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唐》第546章:秀實入長安
天子詔命在次日早間送達了潼關,自從叛軍嘩變事件以後,出城聯絡外面再不是冒險之舉,更多的空隙可以讓神武軍從容出入圍城,因而詔命送達潼關也比以往快了半日。

 “將軍,將軍,天子詔命到了!”

 此時,田承嗣正在津津有味的吃著早餐,手捧豬蹄啃的滿口流油,炭爐上坐著銅製的酒壺,裡面的酒液已經溫的發燙。他已經不記得上一次如此愜意是什麽滋味了,在風陵關外缺吃少穿,又要面對不知何時就會突然出現的偷襲唐軍。這一個月的遭遇現在想起來都有如在噩夢中的感覺。

 聞得天子詔命到了,田承嗣渾身一顫,當即丟下了手中的豬蹄,用袖子擦了把滿是肥油的嘴巴。

 “走,接詔去!”

 潼關驛館中的佐吏見田承嗣如此便要去接詔,驚訝的連說話都有些結巴。

 “田,田將軍,如此便要去接詔不成?”

 田承嗣哈哈笑道:

 “自然要去接詔的,晚了便是對天子的不敬!”

 佐吏咽了口口水,又道:

 “下走知道田將軍心切,但按照規矩,接詔之前是要沐浴更衣焚香……”

 這時,田承嗣才省悟,原來佐吏的遲疑,是因為自己不懂接詔的禮儀,立時覺得有種遭受了鄙視的感覺。其實這也不怪田承嗣,在安祿山起兵南下之前,他不過是個低級鎮將,手底下人不過千,別說接到天子詔書,就連安祿山、史思明這等邊帥節度使也未曾單獨見過,自然不知道接詔還得沐浴更衣以示莊重。

 就算安祿山稱大燕皇帝以後,田承嗣的身份地位猛竄起來,如今雖然也有著正四品下的武職,可接詔時也從未有人提醒過他應該沐浴更衣的。

 “不知者不怪,田某這就更衣……”

 經過一番複雜耗時的拾掇之後,田承嗣終於光彩照人的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以前他總覺得當大官,手底下帶兵過萬就是大富大貴了,自今日才省得,富貴就是這折騰人的規矩。

 天子詔書也不過是天子之命而已,為臣者便要沐浴更衣,焚香禱告,然後才能正式接詔。

 今日頭一次見識了這一套繁文縟節,田承嗣大有食髓知味之感,甚至在貪心不足的幻想著,有朝一日,若能統禦地方,也要讓部將們這樣尊崇自己,如此才不枉來一遭人世間。

 像田承嗣這種非良家子出身的軍漢,對朝廷沒有足夠的敬畏,對天子也沒有應有的忠誠。他們一切行事的準則就是為了自己能夠吃飽肚子,過更好的日子。一旦吃得飽,穿得暖,便又要東施效顰般,希冀與得到更多人的尊崇和敬畏。

 “田將軍,田將軍?”

 館驛佐吏的呼喚把田承嗣從幻想中拉回了現實。

 “啊,啊哈哈,走走,抓緊接詔去!”

 天子使者是神武軍的一名旅率,早就在帥堂外庭院站立多時,田承嗣急三火四趕了過來,大禮參拜,山呼萬歲。使者靜靜的看著他,足足有好一陣功夫,才攤開詔書,正是宣讀。

 “……田承嗣隨附逆從賊,然關鍵時刻能夠分清大義,棄暗投明,當從重褒獎……封忠武將軍,駐兵風陵關,協助神武軍長史陳千裡,把守渡口,萬不得落入安史叛賊之手……”

 天子詔書的內容很多,但多數都是廢話,田承嗣只聽清了其中兩點至關重要的,其一是自己被封為忠武將軍,這個將軍究竟是幾品,地位有多高,一時間不得而知。其二,也是他最擔心的,生怕自己被朝廷調離舊部,或是舊部被分化瓦解,萬幸朝廷沒有這麽做,還令他出鎮地方……

 慢著,田承嗣忽然覺得哪裡不對勁,眨眼的功夫就已經恍然,風陵關不正是他吃盡了苦頭的地方嗎?

 ……

 秦晉罕見聽從了部眾的勸告,對田承嗣網開一面,優渥待遇。然則,經此插曲之後,他腦中竟生起了一個令人更為吃驚的想法。在與郭子儀初步商議以後,立即就得到了對方的支持。

 “禦史大夫智計過人,末將欽佩之至,然則此舉也許會帶來凶險,還要想個萬全之策。”

 “招降叛軍?”

 崔光遠的反應則比郭子儀驚訝的多,在他看來叛軍連人都吃了,又怎麽能招入唐軍之中呢?再者說,即便招降,也要對方肯來才行。

 秦晉只是習慣性的與崔光遠和郭子儀商議,這兩個人只是負責提供意見而已,是以對崔光遠的反對也只是一笑置之。

 “長安城內民營有十萬人,其中可戰男丁四萬人,加上團結兵兩萬人,可達六萬之數。這些人裡真正能夠野戰的,絕不超過三萬人,其中有過野戰經歷的甚至連一萬人都不到。憑借如此弱勢之師,守城綽綽有余,反擊則差之遠矣!招降叛軍,此消彼長之下,也是消耗孫孝哲所部的一個折衷辦法。”

 “那些吃人的畜生若招進軍中,大夫又當如何處置?”

 秦晉面不改色,從容道:

 “自當一視同仁!”

 他連田承嗣都能放過,還有什麽不能放過的,只要可以挫敗叛軍,就沒有不能做的。

 崔光遠明知自己反對也無濟於事,他這個京兆尹還是禦史大夫時時護著才能做的安穩,又哪有能力去反對呢?若真的明目張膽的去反對,豈非要被人罵成忘恩負義之徒?

 念及此處,他歎了口氣。

 “下吏剛剛由宮中來,聽李內監說起,陛下似乎有意向回紇借兵。”

 “回紇?借兵?”

 郭子儀目光一凜,馬上就盤算起向回紇部借兵的利弊。他和秦晉一直在唐朝內部物色可調之兵,卻一直忽略了草原上的鐵勒人。當年的鐵勒薛延陀部在唐朝的扶植下,取代突厥人成為草原霸主。但好景不長,薛延陀部起兵反唐,被唐朝出兵打敗,從此一蹶不振。

 為了有力的羈縻大漠草原,唐朝又物色扶植了鐵勒回紇部,直至天寶初年,回紇部在大漠草原的兵威聲勢,已經直逼隋末唐初的突厥。

 郭子儀的臉上流露出淡淡的冷笑,說到底回紇部不過是唐朝馴養的一條狼。然則,狼終究是狼,只要有機會,反咬主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他看向秦晉,希望從秦晉不顯喜怒的表情裡,讀出其中所蘊含的想法。

 然則,郭子儀僅從秦晉的表情裡根本就無法判斷,他對這種建議,支持還是反對。

 秦晉和郭子儀默不作聲,崔光遠又自顧自道:

 “向回紇部借兵的確是個可行之法,草原騎兵野蠻勇武,只要出兵,孫孝哲部叛賊必然難以支持。但崔某是反對的,唐朝但有力量,就不該引狼入室!”

 啪的一聲!秦晉一掌拍在面前的書案上。

 “引狼入室,哪個殺才的狗屁建議!”

 崔光遠被嚇了一跳,低聲道:

 “下吏也是聽李內監無意間提及的,並未細問。”

 李輔國?秦晉嘴角泛起一絲冷笑,這個老滑頭,既不想得罪人,又要在自己的面前買好,崔光遠自然就成了最好的傳聲筒。這哪裡是什麽無意間的談起,分明就是有意而為之。

 犀利的目光掃向崔光遠,只見他尷尬的低下頭來,很顯然這廝也是言不由衷,以此人智商,若看不透李輔國的心思,又怎麽可能在唐朝官場上混得一席之地呢?

 秦晉不願意說破,崔光遠那點小心思還算不得什麽問題,關鍵在於天子的態度。

 正怒氣上湧間,忽有親隨稟報。

 “安西軍來人了!”

 秦晉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甚?”

 “是安新軍來人了,求見大夫?”

 聽得清清楚楚,秦晉身子一顫,安西軍來的正當其時!

 “快請!慢著,來了多少人馬,領兵者何人?”

 “安西軍節度副使李嗣業,帶了五千人馬,入城求見的則是李嗣業麾下都尉段秀實。”

 “五千人馬?”

 一喜之後是一驚,想不到安西軍只派了五千人回來,據秦晉所知,朝廷在安西駐軍足有五萬人上下。

 只聽郭子儀道:

 “領兵者不是安西軍節度使梁宰嗎?”

 “應該不是,將軍有疑問還是親自問那段秀實吧!”

 段秀實在來長安之前做好了一場惡戰才能破圍進城的準備, 誰知選擇了南面作為突破口以後,竟一路上如入無人之境,十分順利的就抵達了城下。大約一個時辰以後,他在城中軍卒的引領下,終於見到了如雷貫耳的禦史大夫秦晉。

 和每一個初見秦晉的人一樣,都被秦晉的年輕所震驚,實在難以想象,傳聞中殺人不眨眼的神武軍秦晉竟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末將段秀實……”

 秦晉緊走幾步,一把扶住了段秀實的手臂,激動的說道:

 “不必拘禮,我在長安等的望眼欲穿……”

 見到段秀實以後,秦晉忽然又心生主意,可以用來一試。

 段秀實此來隻帶了百余人隨從,主要目的一是聯絡長安,可以合兵對敵,二則試探孫孝哲叛軍虛實。李嗣業及安西軍的五千人馬俱在京兆府以西兩百裡處,隨時可以出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