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唐》第695章:亂上又添亂
現在秦晉面臨的抉擇很簡單,兩條路,一是向天子奏報此事,二是先通知廣平王李豫,讓他做好應對的準備,然後再奏報天子。

 原本以皇甫恪為首的保守一派,只希望保持現階段的穩定,而不願意打破這種相對平衡的均勢。可楊行本捕拿少監馬元的行動卻徹底打碎了這種微妙的平衡均勢。馬元既是可以扳倒李輔國的利器,也能成為一塊燙手的山芋,關鍵只在於如何處置此事。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不論如何選擇,神武軍一系與李輔國一系的裂痕將明朗化。

 終於,在秦晉的逼視下,皇甫恪歎了口氣,不是很情願的表態。

 “既然事已至此,老夫覺得,不出手則已,出手則必須擊敵要害,如打蛇七寸,以雷霆之勢,使其再難翻身!”

 皇甫恪的想法很明確,那就是不出手則已,出手必須製敵於死命。雖然他不讚同主動打碎當前的平衡均是,可一旦有了變化,如現在這般不得不做出決斷,那也絕不會有半點的含糊和猶豫。

 清虛子馬上搖頭晃腦的附和。

 “貧道也讚同皇甫老將軍的主意,現在最忌諱溫吞水,不能再幻想著李輔國會當做什麽都沒發生,還與咱們像從前一般。再者,貧道觀李輔國此人,眉宇奸猾,禍心暗結,不如早早除去,以安後患!”

 倒是一向以處事犀利聞名的長史李萼沉吟了一陣質疑道:

 “李輔國雖有禍心不假,可從未與咱神武軍擺明了車 馬為敵,甚至還多有偏袒相幫,楊中郎將今日此事,恐怕有些孟浪了!”

 雖未直接表明態度,可也等於告訴大家,他是不讚同現在就和李輔國翻臉的。

 秦晉歷來是個獨斷專行的人,之所以召集大家議論,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同意大家的看法,讓所有人都讚同自己而不至於鬧出分歧,畢竟所有決定的執行者還是他們,就算秦晉再有能力,也不可能三頭六臂事事都親歷其為。

 清虛子白了李萼一眼。

 “長史君這話有欠考慮,如果到了這個地步還不與之翻臉,難道還妄想著李輔國能當做什麽都沒發生過?”

 李萼並不與清虛子爭辯,但還是宣泄了一番他的不滿情緒。

 “神武軍向來講求令行禁止,最忌諱擅自行事,眼下進退兩難的境地,皆因楊中郎將而起,不知清虛真人又如何看待呢?”

 清虛子小眼睛圓睜。

 “如何?長史君所問何其可笑?馬元預謀廢立太子,從根本和長遠而言,是與我等有著切身厲害乾系的,難道還要鼠目寸光只顧著眼前那點好處嗎?”

 清虛子和李萼二人的關系本來不錯,今日當著眾人的面爭的面紅耳赤,倒讓大夥吃驚不小。

 “你……”

 李萼哪想得到清虛子言語如此刻薄,竟然直指其鼠目寸光,可他又不願意反唇相譏,否則只會將他們兩個人的爭論演化成一場罵戰,淪為軍中笑柄。

 頓了一下,他終是說道:

 “一切聽憑秦大夫決斷,但李某也有所保留,必須追究楊中郎將擅自行事之責,否則將來人人效仿,軍中法紀豈非就要亂套了?”

 李萼的話也有道理,但凡事總要分清楚主次,在此時談處置責任,實在有些過於不分輕重。

 秦晉清了清嗓子,至此,大多數人的意見都已經統一,那就是以雷霆之勢徹底打垮李輔國,使其再無翻身之日。

 “大夫,現在當立即聯合廣平王,一舉清除掉天子身邊的奸人,如此也算為社稷除了一害!”

 也就在此時,郭子儀急急趕了回來,他也是得了秦晉的通知之後,不顧軍中公事從數十裡外疾奔而回。

 當得知秦晉已經下定決心乾掉李輔國時,力勸阻止。

 ‘秦大夫萬萬不可!李輔國包藏禍心,朝野盡人皆知。可當今天子最是念舊,不論李輔國存了什麽心思,畢竟於天子有患難之誼,只要天子一日尚在,就一日不會對其有所改觀,倘若大夫率先開至德一朝的黨爭先河,即便天子迫於壓力殺了李輔國,也從此會對大夫生了疑忌之心。如此一來,傷人傷己,神武軍的阻力將會更甚以往!’

 清虛子白了郭子儀一眼,不滿的駁斥道:

 “休要長他人志氣,滅咱自家的威風。李輔國預謀廢立太子,擱在哪一朝都是死罪,今日被逮了個正著,天子又豈能聽之任之的縱容?”

 郭子儀冷笑反問:

 “逮了個正著?我且問你,所有證據可有一樣指向了李輔國?到時候,李輔國只須一番推脫,就可輕易的撇清乾系,到頭來不過犧牲掉義子馬元而已。”

 清虛子一陣語塞。他對內情雖知之不甚詳細,可也清楚做李輔國的文章都得著落在馬元的身上,可天子憑什麽就如此信任李輔國呢?

 其實,郭子儀有一些話是不便當眾明說的,李輔國對天子而言,除了是共患難的主仆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作為其權力的延伸,以一種頗為超然的地位,既製約以房琯、崔渙為首的政事堂,又製約著有定鼎之功的神武軍一系官吏。

 如果秦晉貿然打破這種互為製約的平衡,也必然會讓天子產生濃濃的危機感,試想一下,天子又怎麽可能對秦晉如以往那般的信重了呢?

 究其竟,郭子儀的看法與李萼大致相當,那就是一動不如一靜,現在微妙的平衡即將被打破,對長安而言既是面臨這一場暴風驟雨。

 “大夫此時應盡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便已經得罪了李輔國,也只會使天子更加看重。”

 清虛子不屑的嘖嘖連聲,質問道:

 “這話貧道就不甚明白了,憑甚得罪李輔國只會使天子更加看重?當真好沒邏輯!”

 李萼突然搭話:

 “在天子看來,秦大夫以大局為重,不以個人利害為先,孰高孰下自然立見分曉。”

 秦晉居然就心動了,他此前的確堅決的打算乾掉李輔國,這其中絕大部分的原因來自於前一世的記憶,生怕此人做大以後再也難以製約,現在聽了郭子儀的勸說,也覺得自己剛剛的決定有些草率。

 於是,他便開口向郭子儀征詢具體意見。

 “敢問當如何處置才更加合適?”

 郭子儀沉思了一陣,道:

 “大夫既有此問,想必已經有了決斷,郭某就不加以置喙了!”

 秦晉也不禁暗讚,這個郭子儀果然最擅長的是洞悉人心,居然把自己的想法看了個透徹。相比之下,其他人則隻從利害出發,竟忘了眼下最關鍵的乃是天子,一旦獲天子猜忌,就算神武軍的功勳再卓著,實力再強大,都只會成為致禍之源!

 “好,秦某現在就進宮面聖,所有人不要輕舉妄動,等待進一步的消息吧!”

 在座的人,最失望的恐怕非楊行本莫屬了,他針對李輔國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私人因素,因為楊氏一幕慘遭屠戮,李輔國從中起了極壞的作用。他又畢竟是楊氏子弟,雖然獨善其身還成了定鼎功臣,但又怎麽可能當做什麽都沒發生過?

 雖然神武軍在楊氏一門覆滅中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那都是情勢所逼,而煽風點火又授意殺人的,則與李輔國那閹人完全脫不開乾系。

 秦晉看了楊行本一眼,神色間頗有些複雜,他完全理解楊行本內心中的苦澀,不過卻愛莫能助,能否走出陰霾只能靠他自己了!

 恰在此時,忽有軍吏匆匆進來,在秦晉身側附耳稟報:

 “壽安長公主大張旗鼓的進入興慶宮探望太上皇……”

 秦晉眉頭微皺,心道當真是亂上加亂,壽安長公主難道不知其中的水有多深,多渾嗎?為什麽還要一腳踩進來呢?

 現在,朝野上下都已經把秦晉和壽安長公主視作一體,也就等於壽安長公主的任何言行都會被人強行與秦晉聯系到一起。

 秦晉真心覺得自己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然則,他又有什麽辦法呢?公主的事,他還沒法去強行干涉,畢竟兩者身份還是君臣關系,熟悉程度也僅限於區區幾面,無論從哪一方面,現在都很難說得上話。

 壽安長公主的行為很容易會被解讀為秦晉的立場是支持太上皇李隆基的, 而秦晉本心而言,是根本不希望李隆基再參與到朝政中來,最好隻做個安心養老的太上皇。

 李隆基若想奪權,只會做一個攪亂朝局的攪屎棍,只有如此才能從各方的爭鬥中坐收漁人之利。

 “管不了那許多,先進宮再說!”

 秦晉不禁歎了一句。

 眾人愕然,顯然也都看出秦晉得了軍吏耳語之後,面色愈發複雜。

 秦晉出了神武軍帥堂,直往太極宮而去,到樂宮門外卻意外得知天子並不在宮內,而是往城北檢視大明宮的修繕進度。

 太極宮地勢低窪,到了夏天就濕熱難當,李亨打算重新修繕大明宮也可以理解。

 於是,秦晉又轉向趕往大明宮,這事再也不能耽擱,夜長夢多之下,多耽擱一刻,就不知會惹出多少麻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