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唐》第64章:大夫有所求
說起大唐天子的吝嗇之語,秦晉呵呵笑了兩聲,此時有一兩句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正好可以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和氣氛。但他視線一轉卻見一直面色凝重的鄭顯禮更加顯出了幾分憂慮。

“鄭兄弟還有其他心事?”

鄭顯禮先是一愣,繼而又擺了擺手,“一時走神!”

“有甚難事,就說出來,大夥群策群力,總好過一個人憋在肚子裡。”

此時就連契苾賀都看得出來,這位來自安西的百戰之將,還另有心事。

鄭顯禮長歎一聲,有些歉然的望向秦晉。

“下走在擔心封大夫。”

聽到他突然提及封常清,秦晉心頭大為訝異,於是不解的看著他,等他詳細講訴。契苾賀卻是個急性子,“封大夫遠在河東,又有高大夫庇護,還擔心甚來,有那功夫不如想象咱們如何擺脫眼前的困境。”

“不然!封大夫正是受了高大夫的連累。如果太原倉未燒掉,一切都還好說,而今崔乾佑兵敗被俘,不管咱們如何替他辯白,在天子看來,太原倉燒的毫無意義,甚至還會認為,認為高大夫在畏敵怯戰。”

這幾句話鄭顯禮說的很艱難,契苾賀聽罷大不以為然的笑了,“高封兩位大夫都是在西域有赫赫聲威的滅國名將,怎麽可能畏敵怯戰?如何,難不成天子還能下治罪的敕書?”

契苾賀的話到此處戛然而止,畏敵怯戰,臨陣脫逃,再加上焚毀了太原倉數之不盡的糧食,怎麽算都免不掉一個死字。他為自己產生這種想法而心驚,但緊接著便意識到,這種擔憂未必不可能現實。

不但契苾賀轉而沮喪,就連秦晉也猛然意識到,崤山大火後敗胡兵,擒崔乾佑,這些都為燒太原倉提供了反面的例證,不管自己再怎麽替高仙芝辯白,都在鐵一般的現實面前顯得無比蒼白。

不過至少有一點,秦晉還算安心,天子的奪命敕書現在肯定沒能到高仙芝軍中,邊令誠此時就算沒被燒死在峴山,此時的處境也必然不會好過,丟失旌節,不能頒行敕書,幾樣失職失責,罪名可都不輕。

外面忽有軍卒高呼,“長史君,有信到。”

信是從黃河北面送來的,封皮上沒有署名,李信撕開了封皮將期內一張紙箋抽了出來,只見上面的字跡龍飛鳳舞。秦晉認得這筆跡,除了白衣效力軍前的封常清,還能有誰?

到此,秦晉不禁莫名的有些激動,一目十行的大致掃了下去,他眉頭卻又不自禁的皺了起來。

封常清的這封信並非說閑話,也不是報平安,而是有切切實實的困難,希望秦晉能夠幫助解決。

信中的內容大致有兩點:一是高仙芝已經從風陵關南渡黃河,到潼關去了。二是封常清在河東遇到了麻煩,他本是往河北道去援助起事的顏杲卿等一乾郡守。後來不知是何因由,又幾次改變了行軍路線,改經潞州府由太原府出井陘進入河北,為從太行山南麓的天井關攻擊都畿道位於黃河以北的濟源與懷州。

封常清寫信給秦晉的目的正關乎於後者,他希望秦晉能夠率兵在澠池與陝州一代搞出些動靜來,吸引盤踞在東都洛陽的叛軍西進,然後他便趁勢奇襲東都洛陽的北門戶,必然會逼得史思明調頭解圍。

這可讓秦晉左右為難,封常清以手中有限的兵力敢甘冒奇險,這的確非有過人的膽識而不能做到,但是,他也心有余而力不足。麾下上萬張嘴每天都等著吃飯,現在不用行軍打仗,可以保證最低供應量,一旦大軍行動起來,為了保持軍卒的體力,糧食的消耗也肯定會隨之加大,到那時又能撐的上幾日?

說到底還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沒有糧食,不但大軍寸步難行,恐怕饑餓之下嘩變也是有可能的。秦晉對他一手帶出來的團結兵還是有些信心的,但對杜乾運的舊部與一些投過來的逃卒,就不報多大希望了。這些人本就是為了能活命,有一口飯吃才投靠的自己,現在吃不上飯再去找新的飯東也在情理之中。

鄭顯禮和契苾賀見秦晉捧著一封信愣了好半天便忍不住詢問:“長史君何故發呆?信中都說了些甚?”

秦晉也不隱瞞,便將信中的內容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二人聽說封常清有了新對策,都興奮不已,但一時間也都說不出什麽合適的解決辦法。

三個人密議了半天以後也沒個結果,鄭顯禮與契苾賀都有軍務在身,到了巡視防地的時辰,便一一起身告退。秦晉一個人坐在燒的正旺的銅爐前思考著,久久之後終於一拍大腿。

“來人,去把明威將軍杜乾運帶來。”

……

洛陽向西的驛道上, 一支數萬人的大軍蜿蜒達五六裡之長。

幾名衣甲華麗的騎士在一處殘破焦黑的夯土城門外駐足,其中為首的胡人喘著粗氣詢問身邊的隨從:“這就是新安?”

“正是,此處即是新安。”

“孫孝哲,你就是在這麽一座低矮殘敗的小城下受阻負傷的?”

跟在首胡人身後的一名將軍立時臉色通紅,但似乎又不得不強作笑意的答道:“正是。此城曾是兩漢函谷故關,別看現在破敗如斯,卻是個極具形勝險要的關隘之地。”

衣甲華麗的胡人夾了一下馬腹,催促胯下戰馬走了幾步,便又抬眼瞭望遠處山阪,禁不住點點頭,“你說的不錯,這裡四面環山,兩水交匯,真是難得的關城之地,只可惜李隆基那老兒無福消受了。打今天起,這裡便是我大燕國的土地了!”

此言一出,又立即有人連聲附和:“我大燕軍威武,殺到長安城區,捉了興慶宮李的皇帝佬,給咱大燕國皇帝端洗腳水。”

隨即,眾人爆出陣陣哄笑。

孫孝哲暗罵了兩句趕忙也催馬跟了上去,前面這位就是大燕皇帝的兒子,安慶緒。

眼看著安祿山即將登基稱帝,安慶緒的身份肯定也就水漲船高,此時他們這些人自然不敢有所忤逆。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