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唐》第544章:天子亦難斷
秦晉出了中軍,急急打馬趕往太極宮,沿途所見,有些不曾入民營的坊間富戶已經開始張燈結彩,這才恍然竟是馬上便到年關了。Δ81中文Ω 網就算大軍圍城,依舊擋不住百姓們辭舊迎新的願望。一片肅殺蕭瑟中,突然多了這點點燈紅喜慶,秦晉的心緒仿佛也平靜了不少。隨之,戰馬減,不再是一副慌慌張張的模樣。

 由皇城進入長樂門,一瞥之間,秦晉現宮門上也已經換了嶄新的燈籠,顏色紅的讓人忽而產生了不真實的感覺,好像現在仍舊是大唐盛世,也不曾有叛軍圍城。

 進入天子便殿,李亨的興致不錯,前日一戰震懾孫孝哲的二十萬大軍,郭子儀和烏護懷忠兩部遙相呼應,把叛軍打的滿地找牙,真真是一掃連月以來,胸中的憋悶之氣。此次大捷也在城中大肆宣揚,以為百姓們提振信心。

 “大夫快過來,烤烤火,這殿內空曠,只有火爐這裡熱乎,旁處都冷的讓人抖!”

 秦晉心中一陣惻然,李亨果然是個以身作則,嚴於律己的人。城中的物資隨著圍城的時日漸長,已經出現了供應不足的狀況,李亨便以太極宮做了表率,炭薪、食物一律減半,就連天子的宮殿都無法充分取暖。

 “臣……”

 秦晉剛剛要依據慣例行君臣之禮,李亨卻疾步上前,拉住了他。

 “宮中早就精簡不必要的禮數,只為了增加效率,獨獨大夫從來做足了禮數。以朕看,現在是非常之時,就不必如此了,來來,你我君臣就在這火爐旁,邊取暖,邊商議國政!”

 李亨自登基以來極為勤政,生活上也克簡直至,與李隆基在位時,處處追求奢華截然不同,氣象也自然為之一新,雖然在危機之中,卻每每給人以奮向上之感。

 以往李隆基在位時,秦晉不論去興慶宮還是大明宮,總給人以沉浸於繁華奢幻中而不知大禍臨頭的虛幻感。現在,每一步踏在太極宮的內的青磚上,都覺得腳下踏實極了。

 空蕩蕩的便殿內很是陰冷,君臣二人說話時竟呵氣成霜,看著李亨眉宇間流露出的喜悅,秦晉竟有些不忍心將剛剛的軍報如實相告。

 前夜叛軍南營嘩變,郭子儀出戰,震懾叛軍,給了李亨極大的自信心,好似讓他看到了一縷來自於東方的曙光。

 “陛下,臣剛剛得了河東軍報……”

 第一次,秦晉覺得有些難以出口,不忍心打碎李亨心中燃起的熊熊希望。

 反而是李亨從秦晉的遲疑中看出了些端倪,便直言問道:

 “是否河東戰況不利?直說就是,朕經歷了無數磨難,連最艱難的日子都堅持了過來,還有什麽難以承受呢?”

 秦晉不再遲疑。

 “叛軍大舉進攻河東,皇甫恪兵敗,生死不知,盧杞率所部神武軍馳往潞州救援!”

 驟而,李亨臉上淡淡的笑意凝固了,身子似乎也在一瞬間僵住,半晌之後,才問道:

 “如此說,河東的人馬就不能調往關中了?”

 秦晉一愣,沒想到李亨關注的焦點不在河東兵敗,而是在關中。看來自己低估了這位中年天子的承受力。

 “確實如此,河東道危急,臣低估了叛軍的實力以及其攻取河東的決心。”

 爐中的炭火劈啪爆響,李亨很快就平複了心緒,說道:

 “人非完人,又豈能沒有點滴疏漏?此事怪不得你。朕以為,只要在河東局面崩潰之前,解決掉孫孝哲所部叛軍,一切就還有轉圜的余地!”

 “陛下聖明!”

 至此,秦晉才徹底驚詫,李亨絕非自己想想中那麽懦弱與不堪,只是多年遭受打壓的太子生涯,使得他無時不刻都在收斂鋒芒,以至於這種習慣在做了天子以後都不曾改變過。也許,此時的李亨終究是放下了些許的偽裝,而在自己面前表露心跡。

 意識到這一點,秦晉竟有些感慨,想不到李亨竟對自己的信任已經到了如斯地步。

 “臣建議,召集重臣,共商反擊大事。”

 “秦卿老成之言,朕以為甚是。事不宜遲,便定在今日午時之後吧。不過,朕想聽一聽,秦卿可有了主意?”

 說實話,孫孝哲大軍斷糧的時間也不短了,各種不利情緒在其軍中酵,已經快到了質變的時刻。只是,一時之間,他還不能拿長安的安危做冒險之舉,因而才建議又河東調兵。至於如何盡快退敵殲敵,自然只能退而求其次,以長安民營和團結兵作為出戰的主要兵力,然後再不論貴賤高低征召長安十六歲到六十歲之間的所有男丁備戰。

 如此,便是成敗在此一舉的局面。

 秦晉猶豫著要不要把這個不成熟的想法告知李亨,但思忖再三還是覺得穩妥起見,還是沒有和盤托出。

 該說的事都已經說完,秦晉便起身告辭,李亨竟親自起身目送其離去。

 便殿內只剩下李亨一人時,粗重而又綿長的歎息在空曠的大殿內久久不絕。

 “陛下,門下侍郎李泌求見。”

 “是先生,快宣!”

 在以往漫長的歲月裡,李泌一直是李亨的主心骨,現在身處逆境,他又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這位甚為忠心的道家名士。

 “臣李泌拜見皇帝陛下……”

 見禮之後,李亨便與李泌說起了河東兵敗之事,李泌聞言大為震驚,本以為孫孝哲二十萬賊兵已成強弩之末,,哪料得到河東又陷於危局。

 “陛下,河東乃關中之肘腋,一旦肘腋有失,接下來就是腹心之患。”

 李泌的聲音雖然低沉,卻不見半分驚慌。

 “朕知道,先生可有應對之法?”

 思忖了一陣,李泌問道:

 “不知禦史大夫可有應對之法?”

 李亨喟然一歎。

 “禦史大夫似乎沒有把握,不曾與朕說起。”

 得知秦晉也沒有準定主意以後,李泌這才侃侃道:

 “以臣之見,當務之急在關中而不在河東。”

 李泌的聲音陡而高亢,雙眼精光四射。

 “眼下孫孝哲賊兵已成強弩之末,只要在河東徹底糜爛之前,將其徹底殲滅,朝廷就可以騰出手來,一心對付進擊河東的叛賊!”

 這個想法與李亨和秦晉之前商議的竟是一樣,但最關鍵處還是讓李亨如鯁在喉。

 “先生的想法與朕不謀而合,以朕之主意,可盡數征長安城內男丁,與叛賊做輸死一戰,可秦大夫似乎並無必勝把握……”

 聞言,李泌哈哈大笑。

 “秦晉也終有寸光短淺的一日。陛下,臣建議,當立即派出使者往草原大漠,請鐵勒回紇部出兵剿賊,只要草原大軍一到,必然如摧枯拉朽一般,關中危局便輕易可解。”

 這一番話說的頭頭是道,鞭辟入裡,竟使李亨有振聾聵之感。

 李亨暗道:是啊,朕怎麽就沒想到,草原上還有十萬鐵騎虎視眈眈呢,如果請回紇部出兵,孫孝哲部這等斷糧之兵,又怎麽能有還手之力呢?

 但緊接著,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使得李亨的興奮之火又漸漸轉弱。

 草原部族野蠻成性,早就對關內富庶之地垂涎三尺,只不過唐軍兵威震懾天下四海,這才不敢輕舉妄動。現在,唐朝自保尚且不暇,一旦請回紇部出兵,幫助平亂,又與引狼入室何異?一旦他們涉足大唐腹地,必然會燒殺搶掠,使百姓再度陷入戰火災難之中。

 李亨身為天子,又怎麽忍心因自己而使得子民再一次遭受荼毒呢?

 李泌似乎看出了李亨在猶豫,便高聲勸說:

 “陛下萬勿猶豫,兩害相權取其輕。倘若因為婦人之仁而致使社稷斷絕,則悔之晚矣!”

 兩害相權,涉及斷絕,悔之晚矣……一字一句就像響鼓重捶,震的李亨頭疼欲裂。

 “先生之言,朕還要思忖思忖,草原部族野蠻弑殺,不到迫不得已,不可輕易使之深入我大唐腹地!”

 李泌還想相勸,李亨卻擺了擺手。

 “朕乏了,先生且先回去歇息,午時之後重臣們會往殿中議論此事,屆時再做決斷。”

 見李亨態度搖擺不定,李泌也知道他的這種性格,凡是都難以立下決斷,必須思忖再三,考慮過幾十遍才有可能做出決定,於是也不再催促。

 “既然如此,臣便告退,陛下好生歇息,莫要累壞了身子。”

 便殿內再次剩下了李亨一人,然則這一回空蕩的殿中沒了久久不絕的歎息, 只有左右為難的腳步聲來回響起。

 ……

 距離午時還有小半個時辰,秦晉正打算趕往太極宮,卻又忽聞軍報,這回是來自於潼關。

 恰逢郭子儀崔光遠等人俱在軍中,紛紛緊張的屏住了呼吸,生怕裡面裝的又是壞消息。

 秦晉手捧軍報,才看到一半,竟嗤的笑了出來。

 見他這種表情,眾人心裡安穩了幾分,崔光遠期期艾艾問道:

 “可,可是捷報?”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都集中在秦晉的臉上,期待著他的答案。

 豈料,秦晉卻呵呵一笑。

 “是,也不是!”

 崔光遠愣怔了一下,弄不清楚秦晉話中究竟有什麽深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