過各種明裡暗裡的渠道迅速傳遍全長安城,百姓們都知道了,是這位年輕的中郎將直言敢諫不畏生死,一舉扳倒了奸相楊國忠,使得聖明天子不再被奸狡小人所蒙蔽。

 太子李亨在最初的興奮過後,內心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忐忑與煎熬之中。因為以他對父皇的了解,其一生最擅長平衡之術,哥舒翰若沒有統帥而是萬大軍坐鎮潼關,或許還有那可能成為總攬國政的宰相之首,以現在的局面那是斷不可能的。

 那麽問題就來了,天子究竟會以誰為宰相之首,以後的政策又將引向何方……一個個問題竟折磨的李亨寢食難安。如果再找一個與哥舒翰打擂的硬骨頭狠角色,宰相之首的位置換了張三李四,又與楊國忠有什麽區別呢?

 “殿下勿憂,以天子聖命,斷不會重蹈覆轍,請安坐等待便是,不日即將有結果!”

 李泌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隻笑著說了一句,然後再任憑李亨如何追問,都隻以等待二字回應。

 讓李亨揪心的事還不僅限於此,楊國忠罷相以後,追究相關責任的事,天子卻遲遲不肯提起。加上皇貴妃仍舊穩居后宮,焉知此人沒有卷土重來之日?

 就在李亨患得患失之時,一道天子敕書頓時讓他精神一震。

 “……太子與聞軍國重事……”

 在聽到這最關鍵的幾個字以後,李亨的腦中頓時有如萬馬崩騰,那宣講敕書的宦官又說了些什麽責全然沒聽進去,他只知道,父皇竟破天荒的放開了自己被束縛了十幾年的手腳。雖然僅僅是與聞軍國重事,可與從前的嚴加防備處處限制,已經是天淵之別。

 “殿下,殿下?”

 那宦官一連喚了數聲,才將愣怔怔呆跪在地上的李亨從胡思亂想中拉回了現實。宦官很是殷勤的上前攙扶著李亨起身,“殿下快些起身,地上涼,別浸了身子。”

 李亨習慣性的歉然一笑:“不妨事!”

 東宮上下還有一個人從“與聞軍國重事”這幾個字裡嗅出了不同尋常的味道,那就是被排擠出皇宮的宦官李輔國。自打進入東宮之後,太子雖然對他客氣有加,但他也知道,這是太子不信任他,謹慎防備的表現。李輔國有時也氣悶,自己明明是被高力士那些大宦官們排擠出來的,現在卻被當成了高力士的耳目,無端遭人猜忌防備,真是有冤無處訴!

 這時,李泌又一改平日的言笑自如,極為嚴肅的正告李亨。

 “聖人雖有敕令與聞軍國重事,殿下亦當如往常一般不聞不問才是!”

 得了李泌的提醒,李亨猛然警醒,焉知這不是天子的試探之舉?若自己果真堂而皇之的到宰相政事堂去與聞國事,又不知天子會作何等猜忌想法。

 李亨頹然一歎,“難也,難也!”

 一連兩個難字,包含了他這十數年來的壓抑與委屈,如果再有來世,他絕不會選擇當這個太子。然而,命運卻沒掌握在他的手中,做太子也好,做普普通通的藩王也罷,都不是他能夠決定的,就算做皇帝,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李泌又道:“殿下也不必灰心,再等等看,說不定還有轉機呢!”

 還能有什麽轉機?李亨已經難再奢望。除非……他很快壓下了這個大逆不道的想法,父皇春秋正盛,怎麽可能就此西去……

 ……

 大明宮,天子所居便殿,秦晉在此置身於其中,大有恍然一夢的錯覺。好像那幾日牢獄之災,僅僅是剛剛醒來的一個噩夢。不過,天子李隆基的言語中,卻在時時提醒他那不是夢,是切切實實存在的。

 “數日囚室之苦,秦卿受委屈了!”

 秦晉正身答道:“能夠為國除賊,些許凍餓,算不得什麽!”

 李隆基哈哈大笑,讚道:“當此之時,我大唐就需要秦卿這等直言敢諫的骨鯁之臣,可不要辜負了朕的期望啊!”

 “臣萬死不敢!”

 君臣二人的對話機械而又和諧,秦晉就算再愚鈍也看得出來,此時的李隆基神思不屬,表面上談笑自如,心情遠不如表現出來的那般愉快, 甚至應該說是鬱悶。

 的確,李隆基罷黜楊國忠一定經過了複雜的心理鬥爭,邊將反叛,天下糜爛,使他產生了巨大的挫敗感,楊氏姐妹拌的哭訴,又使他原本就年老空虛的精神世界更是雪上加霜。

 倏忽間,由盛世太平天子跌進了地獄,家事國事都成了一團亂麻,就算精神力再強大,意志再剛強的人,也很難承受得住這種打擊,更何況,此時的李隆基已經是七十高齡的老人。

 讓一個身體和精力都不濟事的老人,來承受這種雙重壓力,就算他是皇帝,不也還是個血肉做成的人嗎?

 秦晉還是頭一次從這個角度去看待李隆基,他甚至有點同情這個古稀老人。然則,既然李隆基做了大唐天子,就要承擔起天子的責任。當然,由天子之位帶來的痛苦,也要一並承受!

 “朕問你,在彈章末尾那些話,究竟誇大其詞,還是真如所想?”

 秦晉沉默了,他所描繪的乃是人們所熟知的歷史,就這他還輕描淡寫了幾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